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峨山火把節 你知道多少?

2019-07-31 10:06:04  來源:澎湃新聞網  責編:陳晨

  在雲南省省會城市昆明往南120公里的地方,坐落著一座安逸幽美的小縣城——峨山彝族自治縣,它是彝族祖先阿普篤慕的家園,它是中國第一個彝族自治縣 ,它是人們逃離北上廣回歸田園的旅遊目的地之一。峨山彝族自治縣隸屬於雲南省玉溪市,在1972平方米的土地上哺育了山蘇、納蘇、聶蘇三支彝族支系中近10萬彝族同胞。

  近10萬的阿普篤慕後代在這塊熱土上繁衍生息,一代代傳承著彝族的古老文化。在世界開放、融合發展的今天,峨山彝族依然保留著日常穿著傳統服飾、説彝語、寫彝族象形文字、住傳統民居等習俗。在開新街、火把節、米嘎哈、祭祖節等彝族傳統節慶時,熱情好客的彝族兒女都會唱著四腔、跳花鼓舞慶祝,迎接四方賓客。

  彝族火把節素有東方狂歡節的美譽,是彝族民間最盛大、最隆重的節日。

  火把節的由來

  火把節,峨山彝語稱之為“除夥咩震節”(除夥:漢意“六月”,咩震:漢意“火把”,節:即節日)。峨山彝族于每年的農曆六月二十三至二十五日件舉行,前後為3天,二十四日為正日子。每年農曆六月二十四日,是太陽運行至地球最北端,直射在北回歸線上,即將返南運行之際,因而火把節亦稱“星回節”。據民國初年董貫之所著《古滇土人圖志》載:“星回節亦名火把節,火把用松木制成,長八尺,上部鑿裂縫貫木塞。毎年六月廿四日晚間,青年夷民皆各執一柄,就門前燃炬戲舞,照耀如晝,亦有吹笙鳴金鑼以助歡者。”舊時,彝族歡度火把節,六月二十三日宰殺牛、羊,生肉分配到戶帶回家中烹食用小松木制作成長1.5-2.5米不等的火把。二十四日,各家各戶備辦酒食而餐。夜晚,青年、孩童點燃火把從村寨出發,耍火把繞行于村寨附近的田間地頭,田野間星火燎原,時而用松香粉末噴撒于火把上,使火焰驟然噴發,光焰四射,療如白晝,意為焚燒害蟲、驅邪禳災,祝五穀豐登、六畜興旺。隨後,在村寒曬場或山間礦野燃起篝火,男女青年圍聚成圈,盡情歌舞。各家各戶煨炒黃豆、碗豆而食,意表嚼蟲子。

  1987年7月1日,《峨山縣彝族自治縣自治條例》正式頒佈施行,《條例》中明確規定,火把節為峨山彝族傳統節日,全縣各級機關事業單位放假一天。1989年起,自治縣人民政府開始在縣城舉辦彝族火把節。同時,遠離縣城百十公里的大西山,仍以自己傳統的方式歡度彝族火把節。

  從2004年火把節起,為豐富節日活動的內涵,峨山縣將鑽木取火、火種傳遞納入彝族火把節活動內容,重建了大西神山火壇(取火臺),每年農曆六月二十四日上午在大西神山火壇舉行鑽木取火儀式,將火種傳遞至各鄉鎮並迎回縣城,于晚8時舉行火把節開幕式,點燃主會場火把。

  火把節的美麗傳説

  傳説,天神嫉妒人間的幸福生活,向大地撒下無數蝗蟲,蝗蟲啃食莊稼和樹木,一年下來顆粒無收,在大家面臨危機時,勇敢的彝族小夥黑體拉巴率領大家砍來樹枝,點燃火把,日夜不停地在田間地頭捕燒蝗蟲,經過三天三夜的艱苦奮戰,蝗蟲全部消滅,人民重新過上了幸福生活。後來,為了紀念這位彝族英雄和這段難忘的日子,彝族兒女就有了每年農曆六月二十四過火把節的習俗。火把節也是彝族小夥姑娘戀愛和約會的地方,大傢夥兒圍著篝火彈四弦、唱山歌、跳大娛樂,徹夜狂歡。火把節的夜晚,各村各寨的彝族群眾舉著熊熊燃燒的火把遊走在田間地頭,驅趕災禍妖魔,祈求風調雨順。那夜,四弦與蟲鳴交相呼應,奏成一曲歡唱的樂章,火把與星空交相輝映,繪成一幅壯麗的風景。當您圍著火熱的火把與彝家兒女一起跳起花鼓舞、大娛樂時,那歌舞如同一株忘憂草,讓您身體的每一個細胞都被快樂佔領,忘記了煩惱,忘記了憂愁。

  在峨山大西彝族支系山蘇人中還流傳著這樣一個悽婉的愛情故事:很久以前,大西山上有一個俊俏的山蘇小夥子,他心靈手巧,有一手用竹篾編織各種器皿、用具的絕活,他從小失去父母雙親,用自己的絕活編織竹篾器具到山下集市出售度日。長期在集市上出售竹篾器具的過程中,與山下一個財主家的美麗姑娘相識,相親相愛,欲結為夫妻。但姑娘的父母嫌棄山蘇小夥子家境貧寒,不同意自己的女兒與山蘇小夥子相戀,更不同意與他結為夫妻,把女兒鎖在閨房,不讓她上街與山蘇小夥子相會。財主家的姑娘想盡辦法逃出家門,六月二十四日,與山蘇小夥子爬上大西山巔,相約“生不能為夫妻以死相隨”,雙雙殉情于大西山巔。後來,山蘇男女青年于每年農曆六月二十四日相約會聚大西山巔,用歌舞讚美和紀念這對愛情忠貞不渝的情侶,附近十里八鄉的各族群眾亦前來會聚于大西山,相沿成俗,大西山成為峨山縣彝族火把節活動的重要場所。

  全國各地彝族火把節的傳説

  相傳漢朝時,有彝族賢婦阿南,其丈夫為賊人所殺,賊人欲擄其為妻,其誓不從賊,于六月二十四日赴火自焚殉夫,其國人哀之,相沿成俗,以此為節。

  三國時期,蜀國丞相諸葛孔明南征,于六月二十四日擒獲彝王孟獲,是夜入彝王城,城中父老點燃火把迎接諸葛孔明及蜀國軍隊,後相沿成習。

  蒙舍詔王皮羅閣欲並五詔,統一六詔,於是修建松明樓,以舉行祭祖大典為由約五詔王會于松明樓,然後焚燒松明樓以滅五詔。其陰謀其他無人識破,唯有鄧賧詔王妻慈善勸其丈夫不要赴約。慈善只得用鐵釧帶在其夫手臂上,果然如其所料,五詔王被燒死在松明樓內。其他四詔王無法辨認屍體,只有慈善夫人識鐵釧認領回自己丈夫的遺骸安葬。皮羅閣聽説鄧賧詔王妻賢慧聰明,欲娶她為妻,慈善佯裝答應,安葬完丈夫後閉城堅守,蒙舍詔王皮羅閣久攻不下,只能長期圍困城池。最後,鄧賧詔城池內食盡糧絕,慈善夫人穿上王妻服飾,自縛于王位上,于六月二十四日絕食而死。

  遠古的時候,天與地離得很近,有天地之樹相連,可相互往來。天神不僅管轄天上各路神仙,同時管轄著世間人類。天神在天上看見人間山清水秀、男耕女織幸福美好的生活,心中不禁産生嫉妒之心,在派遣天庭差役到人間收稅,遭到反抗之後,決定於農曆六月二十四日夜施放害蟲,侵害人間莊稼。

  人們從一個善心的神仙那裏聽到這事後,既為了保護善心的神仙,又為了保護自己的莊稼免遭害蟲的侵害,于六月二十四日夜點燃火把,繞行于山野田間地頭,用火焚燒害蟲。後來相沿成習,意表焚燒害蟲驅逐瘟疫。

分享到:
  • 聯盟單位中國生態文明網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保護聯盟
  • 聯盟單位國際野生物貿易研究組織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