守護 為了你最美的樣子

2019-04-17 09:57:58  來源:人民日報  責編:陳晨

  圖片默認標題

  在山東東營的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一群年輕人守護著南來北往的鳥兒。觀測、保護、調查、研究。泥質灘塗上、兩米多高的蘆葦叢裏,留下了他們閃光的青春。

  由於專業、為了愛情、出於好奇。當初來到這裡的原因各有不同,現在,保護區的事業成了他們共同的熱愛。

  春日的黃河三角洲,海風肆虐,吹得臉有些疼;陽光打在水面上,遠看有些晃眼。

  顧不上梳理淩亂的頭髮,趙亞傑選好位置,架起單筒望遠鏡,觀察起濕地裏的鳥兒。“一隻,兩隻,三隻。”她嘴裏念叨著:“這是黑嘴鷗,那是東方白鸛。”

  不少鳥群,她不止一次觀測到過,可每次看到,還是會像第一次發現時那樣興奮。春去春來,候鳥有去有回,趙亞傑覺得就像送走了一群老朋友,又來了一群老朋友。

  在位於山東東營的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有一群年輕人,每天以觀測、保護、研究鳥類為主要工作,同時兼顧其他動植物的保護與研究。因為他們有闖勁、幹勁、鑽研勁,保護區也樂於為他們搭建平臺,成立了科研中心。

  “這兒就好像一個百寶箱,等待著我們去探索”

  “剛來的時候,自己像只活潑的小鳥。”回想起來,趙亞傑笑著説,每天天不亮就跑進保護區看各種鳥。迎著朝陽,甦醒的鳥兒撲棱開翅膀,腳一蹬地,衝向藍天。

  趙亞傑的家在遼寧葫蘆島。葫蘆島靠海,但她家不臨海。在瀋陽讀完博士,她來到黃河三角洲,看到了海,也看到了烏壓壓的鳥群,“這兒就好像一個百寶箱,等待著我們去探索”。

  2014年初秋入職,一個月後,趙亞傑覺得這就是自己要待的地方。那時,她的男朋友在北京有一份不錯的工作,她硬是把男朋友動員了過來。如今,男朋友已經“升級”成老公,在東營一家乳製品企業工作。

  同樣是因為愛情,科研中心負責人、濟南小夥子王安東也追隨著女朋友的腳步,來到了保護區。

  他的妻子是東營人。不過,對於他來説,選擇保護區,除了愛情和專業,還出於興趣。

  有一次,在保護區週邊,他看到天空飛過種種鳥群,黃河三角洲成為他魂牽夢縈的地方。王安東説,他忘不了自己第一次見到丹頂鶴時的情形,“在水裏走來走去,就像翩翩起舞的藝術家”。王安東説起來有些興奮,“漂亮優雅都不足以形容它的范兒,這和看照片、看電視完全不一樣。”

  從事科研工作要有好奇心,也正因此,這裡的年輕人有了新發現。

  2014年12月,王安東和趙亞傑在保護區發現了一種從未見過的鳥。“對照黃河三角洲鳥類圖鑒,沒有這種鳥,我們又去查中國鳥類野外識別的權威資料。”王安東説,最後確定是蒙古百靈,“這説明,保護區的生態環境變好了,鳥兒數量和種類都多了起來”。

  如今,保護區裏的各種鳥,王安東和趙亞傑都如數家珍。

  “發現新鮮的鳥糞,大家就像是撿到了寶貝”。

  王偉華來保護區已經10年了。鳥類棲息地建設、濕地恢復等,她都參加過。她説,印象最深的是撿鳥糞,“這是很大的考驗”。

  保護區有不少來自各地的候鳥,衛生防疫部門要求做好疫源疫病監測。

  咋監測?“抓鳥很難,可以從鳥糞裏找,就要做好採樣。”王偉華説。有時趁著鳥群剛飛走,就趕緊過去滿地找鳥糞,必須找剛排泄出來的,樣本才可能有效。

  海邊陽光照射,沒遮擋,風又很大,鳥糞容易幹。撿拾不及時,就得另尋別處。

  “發現新鮮的鳥糞,大家就像是撿到了寶貝,比賽似的趕緊往採樣管裏塞。”王偉華説。

  拿鳥類調查來説,一天步行幾十公里是常有的事。平地上,普通人每天走十幾公里就感覺累,他們有時一天要在一望無際的泥質灘塗走20公里。“有時候,走一步陷下去,拔出腳再邁出去,每一步都很難。”王安東説。

  2015年到2018年,保護區與一所高校合作,在保護區內進行林業有害生物普查。由於黃河三角洲多灘塗、濕地,蘆葦兩米多高,走進去都不見人,更沒有路,他們都是帶著導航儀進入蘆葦蕩。

  “導航儀可以記錄來時的軌跡,到時候可以原路返回。”趙亞傑説,有時候無路可走,都是扒拉開蘆葦和草,艱難前進。夏天,蚊子不僅多,個頭也大。當地人戲言,七個能炒一盤。

  不過,第一次進入蘆葦蕩時,令趙亞傑大驚失色的還是馬蜂窩。那次,她不小心被馬蜂蜇了,導航儀也丟了。

  這些年,他們的足跡遍佈保護區的土地、沼澤和灘塗。“夜晚在站所大院,天上繁星點點,聽取蛙聲一片。”趙亞傑笑道。他們所在的站所,離市區五六十公里,週末才能回家和家人小聚。

  “這是我們的事業,我們一定幹好”

  春天來了,又到鳥類繁殖季。東營因為保護區的存在,成了黑嘴鷗之鄉。黑嘴鷗繁殖調查,要清點有多少個巢,還要摸清有多少顆卵,最終有幾隻小黑嘴鷗破殼而出。

  一次黑嘴鷗繁殖調查時,趙亞傑在離黑嘴鷗繁殖區域不遠處清點幼鳥,沒想到,幾隻小黑嘴鷗迎面走來,走到趙亞傑的影子裏停住了。“我離它們挺遠的,沒想到它們居然會走過來。”趙亞傑説,它們是在躲避天敵,也避開陽光照射,把我當成依靠了。不過,小黑嘴鷗的母親很緊張,在上面盤旋,著急要保護它的孩子。趙亞傑離開時,小黑嘴鷗的母親飛撲過去,用翅膀護住它們。趙亞傑記錄下了這個瞬間。現在,作為一個孩子的母親,她完全理解小黑嘴鷗的母親緊張裏飽含的深情。談到這兒,她有些感動,坦言自己更愛這份工作了。

  王安東介紹,全球現有的鳥類遷徙路線有兩條經過保護區。深秋,白鶴從東北飛往南方,會把保護區作為“中轉站”歇腳,少則一週多則半月。

  2018年深秋,在此歇腳的白鶴達到1200多只。進入冬季還有90隻白鶴在此越冬。如今,在保護區內,候鳥和留鳥共368種,珍稀鳥類不少。像白鶴一樣,不少候鳥變成了留鳥,在這裡定居。

  “就像候鳥變留鳥一樣,我們從各地來,紮根在此,觀鳥愛鳥護鳥。”王安東感慨:“這是我們的事業,我們一定幹好。”(作者 潘俊強)

分享到:
  • 聯盟單位中國生態文明網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保護聯盟
  • 聯盟單位國際野生物貿易研究組織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