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底色好 綠色發展強

2019-09-02 15:47:11  來源:人民日報  責編:陳晨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內容頁-豎版圖

圖①:漳州市南靖縣的生態農業吸引參觀者。資料圖片   圖②:南平市武夷山風光。資料圖片 
圖③:泉州市安溪縣,茶農正在採摘秋茶。資料圖片   圖④:龍岩市永定區初溪村的土樓群。 資料圖片

  人民日報訊:森林覆蓋率66.8%,長期保持全國第一;水、大氣、生態環境品質常年保持全優。早在2000年,福建提出“生態省”建設構想。2016年6月,福建成為全國首個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

  從生態底色好,到綠色發展強,福建推進全國首個生態文明試驗區的體制機制創新,三年來實施了38項生態文明體制機制創新、制度改革。既保持綠水青山,又收穫金山銀山,福建努力實現生態環境高顏值與經濟發展高品質齊頭並進。

  漳州市

  食品名城再升級

  仲夏,走進福建同發食品公司的標準化菇房,仿佛邁入一個清涼世界。16攝氏度的工廠內,體態飽滿的雙孢蘑菇正在冒頭。同發集團總裁助理王翠娟介紹:“採用工廠化生産,雙孢蘑菇年産量是傳統工藝的10倍。”

  這家菇房所在的漳州市角美鎮,素有“中國蘑菇之鄉”的美稱。眼下,現代化生産方式的引入,實現了雙孢蘑菇種植的標準化,撬動了生産變革。

  效益更有保障。“傳統種植模式下,産品基本在同一時間段上市,供給過度集中,價格一般不高。”王翠娟説,工廠化生産能實現全年均衡發展,沒有市場空檔期,無論氣候、季節,全年都可以出貨,批發價格較為穩定。

  生産更加綠色。培養料是雙孢蘑菇生長的“土壤”。以往,培養料隨意堆放,一到雨天,污水橫流。如今,工藝改進,減少了肥料對環境的污染,還提升了肥料的利用效率。

  地處閩南的漳州市,氣候溫暖宜人,四季瓜果飄香。漳州人順勢而為,把生態優勢轉換為産業優勢——現代農業領跑福建,産業鏈下游的食品工業也強勢崛起,成為主導産業之一。然而,他們並不滿足。對標高品質發展要求,如何使效益更好、附加值更高?“中國食品名城”,還需將自身打造為“升級版”。

  歐瑞園食品公司,每年要消耗約2000噸漳州産的香蕉,及大量的其他果蔬。公司之前的産品,大多只是初加工後的凍幹,雖説遠銷歐洲,但附加值並不高。4年前,公司決定轉型,把市場重心從海外轉向國內,每隔一段時間便推出一款創意産品。從溶豆、糯米糰到凍幹銀耳羹,不少産品成了消費者追捧的“網紅食品”。“以前是初加工,現在是做創意食品,附加值和利潤率都增加了。”公司副總經理王莉説。

  近年來,漳州市通過“制定一套科學規劃、出臺一套扶持政策、打造一套品牌行銷體系”,從産業佈局規劃、政策措施扶持和行銷體系建設三個方面著力推動食品産業轉型升級。去年,僅撥付的技術改造獎勵資金、增産增效符合條件企業獎勵資金、産業集群創新發展補助資金,就有695.26萬元。

  如今,漳州市食品企業已經擁有6個省級企業技術中心、8個院士工作站。截至去年年底,漳州市食品規模工業企業達607家,實現規模工業産值1578億元,佔到全省食品工業份額的1/3。

  泉州市安溪縣

  崩崗穿上綠衣裳

  茶園綻綠,梯田平整,樹木蔥蘢。“除了種茶種果,我還發展養殖。這就叫立體農業。”陳世哲説。

  今年52歲的陳世哲,從小在泉州市安溪縣龍門鎮洋坑村長大。2008年,他在老家承包了600畝山崗,當起家庭農場主。去年,農場收益突破百萬元。不過,他沒有忘卻幼時的情形:“我小時候,泥沙會被大雨衝下來,淹了不少農田。”

  安溪縣,地處福建省東南部。高峰時,這裡崩崗數量接近1.3萬處,造成了嚴重的侵蝕危害。崩崗,就是經過漫長歲月的侵蝕,高度分化的花崗岩山體,在雨水和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不斷崩塌下泄。2008年,安溪縣啟動國家生態縣創建工作,因地制宜治理洋坑村12處連片崩崗群,又把治理區發包給種養大戶,通過崩崗治理與經濟作物種植相結合的方式反哺生態,這才有了陳世哲現在的家庭農場。

  “原來的崩崗,土壤不好,種下去的東西沒多久就會死掉。”在陳世哲看來,先天自然條件不足,就更需後天努力,他把農場的牲畜糞便變廢為寶,建起沼氣池,給土地用上了有機肥。

  “沼液噴一下,植物長得快,而且果子品質更好。”陳世哲説,乾燥的糞肥除了自用,也能拿去賣,一年能賺2萬多元,還不會污染環境。

  從崩崗治理中獲益的陳世哲,通過發展“種養結合”的生態循環農業,又為洋坑村帶來了鳥語茶香、盎然生機。

  崩崗“穿綠衣”,同為本地人的林振輝,全看在眼裏。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原先這裡是一個高耗能、高污染的産業區。”林振輝工作的弘橋智谷電商産業園,位於安溪縣官橋鎮官鬱村鐵峰山腳下,花崗岩含量豐富。林振輝回憶説,依託礦山資源,當時有超過100家石材加工企業在園區聚集。“晴天全是灰,雨天都是泥。”他説。

  一面是迫在眉睫的生態環境保護,一面是石材、水泥、鋼鐵等一度撐起安溪財稅一半的支柱産業,如何進行取捨?2011年,安溪縣實現了石材行業全面退出。經過一番“騰籠換鳥”,包括弘橋智谷電商産業園在內的電子商務、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信息技術産業迅速崛起。

  如今的安溪縣,高耗能、高污染、高剩餘走了,高科技、高品質、高競爭力來了。“現在,環境非常好。”林振輝看著對面翠綠的鐵峰山,欣慰地説。

  三明市

  深化林改點綠成金

  盛夏,福建省三明市沙縣高橋鎮上裏村一派火熱。“現在正是毛竹生長的季節。冬天還能收冬筍。”村黨支部書記盧仁銓介紹,今年起,村裏牽頭與省屬官莊國有林場合作,讓林場包攬種樹管護事宜,林農和村集體可以輕鬆分紅。

  2002年以來,福建探索集體林權制度改革,讓林權逐步明晰到戶,實現“山定權、樹定根、人定心”。“分山到戶、均林到人”,讓林業生産力得到解放,但也帶來新問題:林農普遍缺乏專業管理能力、資金投入不足,單家獨戶的經營模式,其弊端逐漸顯現。

  針對痛點,一場林地“三權分置”改革由此展開——林地所有權還屬於村集體,把原先的“承包經營權”進行分離,承包權還屬於農民,分離出來的經營權可以流轉。

  消除了林農的後顧之憂,被稱為“新林農”的家庭林場、林業專業合作社、林業公司等一大批新型林業經營主體如雨後春筍般涌現。據統計,目前沙縣已有“新林農”380家,經營面積86.86萬畝,覆蓋面達63.8%。

  點綠成金的林改創新實踐,並不局限于沙縣。在引金融活水、活綠色經濟等方面,三明市還有妙招。

  自家的20畝毛竹山,曾是三明市梅列區洋溪鎮飽飯坑村村民鄧招娣的“心病”。以前,由於沒有抵押物,她很難從銀行貸款。守著綠水青山,村裏的産業不溫不火。

  2016年9月,針對林農“融資難、擔保難、貸款貴”,三明市推出普惠小林農的金融改革産品“福林貸”,飽飯坑村成為試點村。當月,鄧招娣就將家中的毛竹山抵押,獲得了10萬元貸款。截至目前,“福林貸”實際放貸12.2億元,惠及林戶11307戶。

  以綠色金融創新為切入點,三明市從林地養護,到林下作物種植,再到林産品深加工,探索出鏈條齊整、活力迸發的綠色産業發展之路。目前,三明市引進和培育了一批林業産業龍頭企業,培育涉林中國名牌産品和馳名商標10個、省級品牌86個。同時,三明市積極拓展培育林業文化、林區旅遊、林品電商等外延産業,建設了一批林業創意文化旅遊産業園,培育了134戶“森林人家”,佔福建全省的1/3。

  南平市

  生態銀行盤活資源

  最近,福建省南平市順昌縣水南村林業大戶曹光華的手中多了一張特殊的存摺——將自家616畝林地存入“森林生態銀行”,經過評估,249萬元貸款由“森林生態銀行”提供擔保。

  點綠成金的關鍵,正是南平市創新實施的“生態銀行”機制。順昌縣林業局局長賴穎生介紹,所謂“森林生態銀行”,就是由順昌縣依託國有林場,以託管、贖買、租賃、合作經營、抵押擔保等方式集聚碎片化的森林資源,並通過專業隊伍對林子科學管護,從而進一步提升森林生態承載能力和林業資源價值。“整合優化,結合發展綠色産業和新業態新模式,讓資源成為生産力,‘資源變資産’的路子越走越寬。”

  2018年12月試點至今,順昌縣“森林生態銀行”綜合效益初步顯現。“沒想到,原本還要好多年後才有收益的林子,現在就有收入。”林農夏六華,是“銀行”的第一位客戶。她將自家9畝杉木幼林“存入”,如今每月她都可領到310元的預期收益。託管期滿後,根據山場林木價值,還能再拿到除預付收益成本外的六成純收入。截至目前,“森林生態銀行”已存入林木林地面積8.2萬畝,辦理林權抵押貸款2.2億元。

  順昌對“森林生態銀行”的探索,只是南平市著力盤活綠色資源的一個縮影。

  作為南平市“生態銀行”試點區域之一,武夷山市五夫鎮五夫村曾經的一片數百畝爛泥冷水田,如今變為集白蓮種植、田螺養殖和休閒觀光于一體的農旅型“生態銀行”項目。“由村委會將該片600多畝農田的承包經營權,流轉給項目公司,公司對農田基礎設施進行改造提升,並引進武夷山市農業龍頭企業入駐,成立合作社開發建設,項目總投資6000萬元。”武夷山市生態銀行辦副主任王欽明説。

  以“生態銀行”試點為契機,五夫鎮釋放資源優勢,整合了一批優秀的“文化+旅遊”“農業+旅遊”項目,實現生産、生活、生態同步發展。2018年,五夫鎮接待遊客量達到80多萬人次,同比增長150%;旅遊總收入7000萬元,同比增長30%;農業總收入3.765億元,同比增長4.6%。(記者 顏珂 林小溪 鐘自煒)

分享到:
  • 聯盟單位中國生態文明網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保護聯盟
  • 聯盟單位國際野生物貿易研究組織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