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治理力度大 綠色發展動力足

2022-01-21 09:56:09  來源:中國環境報  責編:陳晨

  “我們台州臨海醫化園區整改成效明顯,被製作成1分多鐘的專題片在會議上播放。”浙江省台州市生態環境局局長陳昌筍説。

  2021年12月23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領導小組全體會議召開,研究部署推動長江經濟帶高品質發展重點工作。會議現場播放了2021年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警示片,據陳昌筍介紹,台州臨海是其中問題整改的正面典型案例之一。

  截至目前,台州市已歷經系列生態環境保護督察“體檢”。這位長期紮根一線的生態環境局長分享了在督察中如何變壓力為動力,堅定信心、迎頭向前建設美麗台州的感受。

  環境“痛點”變綠色發展起點

  台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督察問題整改。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後,成立警示案例整改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和醫化行業綜合整治、修造船行業整治、流域碼頭及各類堆場整治三個工作專班。

  同時,在“剛性執法”上做文章。過去一年,全市作出行政處罰決定書655件,罰款金額1.1億元,罰款金額排名全省第三,五類案件總數430件,連續5年位居全省第一。

  台州市還圍繞警示案例,全力補齊短板。投入12.37億元,統籌推進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及提標項目14個、危險廢物建設項目10個、垃圾處置項目4個、污染地塊風險管控和修復項目9個、醫化園區地下水污染防治項目11個。

  陳昌筍表示,“我們意識到,與其被督辦,不如主動發現,主動擔當。”台州市舉一反三,自我摸排,組織開展了生態環境風險隱患大排查、環境污染問題排查見底百日攻堅等行動,共出動人員39411人次,排查企業(點位)17090個,同時建立健全環境污染問題發現機制,發現環境問題4149個。

  通過全力推進醫化行業綜合治理,全市87家醫化企業制定4059條“一廠一策”整治措施,完成整改4054條。同時,倒逼了低效用地企業退出,完成醫化園區16家企業整合重組,倒逼58個車間設備拆除、推倒重建,收儲土地353.9畝。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問題曝光點位仙居醫化園區地下水監測井COD平均濃度為44mg/L,較整治前下降93.7%。

  隨著環保治理投入力度加大,綠色發展的動力逐漸顯現,經濟呈現了逆勢上揚。

  數據顯示,自全面整治後,臨海醫化園區2021年全年實現産值217.6億元,同比增長17.9%;仙居醫化園區2021年全年實現産值58.3億元,同比增長7.75%。

  醫化行業實現環境保護和高品質發展雙贏,僅是台州三大專項行動成效縮影之一。

  “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之間絕不是此消彼長的關係,當我們把生態環境的價值考慮進去,台州就站在了綠色發展的新起點上。”陳昌筍補充説,“經過‘陣痛期’,行業空間佈局、企業生産管理和産業結構調整更加合理、規範了,反而給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騰出了新空間。”

  創新機制,打通聯防聯治“堵點”

  在台州,整改已經取得了階段性進展:第一輪督察涉及的16項整改任務、交辦的746件信訪件均已整改到位。第二輪督察涉及的16項問題中,8項問題已完成整改,其餘8項問題整改工作均序時推進;交辦的518件信訪件已辦結501件、銷號496件,累計責令企業整改354家,立案處罰190家,行政拘留10人,刑事拘留27人,累計罰款金額3673.0444萬元。

  問題解決背後是組織領導和制度安排在提供強大保障。

  陳昌筍的辦公桌上疊著厚厚的一摞文件。《台州市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通報警示案例整改推進十大措施細化方案》中“邀請院士專家專業指導、全面發動群眾陽光監督、設立舉報制度人人喊打”等十大“硬核”措施,疏通的是各個環節的“堵點”,開發了全民參與的機制,保障了整治的科學性。

  《台州市市直有關單位生態環境保護責任清單》《關於建立健全環境污染問題發現機制的實施意見》《台州市民主黨派生態環保專項民主監督工作實施方案》等文件,把生態環境部門單打獨鬥的局面逐步轉換成部門聯動、聯防聯治的模式,黨政同責、齊抓共管的良好態勢進一步形成。

  “原來是環保部門一家的工作,現在‘管發展必須管環保,管行業必須管環保,管生産必須管環保’,形成各司其職、各負其責、齊抓共管、運轉高效的工作新格局。”陳昌筍拿著文件一件一件對記者耐心解釋。

  據介紹,台州推進整改過程中以“建章立制”作為重要抓手,進一步健全了問題發現機制、定期調度機制、督查通報機制、會商議事機制、閉環銷號機制、末位約談機制和工作責任機制等,促進長效發展。

  “工業銹帶”變成“生活秀帶”

  在黃岩,椒江流域的永寧江蜿蜒曲折。原先的中興砂場經過整治,與永寧江科創帶接軌,變成了工業4.0標杆園區——台州夢創園。園區通過設計留存了老工業區塊的産業歷史,成了一個複合型的創新空間,百餘家高新技術企業在這裡“安家”,輻射帶動台州的綠色經濟發展。

  在椒江,濱江區域13座碼頭、18家砂石場和28家煤場經整改全部拆除,搖身一變成為公眾打卡公園,“工業銹帶”轉變為“生活秀帶”,被市民稱作濱江“最美一公里”。

  當地群眾對這兩項代表性整改成果頻頻“點讚”。這兩地借著中央生態環保督察整治的東風,真正成為“一江兩岸”的城市核心,見證著台州的綠色經濟發展。

  不僅如此,整個台州的環境品質在持續改善。2021年,台州城市空氣品質狀況AQI優良率(99.2%)和PM2.5平均濃度(23微克/立方米)兩項重要指標的同比改善幅度分別居全省第一和第三,城市空氣品質狀況在全國168個重點城市中暫時排名第十三。全市地表水縣控以上斷面全面消除Ⅴ類及以下水質。

  “現在綠色高品質發展的紅利不僅顯現在經濟層面,也帶動了民生層面的正面反饋。我們生態環境部門工作可以説更有‘志氣’、有‘硬氣’、有‘底氣’,可以放開拳腳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當仁不讓造福台州百姓。”陳昌筍擲地有聲地説。(中國環境報見習記者 薛麗萍)

分享到:
  • 聯盟單位中國生態文明網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保護聯盟
  • 聯盟單位國際野生物貿易研究組織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