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依靠綠水青山求得“金山銀山”

2019-10-23 08:56:25  來源:中國環境報  責編:陳晨

  地處浙江西部、錢塘江源頭的衢州市,是全國九個生態良好地區之一、浙江省的重要生態屏障。

  十多年來,衢州矢志不渝沿著總書記當年指引的方向,深入踐行“兩山”理念,持續實施“八八戰略”,確立建設“活力新衢州、美麗大花園”目標,著力推進産業生態化、生態産業化,在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中實現高品質發展,走出了一條具有衢州特色的“兩山”實踐之路。

  一以貫之

  深入踐行“兩山”理念

  走進衢州開化縣,這裡有望不盡的綿延青山,流不絕的碧波清水,森林覆蓋率達80.7%,出境水常年保持在Ⅰ~Ⅱ類水質;這裡是名副其實的“中國天然氧吧”,PM2.5濃度均值為26微克/立方米,縣域負氧離子含量年平均值在3770個左右。

  從1997年率先提出“生態立縣”戰略,到2003年全國第一個實施《生態縣建設總體規劃》;從2013年提出建設國家公園、打造“生態立縣”發展戰略升級版,到實現“國家級生態鄉鎮”的全覆蓋、成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開化的“蝶變”,是開化生態文明建設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任接著一任幹的生動體現,也是衢州一以貫之推進“兩山”實踐的縮影。

  這些年來,衢州久久為功,深入踐行“兩山”理念,一手抓生態保護,一手抓轉型升級,努力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把生態資本轉化為發展資本。

  如今,衢州正以大花園建設為統領,以“兩山”實踐創新基地、綠色金改試驗區為支撐,突出城鄉融合、市域一體,推進生態保護、産業創新、改革賦能,全力建設全域大花園,努力為美麗浙江、美麗中國多做貢獻。

  保護生態

  夯實“兩山”實踐綠色本底

  在衢州江山市耕讀村,綠樹掩映,水果挂滿枝頭,遊客穿梭其中。以前,耕讀村人稱“水泥村”,因為水泥廠多,工藝水準又低,村裏的煙囪日夜濃煙滾滾,自家種的菜葉子上總有一層灰,怎麼也洗不掉。水泥廠被整頓關停後,村裏的植物仿佛也洗去了“灰”,吸引遊客年均10余萬人,從賣水泥開始轉向賣風景了。

  和江山耕讀村經歷類似,常山三衢山腳下的灰埠鎮路裏坑村也曾是遠近聞名的“石灰村”,在當地人的印象中,路裏坑村是灰濛濛的一片,聽得最多的是開礦爆破聲。為了綠水青山,常山決定放棄有上百年曆史的“一黑一白”——石煤、石灰産業,關停89孔石灰立窯、170條鈣加工生産線,廢棄礦山變身“三衢石林”,成功創建國家4A級景區。

  耕讀村關停水泥廠,裏坑村關停石灰立窯,其實生態一直以來都是衢州最大的優勢和區域核心競爭力。衢州始終堅持夯實生態本底,把提升生態環境品質作為推進“兩山”實踐的重要基礎。

  2003年,衢州就拉開了生態市建設的大幕,重點構建全國同類地區最先進的生態空間格局、最完善的生態保護網絡、最嚴格的環境保護制度,對環保、能耗不達標的項目一律拒之門外,“十二五”以來否決不符合産業導向和環保政策的項目400多個,總投資200多億元。近幾年,衢州在全省率先實現全市域消除劣Ⅴ類水質斷面、消除黑河臭河垃圾河、禁止河道採砂、生豬和水産生態環保養殖“四個全市域”。

  如今,這個城市的森林覆蓋率常年保持在71.5%以上,先後榮膺國家森林城市、國家級生態示範區、全國首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全省首個“兩山”實踐示範區等稱號。保護青山綠水,衢州實至名歸。

  産業創新

  為“兩山”轉化打開通道

  就在前不久,衢江區正式入選省級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試點,並獲得2019年—2022年試點資金8000萬元。這樣的試點區,全省只有10個。

  為何選擇衢江區作為試點?衢江區曾連續獲得“五水共治”大禹鼎,在生態環境治理方面成效顯著,烏溪江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水質已連續兩年達到Ⅰ類水質標準。

  其實,早在2018年,衢州的錢塘江源頭區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就成功入選全國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試點,成為浙江省首個取得該項試點資格的項目,將獲得中央財政至少10億元專項補助支持。試點方案堅持“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人工治理為輔”的方針,努力探索出一條既促進經濟發展、又確保生態環境安全的保護修複路徑。

  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體,無疑會讓市民生活的環境變得更美好。而杭衢高鐵等現代綜合交通體系,使衢州成為重要的高鐵樞紐城市。以高鐵小鎮、教育小鎮等“北斗七星小鎮”為核心,以一批幸福産業標杆性項目為龍頭,帶動了大健康産業的發展。目前,衢州已成功舉辦中國滑水巡迴大獎賽等重大賽事,柯城大蔭山入選國家首批體育特色小鎮。

  如今,衢州正著力推進核心圈層、高鐵新城、南孔古城“三城記”建設,有力提升了城市功能和品位。同時,把鄉村大花園作為鄉村振興和“兩山”理念落地的重要載體,通過農房體系建設和農村風貌提升,鄉村“沉睡的資源”被喚醒,轉化為發展的資本。2018年,全市累計接待遊客7454萬人次,旅遊總收入532億元。

  改革賦能

  為“兩山”實踐提供不竭動力

  針對全市産業結構偏重,重化工業佔比接近70%左右的現狀,衢州大力實施騰籠換鳥,開展污染企業整治、落後産能淘汰、僵屍企業出清三大攻堅戰,累計關停高能耗高污染低産出企業600多家,淘汰落後生産線1000多條。同時,大力發展綠色循環低碳經濟,推進園區循環化改造,成功入選首批國家資源循環利用基地創建名單。

  通過一系列的整治轉型舉措,全市累計盤活各類存量用地1.58萬畝,騰出用能空間100萬噸標煤以上,轉型升級實現從量變到質變,2018年衢州十大傳統製造業增加值增速居全省第一,豐富了“綠色GDP”的內涵。

  自從2017年成功獲批國家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衢州便建立了綠色標準評價體系和要素優先保障供給機制,積極引導金融資本向傳統産業改造提升傾斜。同時逐步構建由“智慧環保、智慧安監、智慧治水、智慧基層治理”等組成的智慧生態監管體系,實現水氣固廢全領域、交接斷面全流域、重點單位全過程、24小時全天候實時的預警監控。

  此外,衢州市委、市政府專門組建了“兩山”實踐工作專班,實行集中辦公,同時組建了大項目統籌辦、大財政金融辦、大監管服務辦、大建設調度辦等“四大辦”,把“兩山”實踐工作列入對縣(市、區)和部門的綜合考核,有效激發了各地各部門的積極性,確保各項目標任務落到實處。

  通過探索富有特色的“兩山”實踐道路,衢州全市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連續15年超過全省平均增幅,低收入農戶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連續五年保持15%以上。根據省民調中心公佈的測評結果,2018年衢州市全年“五水共治”群眾滿意度居全省首位;生態環境品質公眾滿意度全省第二,比2017年提升兩位。

  如今,衢州人正以“南孔聖地、衢州有禮”為城市品牌,開展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抓好“垃圾革命”“廁所革命”,全面推進城鄉垃圾分類,將“兩山”實踐融入到一點一滴的日常生活中。(作者 鄭菁菁 晏利揚)

分享到:
  • 聯盟單位中國生態文明網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保護聯盟
  • 聯盟單位國際野生物貿易研究組織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