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優勢金不換

2019-08-05 10:41:44  來源:人民日報  責編:陳晨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內容頁-豎版圖

圖①:天光映照漓江灣。李霽城/攝 圖②:南寧大橋兩岸風光。譚家強/攝

圖③: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縣布央村仙人山茶場日出景色。李 斌/攝 圖④:白鷺翔集北海淺灘紅樹林。 王宏武/攝

   人民日報訊:行走廣西,“天外青峰列畫屏”的詩情畫意處處可見。山清水秀生態美成為廣西的金字招牌。

  廣西重視生態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治理。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區上下堅持生態優先,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生態優勢金不換成為共識。目前,廣西森林覆蓋率達到62.37%,空氣、地表水、近岸海域水質等生態環境品質保持優良。

  綠色發展引領壯鄉騰躍。有機農業、大健康産業、鄉村旅遊等新業態蓬勃興起,産業強、百姓富、生態美,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增強的綠色發展之路越走越寬廣。

  山清水秀八桂美

  “桂林山水甲天下”,這是壯鄉兒女常挂在嘴邊的話。對於廣西的生態優勢,他們分外自豪,也格外珍惜。

  生態立區、生態惠民,“綠色接力棒”在八桂大地上不斷傳遞,“山清水秀生態美”的金字招牌更加閃亮,“青山常在、清水長流、空氣常新”的美麗畫卷正變為現實。

  保護與發展並重

  “水洗廠一開工,煙囪往外冒黑煙,根本不敢開窗。”提起曾經的污染,玉林市福綿區福綿鎮船埠村村民馮甲富心有餘悸。

  福綿區每天生産服裝多達120萬件。牛仔褲縫紉成型,要用水洗才能出廠,而這會造成大氣和水污染。有的水洗廠為降低成本,將污水直接偷排到江中,把乾淨的南流江污染成了“黑水河”。

  “見污治污,陷於被動,治標不治本。”福綿區委書記黃雕説,根治污染,唯有轉變觀念,綠色發展。

  幾番努力,福綿區投資建設節能環保産業園,對污水實行集中處置,“一個進水口,一個達標排水口,固廢循環利用無廢排。”

  “全産業鏈升級式轉移,24家水洗廠有15家搬遷到了産業園,未入園的被關停。”黃雕説,經歷陣痛,産業更壯大。“一條扁擔兩頭挑,一頭挑著金山銀山,一頭挑著綠水青山。”綠色發展理念落地生根,不惟福綿一地。

  近年來,廣西組織實施生態經濟十大重點工程,積極創建生態工業園區,大力發展生態農業、生態旅遊、健康養生等生態産業、生態經濟,不斷探索生態保護與産業發展齊頭並進的新路徑。2012年至2018年,全區萬元GDP能耗累計下降24.1%。

  碧海與紅樹林齊美

  “這麼多年,也沒見對周圍的紅樹林有影響呀。”在防城港市東興鎮竹山村,開了七八年海鮮餐館的鄧權接到拆除餐館的通知時,起初很不理解。

  “影響是緩慢的,一旦表現出來,得花大代價才能恢復。”保護區管理處工作人員耐心解釋,餐館污水影響紅樹林生長,垃圾更破壞了紅樹林的微生物鏈。

  “紅樹林是我們的‘海洋衛士’,確實要保護好。”知曉利弊,權衡再三,鄧權不再猶豫,同意拆除餐館。

  竹山村海邊灘塗上的紅樹林,位於廣西北侖河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區。近年來,防城港市恢復紅樹林生態濕地近千畝,紅樹林面積擴大到3330公頃。不只是防城港,整個北部灣,如今都在採取有效舉措守護紅樹林。

  海闊林密引鷺棲。2010年到2018年,廣西北侖河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鳥類記錄從187種上升到281種。全球極危鳥類勺嘴鷸、全球瀕危鳥類小青腳鷸、黑臉琵鷺在保護區越冬,大量的珍稀鳥類來這裡停留覓食。

  “紅樹林可以檢驗我們生態文明建設的成果。”廣西紅樹林研究中心主任周浩郎説,廣西沿海紅樹林數量不減反增,有效保護了近海海洋生態。2018年,廣西近岸海域水質優良比率為90.9%。

  鄉村與美麗同行

  走進來賓市興賓區鳳凰鎮橋等村,寬敞乾淨的馬路、整潔有序的環境、綠意盎然的植被,還有一個個用“廢棄物”打造出的“微花園”“微果園”,無不讓人眼前一亮。

  廢棄的豬舍牛欄被拆除,荒地修整打理後變成了菜園,溝渠的淤泥垃圾被清理,亂搭亂建被整頓……截至今年6月底,廣西共有1.8萬多個村莊開展清理整頓工作,共清理建築材料亂堆亂放2萬多處、積存垃圾近12萬噸。

  鄉村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陣地,也是建設美麗中國的重要基礎。廣西持續深入開展“美麗廣西·鄉村建設”活動,按照“清潔鄉村”“生態鄉村”“宜居鄉村”“幸福鄉村”目標,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建成一大批基礎設施和生態宜居項目,農村人居環境明顯改善,12個村獲評全國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示範村,587個村入選國家級“綠色村莊”。

  綠色,已成壯美廣西的底色。目前,廣西共完成村屯綠化13.96萬多個,其中自治區級綠化示範村屯1.46萬多個,29個村被評為“全國生態文化村”。2018年,全區森林覆蓋率達到62.37%,比1958年自治區成立時提高39.15個百分點。

  “現在我們村比以前乾淨、整潔多了,住著舒服,不比城裏差。”橋等村的覃桃養頗為自豪。

  南寧 綠城碧波風光好

  今年68歲的潘慧蓁,2014年搬進南寧市興寧區沙江河畔的新房子,但剛一入住就後悔了。

  “當時沙江河水又黑又臭,我家窗子正對著這個‘臭水溝’,根本不敢開窗,河邊雜草叢生,蚊蟲也多。”潘慧蓁説,聽説市裏要治理沙江河,忍了忍沒搬走。

  沙江河兩側多是“城中村”,垃圾四處堆放,水質污染嚴重。2016年,南寧市引入社會資本投資建設運營沙江河流域治理項目。當年底,項目開工建設;今年伊始,項目正式運營。

  項目工程師趙衛萍介紹,治理項目總投資約20億元,主要包括河道整治、截污、生態、沿岸景觀、海綿城市建設、信息監控、污水凈化廠建設7項內容。“哪一步都不容易。”趙衛萍説,為了讓水質變得更好,河道創新設計了生態堰和濕地疊塘,讓河水流淌如同“下樓梯”,凈化水體同時營造景觀,一舉兩得。

  沙江河是竹排江的上游支流。像竹排江這樣的城市內河,南寧共有18條,其中很多河段都曾是黑臭水體。近年來,南寧按照“控源截污、內源治理、生態修復、活水保質、長制久清”的總體思路,全流域、全要素推進黑臭水體治理。

  建立水環境治理指揮部,組建專家隊伍;新建、改擴建污水處理廠,改造排水管網,增強污水處理能力;以雷霆手段排查整治污染源;加強對重點河段補水。前不久,南寧入圍全國城市黑臭水體治理示範城市。

  “小雨不積水,大雨不內澇,水體不黑臭,熱島有緩解。”自2015年以來,南寧市組織開展海綿城市試點建設,截至目前實際完成投資111.47億元,開工319項海綿城市建設相關工程。

  南湖之濱,夜跑的人們暢快淋漓;青秀山上,散步的市民心曠神怡。生態環境好了,老百姓的幸福感增強了,一幅“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畫卷呈現眼前。

  “當初沒搬走是對的,現在沙江河變美了,兒媳婦説要把陽臺的窗戶改成落地窗,方便欣賞景色。”潘慧蓁一臉笑容。

  桂林 漓江山水美如畫

  全家搬離祖輩5代人居住的伏龍洲,今年66歲的黃崗並不後悔。

  伏龍洲位於桂林市疊彩區,是漓江中一個洲島,原有居民23戶、137人,多為漁民。黃崗曾和許多鄰居一樣,在島上經營魚餐館,一年收入10多萬元,日子過得不錯。

  那為啥要搬呢?

  “為了保護漓江。”黃崗説,島上的魚餐館搭建雜亂,生活污水、餐飲污水污染漓江,有的魚餐館甚至就開在城市飲水的取水口附近,島上水土流失情況也越來越嚴重。

  近年來,桂林先後投入近70億元,推進漓江綜合治理與生態保護工程,打出“組合拳”:整治漓江污染源、整治採石場、整治漓江住家船、遊船提檔改造。幾年的治理,讓桂林山水更顯山青水碧。2018年,桂林全市森林覆蓋率達71.23%,城市污水處理率近100%,漓江幹流水質達標率保持在100%。

  如今,漓江風景名勝區18家採石場全部關停,136萬平方米山體實施生態復綠;漓江城市段161艘住家船民全部遷移上岸;漓江幹流遊覽排筏從5000余張壓縮至1210張,並實行公司化運營,結束了漓江排筏無序經營狀況;強化漓江流域農村環境綜合治理,142萬餘人受益。

  去年,桂林市啟動了伏龍洲生態修復項目建設,包括污水整治、岸線修復、居民搬遷等內容。疊彩區提供異地安置和貨幣補償兩種搬遷方案,讓離島居民自願選擇,並提供免費的就業培訓。黃崗一家住進了城裏的新房子,島上居民也都得到妥善安置。

  生態是底色,文化是特色,融合是路徑。桂林以保護漓江為基礎,發展生態文化旅遊産業,修復逍遙樓、東西巷等古建築,保護靖江王府等歷史遺跡。環境好了,風景美了,八方來客絡繹不絕,2018年桂林接待遊客量首次超過1億人次。

  “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唐代詩人韓愈筆下的桂林山水,歷經千年,依然綠意流淌,魅力無限。(記者 劉華新 劉佳華 李縱 劉佳華 龐革平 劉佳華)

分享到:
  • 聯盟單位中國生態文明網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保護聯盟
  • 聯盟單位國際野生物貿易研究組織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