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修武 走上綠色種植路

2019-10-21 09:32:18  來源:經濟日報  責編:陳晨

  種糧大戶袁小全是村裏的“明星”,到他地裏參觀學習的人一茬接一茬。“其實,他們關注的不是我,是我田裏的‘苗寶寶’。”

  跟隨袁小全的腳步,美景逐漸在眼前顯現:無盡的稻田碧波盪漾,24米一壟的條田整齊劃一,數千隻白鷺時而在稻田上空舒展身姿飛翔,時而鑽進稻田中穿梭捕食,好一幅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態農耕畫卷。

  五里源曾經叫“五里泉”,周邊有很多泉眼。上世紀70年代後期,泉眼逐漸消失,村民不得不改種小麥、玉米,稻田消失了,但村民們記憶中“小橋流水稻花香”的場景成為一種難以抹去的情結。

  去年,隨著大沙河整治,成噸的淤泥被沖刷,乾涸已久的大沙河重獲生機。瞅準時機,袁小全大膽種植了600畝優質富硒水稻。2018年底,他成功拿到了國家權威部門出具的第三方檢測報告,報告顯示該地土壤、大氣、灌溉水等25項檢測全部合格,産出的稻米無毒素、無農藥殘留、無重金屬物,符合國家綠色健康食品標準。其中,抗氧化劑硒元素含量高達27微克,是名副其實的“富硒”稻米。

  在袁小全的精心培育下,去年的富硒水稻畝産達1200斤至1300斤,一季稻的收入抵得上兩季玉米的收入。今年,袁小全擴大了種植規模,由600畝擴大到1000畝。

  “規模擴大了,品質一點也不能含糊。”袁小全説,在水稻種植過程中利用微生物發酵的傳統有機肥和光碳核肥做水稻主要肥料,在平整土地時撒入有益菌種,不僅抑制有害菌群,還能遏制雜草生長;後期再鴨稻混養,達到疏鬆土壤、渾水肥田的效果。

  “下一步,我們要利用技術優勢和生態優勢,大力發展富硒玉米、富硒大豆等,帶領更多農戶走上綠色種植之路。”袁小全説。(作者 夏先清 岳靜)

分享到:
  • 聯盟單位中國生態文明網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保護聯盟
  • 聯盟單位國際野生物貿易研究組織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