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棲霞市:合作社“眾籌”走出集體經濟發展新路子

2019-10-16 17:13:46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責編:陳晨

【原創待審】山東省棲霞市:合作社“眾籌”走出集體經濟發展新路子(要聞)

棲霞發展蘋果産業,“小土地”建成“大産業”

    國際在線生態中國頻道報道:成立煙臺市首家土地股份合作社,完成棲霞市黨支部領辦合作社首次分紅,山東煙臺棲霞市東院頭村巧用“眾籌”方式走出了一條集體經濟發展的新路子。

     棲霞市蛇窩泊鎮東院頭村,共319戶、854人,黨員44名,“兩委”成員5人,耕地2000多畝,果園1900多畝。2013年,村黨支部領辦成立棲霞市首家土地股份制合作社,先後建設5處蘋果示範園、1處苗木基地,引進3家配套企業,村集體經濟由小變大、從無到有,走出一條集體經濟“空殼村”的蝶變之路。2018年村民人均收入達1.3萬元,村集體收入達92萬元。

     強化支部引領,“小農戶”變身“大股東”。

     2012年10月份,村“兩委”經過討論,認為改變本村落後面貌、重塑支部形象、壯大集體經濟,合作社是條好路子。借鑒資本“眾籌”做法,探索成立土地股份制合作社,採用流轉土地、現金兩種入社方式,1元為1股,每畝地折合8000股、8000元,組織140戶果農籌集2200萬股,2013年4月正式成立煙臺格瑞特果品專業合作社。

     發展蘋果産業,“小土地”建成“大産業”。

     把果業作為主攻方向,逐漸做大做強果品産業。2013年建設1處200畝蘋果示範園,採用國內最先進的矮化自根砧高紡錘形苗木品種和寬行密植種植模式,盛果期預計年增加集體收入50萬元;抓住我市推進果品産業更新換代機遇,2013年新建100畝苗木基地,成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引進生物農藥、菌種、菌肥3個配套項目;2015年以來,採取“走出去”戰略,先後在周邊村新建4處蘋果示範園,面積達到3000畝,吸引496戶果農入社,年可增加群眾土地租賃收入500萬元,推動合作社實現“二連跳”。

    富民強村並舉,“小資本”發揮“大潛能”。

     合作社每年經營純利潤,5%作為公積金用於合作社發展壯大,3%作為公益金用於社員培訓、困難救助、公益事業等,剩餘92%全部分給社員和集體(其中集體佔16%股份),最大限度讓利於民;社員將果園交給合作社統一管理,既可每年獲得穩定“分紅”,又可優先到3個企業和示範園打工賺錢,實現“交地不離地、收入有保障”,預計年可增加群眾收入400多萬元。(劉蓉娜)

分享到:
  • 聯盟單位中國生態文明網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保護聯盟
  • 聯盟單位國際野生物貿易研究組織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