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南州:兩條底線同守 “金州”“綠州”兼得

2020-02-06 09:48:20  來源:中國環境報  責編:陳晨

  陽光之下,興義市萬峰林層巒疊翠,納灰河一灣碧水,山腳下的樓房錯落有致,油菜花競相開放,儼然一幅絕美的田園風光圖。

  “走過了這麼多地方,最終發現,哪都比不上自己的家鄉。”曾在上海創業的郭濤,現在成了萬峰林景區的直接受益者之一。學習酒店管理專業的他,看著家鄉生態環境越來越好,毅然回到萬峰林,開辦了一家民宿酒店。

  “萬峰林山清水秀,遊客眾多,民宿生意蒸蒸日上。”萬峰林良好的生態環境不光讓郭濤嘗到甜頭,他的民宿還為當地6個貧困戶提供了收入可觀的就業崗位。2019年,萬峰林景區的門票收入達1.6億元,景區發展帶動了民宿、餐飲以及相關文創産品收入達160億元,同時,景區的發展也促進了多種業態的形成。清潔工、服務員等工種,為世代生活於此、靠種地為生的農戶帶來了致富的機會。據了解,在萬峰林景區內的老百姓,年人均收入已達6.8萬元。

  2019年11月13日,在湖北省十堰市公佈了國家第三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萬峰林街道成為貴州省唯一一個入選單位。

  沒有人會相信,如今風光秀麗的萬峰林,也曾經有過植被砍伐過度、石漠化嚴重的頹敗景象。萬峰林的蛻變,是黔西南州強化污染防治,推動綠色轉型升級,實現兩條“底線”一起守、發展和生態雙贏的縮影。

  因擁有豐富的金礦資源,黔西南州被稱為“中國金州”,曾經因為礦山不合理開發,導致生態破壞、污染嚴重。近年來,黔西南州牢記總書記對貴州“守好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的囑託和要求,克難攻堅、持續發力,地區生産總值增速連續三年保持全省第一,生態文明建設考核連續兩年居全省第一,全州環境空氣品質優良天數連續7年保持99%以上,其中有5年達到100%;全州水環境品質連續9年穩定保持100%達標。如今,“金州”亦是“綠州”。

  立行立改“補短板” 鐵腕治污解難題

  中央、省委生態環保督察及“回頭看”,為黔西南州準確地找到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短板。黔西南州將督察反饋問題整改作為鐵腕治污的突破口,一大批長期以來想解決而未解決的“老大難”“硬骨頭”問題得到徹底解決。

  2017年4月,中央第七環境保護督察組進駐貴州省開展工作期間,接到了群眾舉報:黔西南州興仁市金興黃金礦業有限責任公司尾礦庫超標超量堆放廢渣、超標排放污染物、有污染地下水的隱患。針對群眾的舉報,金興公司開始逐一開展整改工作,雖然整改解決了一部分問題,但是更深層的問題也隨之暴露。

  2018年11月14日,中央第五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對貴州省開展“回頭看”,11月29日,生態環境部發佈“回頭看”典型案例通報“貴州黔西南州興仁市敷衍整改,金礦尾礦庫環境隱患突出”。通報指出金興公司存在氰化尾礦庫未依法建設運行、環境風險隱患突出、企業環境管理混亂等三方面的問題,金興公司尾礦庫環境隱患突出問題還被列為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突出問題典型案例和貴州省十大污染源治理工程之一。

  為此,貴州省應急管理廳、省生態環境廳及金興公司先後聯合中華環保聯合會、中國安全生産委員會、貴州大學等省內外的相關專家、專業機構以及科研團隊對所存在的問題進行全方位的梳理和分析,最終,根據生態環境部通報的3個方面的問題,梳理出了11項整改項目,並分為短期、中期、長期3個階段進行整改。

  “我們嚴格按照‘最高的標準、最大的力度、最快的速度、最好的效果’四個方面的目標和要求進行了整改。”黔西南州生態環境局興仁分局局長岑照海説。

  針對尾礦庫露天堆存的300多萬噸含砷氰化物,採用了閉庫封場的方式進行防雨淋、防揚塵治理。“為了防止廢渣中的含砷氰化物滲漏污染地下水,危害人體健康,我們採取了‘包餃子’的方式,在廢渣上鋪上一層土工布,再加蓋一層防滲膜,同時搭上一層排水網,最後覆上土壤並種上青草。”貴州金興黃金礦業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整改小組執行組長龍必宏説,這種生態修復的方式,有效地防止了污染物滲漏,同時起到了防雨淋、防粉塵的作用。

  截至2019年8月13日,共鋪設土工布10.86萬平方米、防滲膜11.03萬平方米、排水網10.86萬平方米,覆土5.42萬平方米,壓實度近1米,總耗時47天。

  在尾礦庫的現場,筆者看到,曾堆放尾礦廢渣的填埋場,如今長滿了青草,場壩的週邊設置了規範的標誌牌和綠化隔離帶。

  “我們根據整改方案,設立了標誌牌,覆土之後,種植了樹木,並播撒了草種,同時在道路兩側約兩米寬的綠化帶內補充種植灌木及播撒草種。”龍必宏説。

  自整改以來,在尾礦庫分別設置安裝了60塊標誌牌,覆土2075立方米,平整場地2910平方米,種植樹木735株,播撒草籽2880平方米,綠化帶補充種植灌木及播撒草種293.76平方米,新建安全防護網240米,護土墻380米。

  曾經,離尾礦庫僅有一路之隔的山上有很多民居,整個居民區到尾礦庫的直線距離不足5米,由於沒有任何防護措施,本是生活在小森林裏的居民們,除了每天忍受粉塵和難聞的氣味,還要擔心生活環境有可能危害到自己的健康。

  為此,2018年12月10日,在回龍鎮政府的主導下,距尾礦庫界250米範圍內52戶居民全部完成了搬遷,58棟房屋完成了拆除。“在搬遷區域,我們進行了覆土復綠約19126平方米,並種植藏柏等樹苗6205株,播撒草種531公斤。”龍必宏説。現在,站在尾礦庫外,遠望曾經的居民區,早已長滿了鬱鬱蔥蔥的樹木,一片綠意。

  此外,金興公司還與第三方合作,加強日常在線監測設備檢查維護,規範污水處理站內環境,確保監測工作正常運行,並與監測單位重新簽訂技術監測合同,增加監測頻次和監測因子,還重新修建了1萬立方米的井下涌水事故應急池,使其保持空置預備狀態,隨時發揮應急作用。

  “整改期間,我們對水質每個月會監測兩次,現在每個月也會保證1次的監測頻率。”龍必宏説。整改過後,金興公司委託第三方對污水處理站總排口、周邊飲用水水源點、尾礦庫周邊監測井等開展了29次共計76個點位的水質監測,均未出現超標和異常。

  自2019年5月19日起,金興公司尾礦庫環境隱患突出問題整改工程共投入人力33911人(次)、資金7000余萬元,經過“百日大戰”,最終於2019年8月14日完成通報問題整改工程。同年9月19日,整改工程通過貴州省2019年生態環境十大污染源治理工程、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問題整改及貴州省生態環境廳、貴州省公安廳、貴州省人民檢察院省級掛牌督辦問題3個項目的整改銷號摘號驗收。

  從被生態環境部作為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典型案例通報,到生態環境部西南督察局現場調研給予充分肯定,興仁金興公司比原定時間提前四個半月,用實際行動實現從反面典型到正面典範的“逆襲”。

  萬峰湖是黔西南州興義市“一城三景”主要景區,近年來,隨著農業特色化、工業化、城鎮化加快,萬峰湖網箱養殖氾濫、浮動設施管理無序、污水垃圾污染嚴重,生態環境遭到破壞。

  2017年8月,中央第七環保督察組向貴州省提出了“網箱養殖加重水體富營養化”的反饋意見。

  黔西南州率先採取了“清網行動”“清源行動”“清岸行動”“清違行動”四大行動。經過幾個月的奮戰,截至2018年4月15日,湖面網箱及浮動設施清理工作全面完成,1367戶網箱養殖戶的104.4萬個養殖網箱全部拆除,拆除面積467萬平方米,影響水體水質的最關鍵問題得到根本性解決。

  在全面取締萬峰湖網箱養殖後,黔西南州科學規劃萬峰湖發展,以保護生態環境、保障群眾利益為核心,推動水面養殖轉産上岸,科學制定《百姓富·生態美萬峰湖發展規劃》,積極將萬峰湖退漁還湖綜合整治、養殖戶上岸轉産與農業産

  業結構調整有機結合,積極發展水産養殖、全域旅遊、特色胡蜂、早熟蔬菜、精品水果五大産業,做強生態産業促民增收。漁民上了岸,開起農家樂、種起精品水果,養起特色胡蜂,實現了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多贏。

  與此同時,督察反饋的其他主要問題中,地級、縣級、千人以上飲用水水源突出環境問題全面整治完成,有效保障了全州人民的飲水安全;興仁遠程煤礦等礦山生態治理取得重大成效;興仁登高公司産能指標得以落實;全州環境監測站全部實現標準化建設;全州醫療廢物收運處置實現“全覆蓋”。

  設施建設“強長板” 多點管控消隱患

  在興義市馬嶺河和萬峰湖之間,有一棟吊腳樓建築“藏”在其間,24小時全天候、9項水質指標監測,從馬嶺河峽谷流下的河水,都要接受它的監測,河水的絲毫變化,它都瞭如指掌,它就是黔西南州趙家渡水質自動監測站(以下簡稱黔西南趙家渡水站)。

  2019年9月,在生態環境部評選的首批“最美水站”活動中,黔西南州趙家渡水站被評為全國首批100個“最美水站”之一。

  沿著馬別河下游叢林中蜿蜒伸展的小路走去,不一會兒,一座白墻、灰瓦,充滿布依族、苗族建築特點的吊腳樓建築映入眼簾。外墻上,馬嶺河峽谷、萬峰湖的大幅墻畫點綴著房體,別具特色,房外的步道、長欄,在靜謐的林中儼然成為一道風景線。

  文化建設亦是“最美水站”評選的重要指標。“趙家渡站以‘上接馬嶺河,下通萬峰湖;守青山,護綠水,顯最美黔西南’展示其獨特的文化特色。” 黔西南州環境監測站站長晏祖恩説。

  據悉,黔西南趙家渡水站于2017年12月26日開工建設,2018年6月30日竣工,佔地120平方米。

  在寬敞明亮的站房內,水質監測設備正穩定運行。“趙家渡水站可實現對馬別河的水溫、溶解氧、pH、濁度、電導率、高錳酸鹽指數、氨氮、總磷、總氮共9項水質指標的自動監測。”晏祖恩介紹,趙家渡水站通過對水質的24小時自動監測,能及時掌握馬別河水質狀況,為馬別河流域開展“碧水保衛戰”及水污染防治提供重要的數據支撐。

  由第三方社會機構派駐水站負責運維的工程師宋大成每週都會到站房內觀看運行日誌,進行維護,查看化學試劑的保存情況。“每天定點採集的水樣,通過監測設備的控制單元、預處理單元、採樣器等監測設備每天不間斷地對數據進行分析,以達到實時監測目的。”宋大成説。

  近年來,黔西南州共投入各級資金約4400萬元,新建了趙家渡、坡腳、蔗香南、蔗香北4個國家水質自動監測站,完成三江口、黃泥河、岔河口、壩草和萬峰湖5個國家水質自動監測站改造升級,推動各縣(市)建設13個縣城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自動監測站,興義市在萬峰湖流域建設了7個水質自動監測站。截至目前,黔西南州共建設水質自動監測站29個,佔全省水質自動站總數約1/4。

  2019年,黔西南州納入“水十條”考核的地表水考核斷面水質優良率保持100%,地級和縣城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均達到100%。

  此外,黔西南州已建成18個城市空氣品質自動監測站點;建成建制鎮生活垃圾中轉站23座、農村生活垃圾收集點1456個;城鎮污水處理率達到93.8%;全州垃圾焚燒發電處理規模達到1200噸/日。

  創新機制“築底板” 嚴格監管固防線

  “我負責公司的環保工作,主要負責監測大氣、固體廢物和水的排放情況。”黔西南州興仁工業園區登高公司環保專員張行貴説。

  自張行貴擔任環保專員那日算起,到現在已經有1年了。這個非科班出身的環保專員,如今對環保知識可以説是瞭如指掌。

  “我們每天都要檢查各項環境指標,以及對環保設施進行巡查。”張行貴一邊翻看自己的工作日誌,一邊講述他每天的工作。

  每週,除雙休日之外,張行貴天天都會對環保設備設施進行檢查與巡視,並對相應的環境指標進行實時監控,及時上報情況,並將當天的工作情況製成臺賬,歸類存放。

  為了讓公司的員工們更加了解環境保護的相關知識,每一個季度,張行貴等人都會對員工們進行污染防治的培訓。同時,公司還完善了應急救援機構,成立了現場搶救組、環境監測組、技術保障組等應急處理機構,並定期開展現場應急演練,讓員工們擁有危機處理的能力。

  “直到現在,我們公司還沒有出現過環保事故。”張行貴自豪地説。

  近年來,黔西南州為了進一步壓實企業環保治污主體責任,實現污染物全面達標排放,在十大行業企業建立環保專員制度。

  目前,黔西南州已建立全州火電、煤礦、涉磷、有色金屬等十大行業第一批155家企業環保專員名單,名單還在定期更新中。

  根據《環境保護法》《侵權責任法》等法律法規,黔西南州梳理明確了十大行業每個企業環保專員須依法履行的15條責任。要求企業環保專員必須清楚掌握本企業生態環境各項工作,對企業生態環境管理工作負直接責任。

  環保專員確定以後,企業還應在醒目位置公開環保專員姓名、聯繫方式及責任清單,而環保專員信息公開工作也成了各級環境監察部門日常執法檢查的內容之一。

  除了設立環保專員外,有的企業還專門聘請了專門的環保管家。

  作為一名專業的環保技術人員,李志憶從企業打算進入工業園區那天起,便全程督促入駐企業做好環境保護。“在環境保護方面,我們是專業的,來到企業的目的就是為了幫助企業解決環保問題,讓企業從不擅長的環保事物中脫身,專心致志搞生産。”李志憶説。

  目前,在黔西南州興仁市的工業園區內,很多企業都聘請了自己的環保管家。

  在企業落戶工業園區前,環保管家會為企業提供政策諮詢,並全面履行環境監管責任,對於不符合環保規劃和環保要求的項目,一律拒絕;在企業決定落戶後,環保管家會全程監督企業辦理環保手續;在企業落戶之後,環保管家還會對企業的生産過程進行監管,並進行日常排查,如果企業的生産設施出現任何故障需要維修,環保管家便會第一個出現,避免出現任何風險隱患。

  環保管家的聘用,為企業帶來巨大的安全感。

  曾經,在興仁工業園區內,有企業在運行前,接受了環保管家的檢查,環保管家當即指出了企業可能存在的環保問題,並提出了注意事項;曾經,有企業未對危廢處理車間進行防水防滲處理,環保管家發現之後,立即與企業協商,找到了專業機構處置危廢,並加裝防水防滲設施,保障危廢處理達到環保標準。

  “環保專員和環保管家制度推進了園區環境管理的專業化以及環境監管常態化,全面提升了園區的綠色發展水準,不僅排查解決了企業的眾多環境問題,也從源頭上減少了可能存在的環境隱患。”黔西南州生態環境局興仁分局局長岑照海表示。 (作者 梁雋)

分享到:
  • 聯盟單位中國生態文明網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保護聯盟
  • 聯盟單位國際野生物貿易研究組織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