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長江上游污染防治攻堅戰

2019-06-17 09:35:59  來源:中國環境報  責編:陳晨

  為貫徹落實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重要精神,雲南省科學謀劃、主動作為,以打贏長江上游污染防治攻堅戰,改善長江上游環境品質、築牢長江上游生態安全屏障為核心,深入推進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並取得一定成效。

  著力改善長江上游環境品質

  雲南省委、省政府出臺了《關於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實施意見》,印發實施九大高原湖泊保護治理、以長江為重點的六大水系保護修復、水源地保護等八個標誌性戰役作戰方案。

  大氣污染防治方面,省人大頒布實施《雲南省大氣污染防治條例》,省政府印發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實施方案。全面完成機動車排污監控平臺三級聯網,州(市)政府所在地城市建成區劃定高污染燃料禁燃區,完成10蒸噸/小時鍋爐淘汰任務。

  水污染防治方面,雲南省按照水環境品質“只能更好,不能變壞”的原則,以打好九大高原湖泊保護治理、以長江為重點的六大水系保護修復、水源地保護、城市黑臭水體治理四大污染防治攻堅戰為工作重點,全面落實河長制,持續推動全省水污染防治工作。

  土壤污染防治方面,全面開展土壤污染狀況詳查,採集農用地土壤及農産品樣品5萬餘個,獲得110余萬個監測數據,按時向國家報送成果集成報告。強化涉重金屬行業污染防控,開展涉鎘等重金屬行業企業排查整治及工業固體廢物堆存場所排查和環境整治。加強農用地、建設用地土壤環境管理,穩步推進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試點示範。組織開展長江經濟帶固廢大排查,嚴格危險廢物和化學品環境管理,有效控制環境風險。

  築牢長江上游生態安全屏障

  雲南94%的國土面積為山地,境內高山峽谷相切、河流湖泊相間,擁有獨特的生態區位、地質地貌、氣候環境和豐富的生物資源。為築牢長江上游生態安全屏障,雲南省著力在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生態空間準入制度建設上下功夫。

  一是建立健全生物多樣性法規。編制併發布《雲南省生物物種名錄(2016年版)》《雲南省生物物種紅色名錄(2017年版)》《雲南省生態系統名錄(2018版)》。推動生物多樣性保護立法,2018年10月省人大頒布實施《雲南省生物多樣性保護條例》,這是全國第一部生物多樣性保護法規。

  二是劃定併發布全省生態保護紅線。全省生態保護紅線面積11.84萬平方千米,佔國土面積的30.9%。將金沙江流域(雲南部分)3.6萬平方公里劃入生態保護紅線,約佔金沙江流域(雲南部分)面積的32.7%,佔全省生態保護紅線面積的30.5%。金沙江幹熱河谷區劃定生態保護紅線面積0.4萬平方公里,約佔金沙江幹熱河谷區面積的35.9%。

  強化長江上游生態環境執法

  開展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打擊固體廢物環境違法行為、“綠盾2018”自然保護區監督檢查、金沙江流域化工企業和化工園區專項執法檢查等環保專項執法行動。持續強化輻射安全監管,開展全省非密封放射性物質使用單位安全檢查,修訂實施輻射事故應急響應預案,強化應急演練,確保輻射環境安全。

  持續加大環境行政處罰力度,2018年下達一般環境行政處罰決定書2436份,行政處罰金額3.38億元,處罰金額是2017年的2.37倍。辦理《環境保護法》配套辦法案件443件,其中按日連續處罰案件3件、查封扣押案件160件、限産停産案件141件,移送行政拘留案件127件、涉嫌環境污染犯罪移送案件12件,有力打擊和震懾了環境違法行為。

  推動長江上游“三線一單”編制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對長江經濟帶發展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推進長江經濟帶環境品質改善和綠色轉型發展,按照生態環境部關於開展長江經濟帶戰略環境影響評價和編制“三線一單”的統一部署,雲南及時啟動推進相關工作。

  2019年3月,省人民政府召開長江經濟帶戰略環境影響評價雲南省“三線一單”編制工作推進會,總結初步成果,加快推進“三線一單”成果的轉化和落地。目前,相關成果已通過了在北京市組織的“三線一單”成果初審,擬於2019年6月提交生態環境部進行成果審核。

  探索長江上游省際污染聯合管控體制機制

  積極探索區域聯防機制,開展省際污染防治合作。與相鄰省區在跨界河流和湖泊水污染聯防聯治、環境監測、信息交流和通報等方面建立了密切溝通、運行有效的協調聯動工作機制,成立了聯防聯控工作機構,制定了具體工作措施,並多次開展了生態環境污染聯合防治工作。

  不斷深化監測合作,努力實現環境信息共享。參與並推動區域環境監測合作,開展了長江幹流雲南斷面同步監測工作,促進流域水環境監測信息共享及環境監測技術交流。

  健全流域橫向生態補償機制

  構建省內流域橫向補償體制機制。印發了《雲南省建立健全流域生態保護補償機制的實施意見》《雲南省促進長江經濟帶生態保護修復補償獎勵政策實施方案》等重要文件,指導各州(市)簽訂流域橫向生態補償協議,推動省內流域橫向生態補償機制體制建立。

  有序推進赤水河流域橫向生態補償各項工作。雲南會同四川、貴州兩省已建立赤水河流域跨省生態補償機制,由分管副省長簽訂《赤水河流域橫向生態保護補償協議》。雲南省印發《關於建立赤水河流域雲南省內生態補償機制的實施方案》,細化省內具體工作目標任務,逐步落實相關工作。赤水河生態補償試點作為由3個省份簽署的流域橫向生態補償協議,現階段補償工作已初見成效。

  雖然雲南省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取得一定成績,但還存在一些深層次的問題和矛盾。一是經濟欠發達、産業結構不合理,産業優化升級任務艱巨,發展和保護的矛盾仍然突出。二是生態環境保護意識不高、機制不健全、投入不足、責任落實不到位。三是長江上游生態環境十分脆弱敏感,生態環境保護修復任務艱巨,環境污染治理形勢依然嚴峻。

  下一步,雲南省將堅決落實中央對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重大決策部署,深入實施《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堅持推進綠色發展,著力解決突出環境問題,加大生態系統保護力度,改革生態環境監管體制。圍繞抓好長江上游生態環境“大保護”工作總目標,認真履行生態環境保護統一監督管理和協調推動的職責,全面打好長江上游污染防治攻堅戰,夯實上游生態安全屏障,確保一江清水流出雲南。(作者 楊春明

分享到:
  • 聯盟單位中國生態文明網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保護聯盟
  • 聯盟單位國際野生物貿易研究組織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