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意引人駐足 未來令人神往

2019-09-27 10:11:21  來源:中國環境報  責編:陳晨

  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敖漢旗的兩張照片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左邊那張是1995年的一片荒漠,右邊那張是如今的滿目蒼翠。一張張照片,一行行文字,在“偉大歷程 輝煌成就——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大型成就展”上。

  跨度:治污攻堅 腳步越走越實

  老照片上,兩個年輕工人正在回收廢氣,製成次氯酸鈉。這是江蘇省無錫市一家電化廠結合環境保護工作要求,開展綜合利用的場景。

  地區、行業、企業環境意識樹立起來的過程,也是污染防治工作力度不斷加大的過程。

  “1991年,國務院召開治淮治太會議。”展板上的一行文字將人們帶入重點流域污染治理的回憶。1996年,“33211”工程啟動,重點城市、流域、區域、海域環境綜合整治的大幕拉開。

  隨著污染治理走向深入,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計劃實施,“大氣十條”“水十條”“土十條”相繼印發,黨中央、國務院向污染宣戰,信念堅定。

  從2013年到2018年,首批執行新環境空氣品質標準的74個城市PM2.5年均濃度從72微克/立方米下降到42微克/立方米。

  “以前一看空氣指數差,都不想出門遛狗。”北京白領王佳邊參觀邊説,“現在藍天白雲,天天遛狗,已經很久沒看過指數了。”

  治污攻堅腳步越走越實的背後,是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戰略地位不斷提升。

  1973年,第一次全國環境保護會議召開。十年後,環境保護成為基本國策。如今,生態文明建設被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五位一體”總體佈局。

  每段文字,每張照片,都講述著同一件事: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駛入快車道。

  力度:密集立法 制度不斷完善

  1978年是改革開放之年,也是環境保護寫入憲法之年。

  “我記得很清楚,憲法裏寫的是‘國家保護環境和自然資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在展覽中再次看到這句話,觀眾高老師心情激動。

  此後,我國環境保護工作逐步走上法治化軌道。泛黃的1983版《海洋環境保護法》文本靜靜地在櫥窗裏,不遠處就是一年後頒布的《水污染防治法》。進入新時代,我國制定和修改了環境保護法、環境保護稅法以及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法和核安全法等法律,立法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嚴密法治需要有力制度加以落實。

  “這一身制服,這挎鬥摩托,多拉風。”大學生小吳拿出手機,拍下了環境監理員整裝夜查的照片。講解員介紹,1986年在安徽省馬鞍山市試點的環境監理制度,如今已經發展成為環境監察執法制度。事實上,我們耳熟能詳的排污收費和環境影響評價等制度都源自上世紀。

  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制度的建立和有效運行更成為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的一把“尚方寶劍”。

  “四捨五入,我也算是參與過環境保護的人。”來自四川的張穎指著統計圖表中推動解決問題一欄説,“我舉報過餐飲油煙問題,很快就解決了,我很滿意。”

  深度:轉變理念 發展提質增效

  在“走向復興”展區,“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大字十分醒目。曾經大建工廠、大搞開發的中國,如今走上綠色發展之路。

  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穩步構建,生態環境驚艷巨變。

  年過九十的葉秀華老人駐足,認真看著塞罕壩荒原變綠洲的對比照片和聯合國環保最高榮譽“地球衛士獎”獎盃。

  1956年,我國首個自然保護區建立。如今,全國已有2750處自然保護區。貨車司機馬師傅根據文字介紹算得,陸域總面積約有87個北京市那麼大。

  農村“顏值”不斷提升,鄉村生態振興未來可期。

  “一個坑、兩塊磚、三尺墻”的茅坑被衛生廁所取代,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覆蓋全國84%的行政村,照片中全國首家農家樂“徐家大院”則開啟了鄉村休閒旅遊蓬勃發展的歷程。

  産業轉型升級,經濟發展效率提高。

  廢線路板綠色處理生産線的現場照,是循環經濟快速發展的生動寫照。

  2018年,中國成功量産世界最薄觸控玻璃。僅一張紙厚的玻璃,卻能承受相當於將時速150公里的轎車撞停的衝擊力。綠色低碳新興産業勢頭強勁,令不少參觀者嘖嘖稱讚。

  “跟隨展覽走過‘時光隧道’,我更珍惜來之不易的清新空氣、潔凈飲水,對實現天藍、地綠、水清的愜意生活也更有信心。”參觀結束後,來自廣東的小夥子陸書豪感嘆道。(作者 李玲玉)

分享到:
  • 聯盟單位中國生態文明網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保護聯盟
  • 聯盟單位國際野生物貿易研究組織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