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彝鄉火把節:文化展示的舞臺 城市發展的載體

2019-07-30 15:34:47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責編:鄭思雯

【供稿待審】楚雄彝鄉火把節:文化展示的舞臺 城市發展的載體(文旅視窗)

  畢摩主持祭火大典

  國際在線生態中國頻道消息:2019年農曆六月二十四,一場火光四射的狂歡節,充滿彝族本土風情的傳統節日彝族火把節在雲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如約而至。

  據悉,2019年楚雄彝族火把節同期舉辦火把節、賽裝節、民歌節三個節日23項活動,將彝族火文化和賽裝、賽歌、賽舞、賽樂、賽美文化完美結合,風情濃郁,主題突出,吸引眾多本地居民和來自海內外遊客參與,活動規模創歷年之最。

  一樣的火把節,不一樣的古鎮。在楚雄彝族自治州,“火樹銀花”煙花表演、撒火把儀式、“萬人左腳舞”狂歡,當地市民和來自五湖四海的遊客圍聚古鎮的篝火旁,合著三弦音,跳起歡快的彝家左腳舞,楚雄文旅古鎮一時間成為歡樂的海洋。

【供稿待審】楚雄彝鄉火把節:文化展示的舞臺 城市發展的載體(文旅視窗)

  遊客在彝人部落體驗火把狂歡

  文化為基:彝族多元文化的大觀園

  坐落龍川江畔的楚雄彝族自治州,成立於1958,是雲南省的地理中心,也是滇中經濟圈的重要成員,擁有彝族人口77萬人,佔總人口的29.1%,是著名的“中國彝鄉”。其中楚雄市是州府所在地,是省會昆明通往滇西8州、市的必經之地,素有“省垣門戶、迤西咽喉”之稱。

  彝族是崇尚火的民族,火把節是彝族文化的象徵,是彝族傳統中最為重要、最盛大的年節。火把節是彝族原始宗教傳承的舞臺,更是彝族服飾文化、歌舞文化、農耕文化、星象文化、祭祀文化的展示平臺。2006年5月,楚雄彝族火把節經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項目。

  傍晚,彝人古鎮裏銅鈴聲響起,祭火大典儀式正式開始。德高望重的彝族村落第十三代畢摩魯成雄吟誦開壇取火經文,祈求火神賜予火種,祈福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國泰民安,並鑽木取火,點燃象徵吉祥、豐收、幸福的火把。彝族同胞身穿節日盛裝,與來自各地的遊客歡聚在彝人部落裏的篝火旁,盡情跳起左腳舞。

  被稱為“中國彝族文化大觀園”的雲南楚雄彝人古鎮,在建築風格上延續了原德江城的風貌,再現了南宋時期的盛世繁華。古鎮建築樣式匯集了雲、貴、川等地的彝族民居樣式,同時深入挖掘楚雄彝族文化,參照傳統彝族村落建築設計,畢摩房、蘇尼房、姑娘房等在此留存。

  在彝人古鎮,不僅在彝族火把節可以體驗原汁原味的民族風俗,領略多彩的彝族服飾、彝族左腳舞、梅葛等彌足珍貴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平日裏也可以觀賞到民間藝人噴雷火、耍火把等特技展示,感受彝族月琴、三弦的旋律,聆聽彝家的情歌對唱,欣賞潑喜水、背新娘等彝族婚俗表演。這裡,就是楚雄彝族多元文化的展示舞臺。

  來自廣州的遊客張先生激動地説:“我第一次到彝人古鎮過火把節,畢摩祭火、左腳舞特別有意義,讓我們近距離了解了彝族這個崇尚火的民族。” 

【供稿待審】楚雄彝鄉火把節:文化展示的舞臺 城市發展的載體(文旅視窗)

  滾鍋舞

  傳承為要:非遺技藝涵養的沃土

  楚雄彝族自治州近年來通過發展古鎮休閒旅遊,釋放特色鮮明的歷史文化遺産信息,提振本土居民的文化自信、文化自覺以及自力更生能力,對民族文化和非遺技藝進行保護與傳承。

  7月26日,楚雄州祿豐縣“金彩祿豐 鎮在綻放”2019火把節開幕式在金山古鎮景區舉行。牛燈舞、滾鍋舞、大刀舞等眾多祿豐縣非遺項目在古鎮文瑞廣場相繼上演。

  火把節期間,在金山古鎮不僅能體驗古老的彝家敬酒迎賓儀式,觀賞耍火把、跳左腳舞演出,品嘗生態羊湯鍋等彝族美食,更能欣賞到苗繡服飾飾品、中興井村龍燈、苗族蘆笙製作、瓦罐烤茶等一系列祿豐當地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及民族手工藝品展出,近距離對話非遺文化傳承人,領略民族非遺文化的璀璨魅力。

【供稿待審】楚雄彝鄉火把節:文化展示的舞臺 城市發展的載體(文旅視窗)

  苗族蘆笙

  2006年5月20日,苗族蘆笙製作技藝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在金山古鎮,州級非遺苗族蘆笙傳承人張建華介紹道,蘆笙是苗族特別喜愛的古老樂器之一,也是祿豐當地民族節日必備樂器,主要由笙鬥、笙管、簧片和共鳴管構成。在二十余道製作過程中,當屬“簧片”製作最為艱難,簧片直接決定了蘆笙的音準和音色,所以單製造簧片就得潛心學習幾年,才能把準“火候”。

  “我會把蘆笙技藝傳承給我的孩子們,希望他們能夠紮根在金山古鎮這個平臺,為苗族蘆笙做宣傳。”對於未來,張建華提出了自己的期望。

  在雲南省全域旅遊全力發展之際,金山古鎮的建成運營,將匯聚雲南2300年曆史的茶馬古道文化,結合“九關十八鋪、星宿橋”等歷史名勝,打造雲南古道文化第一鎮,為民族非遺文化展示搭建舞臺,不僅是祿豐文旅發展的一個嶄新起點,更為祿豐成為大滇西旅遊環線重要節點掀開新篇章。

【供稿待審】楚雄彝鄉火把節:文化展示的舞臺 城市發展的載體(文旅視窗)

  大刀舞

  發展為綱:文旅産業迭代升級的助推器

  2019年彝族火把節期間,在楚雄彝風濕地文旅小鎮“彝族火把節”活動分會場,可以體驗傳統節慶裏新玩法。太陽女、畢摩祭火、千人跳腳、彝族歌王等古老的彝族狂歡與麻園詩人帶來的時尚電音派對在這裡玩出了混搭風,吸引四面八方的遊客尤其是年輕人聚集在此,共同領略彝族傳統文化與現代元素相結合的獨特魅力。

  同時,浪漫的熱氣球、房車營地等現代時尚的旅遊體驗活動粉墨登場,在彝族傳統節日裏提供時尚多元的文化旅遊新體驗,彰顯楚雄彝風濕地文旅小鎮作為滇西文化旅遊精品度假目的地的迭代升級,逐步實現對文旅産業與小城鎮建設融合發展的創新性實踐。

  彝風濕地文旅小鎮是楚雄市打造的集農業觀光、文化體驗、山地休閒、主題娛樂、康養度假等功能于一體的“漫生活”彝族風情生態文化旅遊區,包括星野村、查姆田莊、黎明國三大功能分區,緊扣雲南省旅遊發展戰略舉措,依託基地山林、農田、河湖等生態資源,以楚雄“彝族文化”為核心特色,作為彝人古鎮的休閒度假功能的延伸區,兩者形成文旅産業合力,帶動周邊區域綜合發展,實現與楚雄城市發展戰略的深度互動。

  2016年12月7日,楚雄被列為第三批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地區。2018年,彝人古鎮及楚雄彝風濕地文旅小鎮所在的楚雄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升級為國家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楚雄文旅産業的發展迎來了重要發展機遇,作為重要的經濟增長點帶領楚雄州的經濟增長在全省發展格局中由“跟跑方陣”逐步進入“領跑方陣”。

  作為項目的建設運營方,偉光匯通集團副總裁沙翠梅表示:“我們將著力發揮資源整合優勢,千方百計為楚雄旅遊産業升級和經濟發展做出企業更大的貢獻,持續豐富和重塑著楚雄的文旅産業鏈和産業生態。”

  佇立在青山湖畔,可以預見到的是,在彝人古鎮和彝風濕地文旅小鎮的聯動下,這一片區正在塑造成為楚雄周邊最具代表性的品質化的增量城市空間,進一步優化楚雄整個的城市品質,實現與周邊地區的融合協調發展,並在楚雄新一輪城市發展轉型中發揮重要的示範引領作用。(圖文供稿:伍文娟 編輯:劉蓉娜)

分享到:
  • 聯盟單位中國生態文明網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保護聯盟
  • 聯盟單位國際野生物貿易研究組織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