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療法”迎鷗鷺回歸

2019-10-09 17:31:46  來源:經濟日報  責編:陳晨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內頁-文章圖片模板

  經濟日報訊:前不久,珠三角的觀鳥愛好者發現了一個絕美的觀鳥新去處:伶仃洋畔的廣東東莞濱海灣新區。在新區交椅灣啟動區,碧荷間、榕樹下、灘塗上,野鴨悠然棲息,白鷺翩躚起舞,海鷗遮天蔽日盤旋于海面捕魚。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近20種鳥類在此棲息。”東莞濱海灣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孫世宏説。

  鳥,是生態的信使。兩年前,這片海岸工業污染嚴重,而今,卻成了鷗鷺成群的鳥類天堂,這樣的“生命奇跡”何以會在有“世界工廠”之稱的東莞被創造出來?

  “我們吸引鳥類的辦法有很多。”漫步于濱海步道上,孫世宏指著參差多態的植物講到:“比如種榕樹,它能夠獨木成林,是白鷺特別喜歡的棲息地。那邊種了大片的玉米,專門給鳥吃,鳥兒很聰明,紛紛把家遷過來。這片番薯地則用來吸引鷹類,因為番薯會引來老鼠,老鼠引來蛇,蛇又引來很多鷹,形成了一條完整的食物鏈”。

  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特色發展平臺之一的東莞濱海灣新區,擁有40多公里長的濱海岸線,茅洲河、磨碟河、太平水道等河網水系在此入海,周邊製造業發達,數十年間積累的嚴重污染成了阻礙可持續發展的“頑疾”。去年以來,新區積極探索以“生態療法”治理海岸帶污染,著力修復海岸生態系統,建設濱海生態廊道,打造山海河林田生命共同體,短時間內便顯現了成效。

  “生態療法”的第一步是清理污染物,凈化海水、岸線。正值退潮時漫步海邊,只見海水清潔如鏡,數不清的跳跳魚在灘塗上歡跳,海鳥則盡情地享用著大自然饋贈的這一美食。據介紹,過去這片海上佈滿了垃圾,濁氣沖天,魚鳥根本無法生存。去年以來,新區一方面成立了專門的打撈公司,清走了數千噸沉積下來的垃圾,並不間斷清理潮水帶來的新垃圾;另一方面鋪設了人造沙灘帶,利用沙子的過濾吸附作用,有效凈化沿岸海水水質。

  不僅海水被凈化,海岸邊的垃圾填埋場也被打造成了生態修復區。過去交椅灣附近有一座堆積多年的垃圾山,新區通過垃圾無害化處理、更換土壤、壓實土層、實施復綠等一系列生態改良手段,將其變成了鬱鬱蔥蔥的景觀綠地。

  “生態療法”的第二步是構建生物多樣性保護網絡,打造濱海生態防護屏障。新區在入海的河涌沿岸大面積種植了莞草、蘆葦、美人蕉等親水植物,發揮其促淤保灘、固岸護堤、凈化水質的功能,形成了一道道綠色屏障。“種什麼植物非常有講究。我們一方面優選水鄉本土植物,恢復原有的自然生態;另一方面精選國內外優良品種,探索在鹹淡水交界處種植多種耐鹽鹼、能夠凈化水質和土壤的植物,比如有凈化空氣作用的菖蒲、吸收重金屬污染能力很強的美人蕉,以及在修復生態鏈方面效果突出的紅樹林等。”孫世宏介紹。

  新區還將建立連通山水和城區的三級生態廊道。根據不久前出臺的《東莞濱海灣新區發展總體規劃(2019-2035年)》,新區將從今年起逐步構建三級生態廊道網絡,其中,一級生態廊道以濱海岸帶、太平水道等為載體,依託海岸濕地、海島、優質岸線等自然資源,打造科普教育、觀光體驗、生態環保、休閒遊憩等主題遊徑,培育宜居宜遊的生態海岸帶;二級生態廊道以內部河涌水系、道路綠化帶、城市公園為依託,發揮城市行泄通道、生態隔離、景觀美化等綜合功能;三級生態廊道以城市與社區綠道、街頭綠地等為依託,服務於社區環境綠化和居民日常休閒等需求。(作者 鄭楊)

分享到:
  • 聯盟單位中國生態文明網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保護聯盟
  • 聯盟單位國際野生物貿易研究組織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