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境報訊:最近,東北虎豹國家公園管理局綏陽局的監測人員在整理遠紅外相機數據時,興奮地發現了這樣的畫面:1隻母虎帶著3隻幼虎,在林間悠閒漫步。這是東北虎豹國家公園體制試點以來,黑龍江省首次在野外拍攝到東北虎家族。
從砍樹到護林,全省的生態環境正在得到逐步恢復。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林區可持續發展之路越走越順。
從治沙到治霾,藍天保衛戰成效顯著。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治沙,到大力淘汰燃煤小鍋爐、禁燒秸稈、治理黃標車等,多措並舉,2018年,黑龍江省大氣優良比達到93.1%。
從重用到重養,保護黑土地,為維護國家糧食安全和生態安全提供堅實保障。2015-2017年,黑土地保護利用試點示範區土壤有機質含量提升3%以上,旱田耕層厚度平均達到30釐米以上。
從“散養”到統管,河湖越來越通暢。作為全國首批全面建立河長制的25個省份之一,各級河長制辦公室加強組織協調和調度督導,各責任部門通力協作,社會各界廣泛參與,河湖治理保護取得明顯成效,水清、河暢、岸綠、景美,全省河湖面貌顯著改善。
近年來,黑龍江省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把生態文明的理念、原則、目標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各方面,著力進行綠色變革,從生態大省向生態強省邁進。
聚焦污染防治 補齊生態環境短板
9月初的富錦市上街基鎮,湛藍的天空點綴著朵朵白雲,幾隻水鳥在江面翩翩起舞,儼然一幅美麗的田園畫卷。
然而以往的上街基鎮並沒有如此美麗,這裡的水污染治理工作任務一直很重,主要難點來自於農村垃圾。實行河長制以後,出現轉機。
4月18日,全省打響河湖“清四亂”專項行動百日攻堅戰,3.5萬名河長、9000位湖長全部行動起來。至今,共發現規模以上河湖“四亂”問題11187個,已銷號10747個,銷號率達96%;規模以下河湖“四亂”問題2221個,已銷號2000個,銷號率達90%;拆除松嫩兩江圍堤1394公里,完成年度任務的90%。
讓水長清,全面實行河湖長制;讓天更藍,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黑龍江省是農業大省,每年秸稈産生量高達1.3億噸,約佔全國秸稈總量的1/8。2018年秋,黑龍江省打響處罰空前嚴厲的秸稈露天禁燒戰役,堅決遏制秸稈露天焚燒行為,有效保衛了“冰爽龍江”的藍天。
2018年11月,黑龍江省政府印發《黑龍江省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提出49條措施,聚焦大氣污染防治突出問題,著力優化産業結構、能源結構、運輸結構、用地結構,強化區域聯防聯控和重污染天氣應對。
經過不懈努力,2018年全省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同比減少85天,降幅達78%。2018年9月至2019年5月重點時段,全省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率為92.7%,同比提高5.2個百分點,PM2.5、PM10年均濃度同比分別降低19.7%、10%。
構建生態經濟體系 林業實現可持續發展
以大小興安嶺、完達山、張廣才嶺為主的黑龍江省國有林區,是我國東北、華北的重要生態屏障,對維護區域生態平衡和東北大糧倉安全具有重要意義。全面停伐後,隨著“天保工程”的實施,黑龍江省林區的生態環境正在得到逐步恢復。
據黑龍江省生態環境廳負責人介紹,目前全省正在進行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工作,初步劃定生態保護紅線面積為14.3萬平方公里,將保護全省森林、河湖、濕地、草原等重要生態系統。去年,全省完成造林綠化面積117萬畝;落實國家生態補償機制,完成退耕還濕5.19萬畝、新開墾林地退耕還林10萬畝;完成大小興安嶺和長白山林區營造林任務34萬畝、森林撫育51萬畝。
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已經成為廣大林區人的共識。
沾河重點國有林管理局施業區地處小興安嶺北麓,這裡建設了以寒蔥為主的大型山野菜加工車間和冷庫,嘗試氮氣保鮮儲存新技術,旨在打造寒蔥生産加工基地,有序推進寒蔥産業發展。同時,附帶加工其他山野菜及韓式泡菜,使純天然綠色食品多元化發展。針對林區4100公頃的紅松母樹林,該局還建立松子精深加工廠,最大限度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和發展優勢。
60多歲的綏棱林業局老股流林場職工郭祥養了近百隻雞,還有家兔、豬,年收入不菲。他所在林場在職工中全面推進生態養殖,延伸綠色産業鏈條,使養殖生産向綠色、高效、優質轉變。
去年10月,黑龍江伊春森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正式掛牌成立,標誌著伊春市50多年的“政企合一”體制破冰,國有林區改革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果。
黑龍江省自然資源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馬建路介紹説,圍繞資源保護,黑龍江省政府出臺了《加強節約集約用地工作的意見》,為經濟發展、生態建設提供空間支撐。圍繞高品質發展,保障用地需求,第一時間出臺《關於切實加強全省百大項目用地服務的意見》,完成保障百大項目用地325個。
開發全域全季生態旅遊 打造“新字號”重點支柱産業
轉型生態經濟打造“金山銀山”:生態就是資源,生態就是生産力。生態環境好了,土地上就會長出“金元寶”,田園風光就能成為“聚寶盆”。
經營農家樂、開辦家庭旅館、開展特色養殖種植,林區轉型帶來的不僅是多种經濟的繁榮,還有美麗無污染的生態環境。一種新型産業形態——森林康養産業也隨之蓬勃興起,林區良性循環的生態環境體系和經濟社會發展體系也日益顯現。
據統計,2018年全省全年接待國內外遊客1.84億人次,增長12%,實現旅遊收入2253億元,增長18%。
目前,黑龍江省已啟動與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合作編制《黑龍江省全域旅遊發展規劃(2019-2030年)》和《黑龍江省冰雪旅遊産業發展規劃(2019-2030年)》項目。按照規劃,黑龍江省將打造涵蓋“夏季涼爽,冬季冰爽”核心景區在內的“一城四線”旅遊框架。黑龍江省已逐步形成冰雪遊、森林遊、濕地遊、邊境遊、避暑遊、火山康養遊等多元生態旅遊項目齊頭並進的格局。
據黑龍江省文化和旅遊廳估算,到2025年全省年接待遊客量將達到5億人次以上,年旅遊總收入達到5800億元以上。通過充分利用森林、濕地、河流等生態遊資源,不斷加大旅遊建設投入,精心打磨特色生態遊品牌,黑龍江旅遊強省的目標正在一步步實現。
如今,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正在龍江大地鋪就,讓自然財富、生態財富源源不斷帶來社會財富、經濟財富正在實現。(作者 李明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