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南丨武都:住進新房子 過上好日子

2019-06-05 13:46:16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責編:鄭思雯

【供稿待審】隴南丨武都:住進新房子  過上好日子(生態進行時)

美麗鄉村

  國際在線生態中國頻道消息:美麗城鎮風姿綽麗、美麗鄉村星羅棋佈。初夏時節,行走武都大地,如同穿梭在一幅幅風景畫中:遠處青山蜿蜒連綿,蒼翠欲滴;公路兩旁植被葳蕤繁茂,屋舍儼然。途經武都區安化鎮、柏林鎮、馬營鎮等地,一間間破舊的房屋被鏟車推平,一排排色調風格統一的新房子整齊地排列著,給農村增添了新色彩這是武都區開展“拆危治亂”專項行動取得的成效。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一場硬仗。為打好這場硬仗,武都區緊盯“衝刺清零”目標任務,集中力量全面推進“拆危治亂”工作,農村人居環境顯著改善,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

  一份務實的方案

  隴上江南,景色秀麗,但群眾居住環境還是衝刺全區脫貧中一道難以邁過的坎。

  今年2月,武都區委、區政府聯合出臺了《關於實施農村危房拆除集中行動的工作方案》,明確了相關獎勵政策:對於各鄉鎮在規定期限內拆除各類危房、圈舍、殘垣斷壁等建築物的,給予一定數量的機械和人工費用補助;實施危房改造的建檔立卡戶、五保戶、低保戶、貧困殘疾人家庭、其他貧困戶每戶補助資金2.2萬元,其他農戶戶均補助1.3萬元。方案的出臺為人居環境改善工作指明瞭方向。而在具體工作中,相關工作人員又為拆遷改造工作進行了人性化的妥善處理,“保護建築、保有肌理、保存風貌、保全文化、保留生活”成為武都區農村拆違治亂工作的主導思想。

  一次大規模的拆除

  武都區馬營鎮小草灣村的村民張存社自嘲:“我們的房子就是鎮上的‘傷疤’。”張存社家的5間房子修建於40多年前,房頂和墻體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坍塌,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年初,鎮上的幹部來村裏對危房進行摸底,張存社是村裏第一個登記拆房的群眾。“這次把村裏的爛房子都拆掉,對我們村的發展來説是件大好事,環境變美了,來我們村轉的人就多了,我們發展旅遊産業也有信心了”説起以後的生活,張存社難掩內心的激動。

  【供稿待審】隴南丨武都:住進新房子  過上好日子(生態進行時)

房屋改造

  從小草灣村開始,一場大規模的“拆危治亂”行動在武都區拉開帷幕。截至6月2日,武都區累計拆除危房13943戶52655間947790平方米,清運垃圾7293.6噸,殘垣斷壁3630處3.18萬米,復墾845畝。對符合鄉村建設規劃、符合品質安全的房屋,及時進行了維修加固和風貌改造,真正達到了應拆盡拆、安全宜居,各地村容村貌得到有效提升。一個個美麗宜居的新鄉村如雨後春筍般出現。一場安居的遷徙,農村危房拆除行動,改善了村民居住的環境。

【供稿待審】隴南丨武都:住進新房子  過上好日子(生態進行時)

美麗鄉村

  龍鳳鄉小莊裏村村民王路財因病常年癱瘓在床,生活不能自理。為了不給照顧他生活的女兒一家增添負擔,王路財老人怎麼也不肯住進女兒家新蓋的“小洋房”,而是堅持一人獨居在新房旁狹小、黑暗的廢棄小屋裏。這次拆危治亂行動,王路財老人居住的“小黑屋”也在拆除範圍,可他依然不願搬進新房子。5月15日,在龍鳳鄉調研脫貧攻堅工作的市委常委、武都區委書記田廣慈親自走進王路財居住的“小黑屋”,與病榻上的老人傾心交談,為他講明白了在危房裏居住對修養身體的種種不利,曉之以情、動之以理,做通了老人的思想工作,老人終於願意搬進新房子居住了,“小黑屋”順利拆除。

  像王路財一樣,蓋起了新房,卻依然要住在黑房子裏的老人在各鄉鎮還有很多。隨即,武都區各鄉鎮紛紛發出公告,要求各村所有贍養人有安全住房,但被贍養人仍居住在危房、臨時搭建簡易房以及環境臟亂差“小黑屋”的,由贍養人按照法定應盡義務,主動勸導搬離,妥善安置在安全住房內。告別危房、老房,住進新房子,迎來好日子。

  “拆危治亂、風貌改造,守護的是安全,維護的是公平正義,優化的是環境,拓展的是發展空間,倒逼的是産業轉型。這一切,都是為了我們百姓的安居、宜業、發展。”武都區柏林鎮鎮長成傑説到。(圖文供稿:焦曉霞 編輯:劉蓉娜)

分享到:
  • 聯盟單位中國生態文明網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保護聯盟
  • 聯盟單位國際野生物貿易研究組織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