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好嘉興一泓碧水

2019-09-06 09:16:24  來源:中國環境報  責編:陳晨

  “湖光水色看不盡,煙雨樓臺恰多情。”乾隆題詩作賦,文人墨客爭相踏訪,這就是浙江嘉興,石橋垂柳,白墻飛檐,因水而興。嘉興東臨大海,南倚錢塘江,北負太湖,西接天目之水,京杭大運河縱貫境內,扼太湖南走廊之咽喉,“六田一水三分地”,水鄉特色濃郁。

  水是嘉興的寶貴財富,也是嘉興環境治理的重點。為貫徹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精神和總書記在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落實《長江保護修復攻堅戰行動計劃》,創新科研組織實施機制,促進科學研究與行政管理深度融合,根據生態環境部《關於開展長江生態環境保護修復駐點跟蹤研究工作的通知》,長江生態環境保護修復駐點跟蹤研究工作組進駐嘉興,與地方積極配合,支撐長江生態環境保護修復的科學決策與精準施策,助力嘉興生態環境品質改善。

  立足市情 為打好長江保護修復攻堅戰夯實基礎

  水嘉方能百業興。駐點跟蹤研究工作組深入一線開展調研和座談,深入了解嘉興打好長江保護修復攻堅戰的實際需求,量體裁衣。

  嘉興河湖密布,水系發達,河道總長1.38萬公里,轄區內河網每平方公里的河道長度達3.5公里,水環境問題情況複雜,治理任務緊迫。

  “要加快打造高能級生態‘綠心’。”嘉興市委書記張兵在談到全面融入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時表示,嘉興將充分發揮300萬畝良田、120萬畝濕地、50萬畝水面、水網縱橫等資源稟賦優勢,傾力打造長三角生態“綠心”。

  不打無準備之仗。要治理嘉興水環境污染、構建生態安全格局、提升生態功能、實現區域水環境品質根本性改善,需要科學謀劃、系統整理、分期實施。為了使駐點工作與地方治水工作需求緊密結合,同時結合《長江生態環境保護修復駐點跟蹤研究工作方案》的要求,駐點跟蹤研究工作組多次對接地方相關部門,充分了解地方情況。

  問題在水裏,根子在岸上。嘉興針對不同類型污染,下大力氣開展防治工作。

  一是加強工業污染防治。以實施排污許可證管理為核心,整治重污染行業;以工業集聚區“污水零直排區”建設為抓手,集中治理工業集聚區水污染;以推進水污染仍較突出的區域、行業和企業整治,促進工業轉型升級。

  二是加強城鎮污染治理。加快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與改造,加強污泥處理處置,大力推進城市海綿工程建設。嘉興聯合污水處理廠完成一級A提標改造、嘉興城東再生水廠一期工程建成運行、嘉善大成污水處理廠擴建工程土建基本完成,嘉興污水處理能力不斷提升。

  三是推進農業農村污染防治。以“轉型提質”為核心,推動生豬養殖業轉型升級,加快養殖方式綠色變革。針對農業面源污染,持續推進化肥農藥減量增效行動,大力推廣測土配方技術,年均減少化肥使用量約3114噸,減少農藥使用量約90噸,農藥包裝物每年回收600多噸。在主要河道建設農田氮磷生態攔截溝渠示範點。

  四是加強船舶港口污染控制。內河運輸船舶安裝生活污水收集存儲裝置,補齊船舶生活污水治理短板,落實港口船舶污染物上岸工作,加快推進港口和船舶污染物接收、轉運及處置設施建設方案。

  經過近年來的努力,2018年嘉興全市12個國考監測斷面全部達考核目標要求,73個市控以上地表水監測斷面中Ⅱ類1個、Ⅲ類29個、Ⅳ類41個、Ⅴ類兩個,Ⅲ類數量顯著增加,8處飲用水水源地水質均達到《地表水環境品質標準》Ⅲ類水質標準。

  成績固然可喜,但也有一些長期困擾嘉興市委市政府的問題仍需亟待解決。隨著嘉興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和城鎮化水準的不斷提高,多源性、複合型水污染問題越發凸顯,伴隨嘉興水環境品質目標的進一步提高,水污染治理難度進一步加大,攻堅克難時不我待。

  “生態環境是嘉興高品質發展必須補齊的一塊短板。”在嘉興市第八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代市長毛宏芳表示。

  嘉興市治水辦主任施曉松説,目前嘉興市水污染治理走到了一個瓶頸期,同時在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過程中,水質的提升是地方政府面臨的最大難題。

  實際上,對嘉興水環境狀況爛熟於心的駐點跟蹤研究工作組並不是“新面孔”,而是嘉興的“老熟人”。在工作組正式掛牌前,作為水專項嘉興項目組,這支由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牽頭、由浙江大學、同濟大學、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等17家單位組成的專家團隊已經在嘉興市開展了為期一年多的水專項工作。

  據了解,嘉興市域水系總體上屬於長江水系太湖流域,嘉興水環境問題的解決能夠為太湖流域及全國水污染控制與治理提供典型示範,因此作為太湖流域受水區的典型河網型城市代表,嘉興市列入到國家水專項“十三五”的總體設計。

  為充分利用水專項既有的平臺與成果,正在承擔水專項任務的這支團隊直接轉化為駐點跟蹤研究工作組。今年4月10日,工作組正式掛牌。除了設在嘉興市治水辦的辦公室,工作組依託的水專項嘉興項目在嘉興同濟環境學院還設有辦公室和實驗室。

  深入一線 量身定制治理方案

  肩負著“送科技、解難題”的任務,駐點跟蹤研究工作組的步伐不斷加快。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哪有困難,哪就有他們的身影和足跡。

  工作組一次次深入工業企業,調查工業污染源排放特徵、印染和造紙廢水處理利用現狀;他們探訪大街小巷,開展工業污染源—污水管網—污水處理設施綜合調控、內河閘泵聯合調度的水質水量實時優化調控等工作,為河道淤泥疏浚、淤泥高效減量化和資源化、海綿城市建設工程運行管理等工作出謀劃策;他們走進污水處理廠,分析城鎮生活與工業混合污水處理現狀,為污水穩定達標提供科技支撐。

  涉淺水者得魚蝦,涉深水者得蛟龍。駐點跟蹤研究工作組全面調查嘉興水環境治理的深層次問題和水網城市水環境特點,科學分析嘉興水環境保護形勢。紮實的調查研究、細緻的整合分析為駐點跟蹤研究工作順利開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圍繞嘉興市“水十條”目標考核要求,在駐點跟蹤研究伊始,工作組就制定了駐點跟蹤研究實施方案,緊密圍繞《長江保護修復攻堅戰行動計劃》的科學決策和精準施策需要,以嘉興市域水環境品質改善為目標,推動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科技重大專項“嘉興市水污染協調控制與水源地品質改善”項目成果轉化應用,以解決突出水環境生態問題為主線,以專家團隊駐點跟蹤研究為抓手,形成“邊研究、邊産出、邊應用、邊反饋、邊完善”的工作模式。

  謀定而後動。駐點跟蹤研究工作組設立例會制度和現場值班制度,每月召開一次會議推進工作,同時應嘉興相關部門需求隨時召開相關會議。為了使新技術能有效地轉化為生産力,工作組還定期召開成果推介會,將技術研究、産品開發和實際應用建設有機結合。

  “駐點工作專家現場辦公是一個非常好的機制,政府和專家可以隨時溝通,解決問題。”治水辦主任施曉松表示。

  底數清才能方向明。根據駐點跟蹤研究實施方案,工作組的主要任務之一就是源清單的編制。工作組綜合嘉興水專項正在開展的水質、水生態、重點污染源等方面的調查工作,同時結合國家正在實施的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工作,對嘉興市水生態環境現狀、重點污染源排放現狀開展全面調查,編制嘉興市水環境重點污染源排放清單。

  在摸清實情之外,駐點跟蹤研究工作組還承擔著制定嘉興市水環境品質綜合調控方案、水環境重點污染源控制與治理削減方案、重要水體保護與修復及水質提升方案和建立水生態環境風險監控預警平臺等任務,這四項工作也與水專項既有的平臺與成果有機銜接。

  據了解,駐點跟蹤研究工作組掛牌前所進行的水專項“嘉興市水污染協調控制與水源地品質改善”項目以嘉興市整個行政區為研究單元,緊緊圍繞嘉興市“水十條”目標考核要求,針對影響嘉興水質的突出矛盾,在對其水環境問題調查、診斷基礎上,從綜合調控、深度削減、生態修復和運維監管四個方面,研發相應的關鍵技術、成套技術及設備,構建分散式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運維和區域水環境品質監管平臺,編制指南、規程和方案。

  綜合調控方面,從問題出發,分析不同情景下社會經濟、水土資源利用、水污染防治和水生態修復等驅動因子對嘉興市水環境品質的影響,提出對應的解決方案和優化措施,利用智慧物聯網技術實現動態管理,為嘉興市水環境品質總體改善提供支撐。

  深度削減方面,針對嘉興造紙、印染等特定污染源,以污染源排放全過程問題診斷為基礎,通過開展廢水深度處理回用和混合污水處理廠現狀調查及問題診斷,溯源分析特徵污染物,形成一批可以複製、可以推廣的污染防治成套方案,達到區域點源污染排放有效削減的目標。

  生態修復方面,圍繞區域內清水産流少,客水水質不佳,北部湖蕩污染底泥淤積嚴重,污染底泥疏浚工程量與現狀處理處置能力差距大等問題,在源頭減排、過程監管基礎上,通過構建區域健康的生態安全格局來實現對嘉興市面源污染、內源污染防治,提升區域水環境品質。

  運維監管方面,結合污水收集處理難點,通過物聯網技術,形成網廠協同調控,提高污水廠進水穩定性,並利用大數據,集成污染源監控、水環境品質監控、水環境品質預測預警、考核評估一體化,構建嘉興市水環境品質綜合監管系統,建立嘉興市水環境品質綜合監管平臺,對工業與生活污染及降雨徑流的收集處理與調控過程進行監控預警。

  在嘉興駐點跟蹤研究實施方案討論會上,國家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科技重大專項管理辦公室有關人員表示,目前國家水辦正在組織梳理水專項已經取得的成果,這些成果有望通過駐點培訓工作統一調度,促進科研成果的轉化落地。

  智慧管理 支撐科學決策和精準施策

  時間緊,任務重,嘉興駐點跟蹤研究工作組以“坐不住”的責任感不斷推動駐點研究和技術指導,駐點工作亮點頻出,給地方帶來實實在在的幫助。

  監測數據的品質是環保工作的生命線。為準確反映嘉興全市地表水品質狀況及其變化趨勢,工作組在收集整理嘉興市斷面相關資料的基礎上,提出對主要地表水監測市控斷面進行統一規劃和調整的方案,並將就方案內容與縣(市、區)專項工作小組展開詳細對接,進一步優化完善嘉興地表水環境品質監測網格,預計將於今年10月對優化調整後斷面和原斷面開展為期3個月的並行監測。

  數據點多面廣,如何有效利用成為擺在地方面前的一道難題。駐點跟蹤研究工作組緊緊圍繞水環境品質改善,構建了基於嘉興市智慧環保項目、集嘉興市水環境品質綜合調控平臺的綜合監管系統、工業污染源—污水管網—污水處理廠聯合調度系統、降雨徑流—排水管網—城市內河閘泵聯合調度系統、嘉興市水環境監控網絡系統等為一體的嘉興市水環境品質綜合調控平臺,用大數據讓地方水環境管理更“智慧”。

  印染行業是嘉興第一大工業廢水排放行業,是《長江保護修復攻堅戰行動計劃》要求強化達標排放的行業,也是駐點跟蹤研究工作組重點攻堅的行業。

  據統計,浙江省印染布總量佔全國的50%以上,而嘉興是浙江省印染産業主要集聚地之一。根據2015年環統數據,嘉興市紡織印染企業216家,主要由棉、化纖紡織及印染精加工和毛染整、絲印染精加工三部分組成,年廢水排放量7719.4萬噸,佔嘉興市所有工業廢水排放量的47.8%,位列第一。

  因此,駐點跟蹤研究工作組緊盯特徵污染物銻的控制和穩定達標技術,尋求經濟、高效、穩定的技術手段,通過開展廢水深度處理回用和混合污水處理廠現狀調查及問題診斷,溯源分析,進行銻分級控制的關鍵技術研發,有效削減區域點源污染排放,為嘉興重點污染源控制與治理提供技術支撐。

  提到嘉興,就不得不提南湖。南湖至今仍然流傳著呂洞賓挑土填島,蘇小小擇居而隱,伍子胥操練水軍的佳話,除此之外,南湖更是“紅船精神”的發源地,是共産黨人的精神家園。

  然而,南湖地區水網密布,人口密度大,南湖水質提升也成為地方政府高度重視的問題。為了更好地幫助地方政府精準施策,治理好南湖,駐點跟蹤研究工作組在以南湖為中心的中部河網設置52個採樣點及8個水文監測點,開展水質、水文及沉積物調查;聚焦南湖,設置採樣點60個,開展水文—水質—水量—沉積物—浮游植物—浮游動物—底棲生物調查。

  目前,駐點跟蹤研究工作組已經基本完成了南湖的水下地形、水深分佈、水文水動力及水質水生態調查,初步得出南湖換水週期、水質、水生態特徵,在此基礎上有針對性地提出“清水+擴容”的近期目標和“水清、岸綠、景美,水質全面提升”的遠期目標,並建議採用“清水廊道構建、河口強化凈化及湖體生境改善”的措施,全面提升南湖水質。這個方案目前基本完成了初稿,正在與有關部門和有關規劃方案進行對接及進一步修改完善。

  駐點跟蹤研究工作組以地方實際為切入點,切實為地方政府消除“心頭之患”,也為百姓帶來了看得見的獲得感。

  “這次水真的乾淨了,刀魚又開始來了。”嘉北街道南陶浜村的張先生看著久違的刀魚説。

  春潮迷霧出刀魚。刀魚通體銀白,形狀頗似尖刀,是“長江三鮮”之一,對水質要求高。“已經有三十幾年沒在嘉興見過了,刀魚回來了,説明嘉興的水在變好了。”張先生説。

  根據駐點跟蹤研究工作組相關負責人介紹,下一步,工作組將重點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是按照長江中心的總體部署,完成任務書的簽訂。

  二是系統梳理調研成果,解析嘉興水環境現狀與問題,提出嘉興市水環境系統治理的綜合方案。

  三是積極與地方溝通對接,急地方之所急,攻克經濟發展中影響環境品質改善的瓶頸技術,並通過示範工程應用予以推廣,同時積極探討水環境智慧化監管和量化考核機制,形成嘉興治水模式。(作者 李玲玉)

分享到:
  • 聯盟單位中國生態文明網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保護聯盟
  • 聯盟單位國際野生物貿易研究組織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