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擊劍 > 正文
讓孩子享受重回劍道的快樂——專訪北京市擊劍協會副秘書長王鈺
2020-09-07 14:20:37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王悅陽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王悅陽):隨著國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逐漸好轉,冷清了許久的擊劍館逐步恢復了往日的熱鬧景象,闊別劍道半年多的業餘小劍客們,也終於迎來了久違的擊劍賽事。

  8月22日-24日,2020年北京市擊劍聯賽第一站比賽,在弘赫國際體育中心火熱開賽。疫情過後如何調動孩子們的擊劍熱情?如何滿足孩子們渴望比賽的需求?如何做到防疫與比賽齊抓共管?帶著這些問題,記者專訪了本次比賽的主辦方代表——北京市擊劍運動協會副秘書長,同時也是前中國擊劍隊女子花劍主教練,現艾魯特國際擊劍俱樂部副總經理王鈺。

  多措施並舉 讓孩子享受比賽樂趣

  據王鈺介紹,本次北京市擊劍聯賽共有超1000人報名,除了北京市的業餘劍客外,還吸引了天津、河北、山東、上海、湖北、湖南等地的業餘劍客慕名而來。為了滿足防疫要求,賽事組織方完善了比賽的各個流程,除了測體溫、出示健康寶、頒獎儀式在戶外進行等措施外,本次比賽家長不允許進入比賽場館內,但考慮到參賽運動員年齡較小,出於人性化管理,在8表到決賽的比賽中,允許每名孩子有一位家長進場陪同。

  雖然報名人數有1000多人,但根據賽事安排,每個組別的比賽都是從小組賽一直打到決賽,中間不會出現選手在場館內等待下輪比賽的情況,大大減少了單位時間內場館內的人員數量。

2020年北京市擊劍聯賽第一站 組委會供圖

  為了滿足業餘劍客們多打比賽的需求,本次比賽推出了跨組別參賽、跨俱樂部組隊以及男女同場競技等比賽方案,其中跨組別參賽最受劍客們和家長們的歡迎。

  跨組別參賽通俗點説就是允許“小打大”,低年齡組別的孩子可以報高年齡組別的比賽,“我們這次安排的跨組別參賽,有的U14組別的孩子跨了三個組別,U14、U16和U17+,這樣他就能參加三組比賽,這種安排就是為了讓孩子能多打比賽。”跨組別的設置也是對賽事主辦方的一種考驗,王鈺表示在賽程安排時,要根據報名情況整體考量,把組別安排錯開,讓孩子能安心地參加比賽。

  同時,根據U16和U17+組別參賽人數較少的特殊情況,組委會安排了男女劍客同場競技的賽制。這個賽制乍一聽有些“不公平”,但王鈺説,“有些劍種的比賽男孩不一定能打得過女孩”。

  有了這些賽制上的保障,參賽的孩子們能盡情享受比賽的樂趣,這些闊別劍道半年多的小劍客們也有機會充分展示自己的水準,“從我多年來從事擊劍教學工作的經驗來看,平時訓練練的是意志品質,比賽中比的是心理素質,這些孩子在訓練中付出了很多,需要通過比賽來檢驗訓練成果,如果來參加比賽打完小組賽或者單敗一輪就淘汰了,對他們來説也很遺憾,所以我們推出這些賽制,讓孩子們能多打比賽,以賽代練。”

  全力以赴減少疫情對訓練影響

  在談到上半年受疫情影響停訓的那段日子,王鈺表示她並不擔心孩子們會因此荒廢了擊劍,不過她也感受到了來自家長的擔憂:“從北京地區來説,家長對孩子練擊劍的支持度是很高的,他們對擊劍給孩子帶來的成長也非常清楚,所以他們會擔心上半年沒有比賽,孩子會因此失去對擊劍的興奮度,怕孩子放棄。”

  為了消除家長們的憂慮,幫助孩子們在疫情期間堅持訓練,王鈺和她所在的艾魯特國際擊劍俱樂部也採取了多種措施減少疫情對訓練的影響。

選手們在比賽中 組委會供圖

  今年4、5月的時候,王鈺和她的同事們開始嘗試著在戶外給孩子們上一對一的小課,“因為受戶外場地的影響,擔心孩子受傷,不會讓他們去練跑跳的體能訓練,主要是打磨他們的擊劍技術。”

  令王鈺欣慰的是,從這次比賽來看,孩子們的擊劍狀態並沒有因為疫情原因受到太大的影響,反而在比賽中展現出了更強的水準,尤其是U14和U16選手的比賽給王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王鈺表示,看到孩子們比賽水準沒有下降,説明大家在疫情期間都堅持了訓練,而且因為是今年的第一站比賽,各俱樂部之間也都“憋著一股勁”,所以孩子們在比賽中也會更加努力,形成了一種良性的競爭。

  堅持擊劍俱樂部培養模式

  作為從事擊劍三十餘年的擊劍人,王鈺既當過國家女子花劍隊、廣東女子花劍隊主教練,又在業餘擊劍俱樂部領域耕耘多年,對擊劍運動整體的發展和培訓都有著自己的觀察。

  王鈺表示,雖然目前業餘擊劍培訓發展地如火如荼,但業餘劍客和專業的運動員相比,還是有不小的差距,“這種差距主要體現在訓練量上,專業運動員可以保證每天高強度訓練,而業餘的孩子一週最多四五次訓練。還有就是業餘的孩子比賽打得太少,而且比賽的水準和強度也不如專業隊。”

  雖然如此,王鈺依舊對業餘擊劍運動員培養充滿了信心,她表示業餘的孩子接觸擊劍年齡更小,有的孩子4、5歲就開始練,而且在小學階段基本上都能保證訓練的時間,能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小劍客重回劍道 組委會供圖

  相比于專業隊運動員,俱樂部的選手隨著年齡的增長會面臨越來越重的學業壓力,這也是很多孩子在練習幾年擊劍後,在15、16歲的時候就逐步放棄擊劍的主要原因。為了解決這一難題,王鈺也在不斷摸索新的訓練模式,幫助這些孩子堅持擊劍,“我想通過教練和家長的共同努力,保證這些15、16歲的孩子一週最少有兩次訓練的時間。而我們教練要做的是在這僅有的訓練時間內,如何更好地保障訓練品質,讓這些孩子在短而精的訓練中得到提高。”

  當被問到俱樂部的培養模式是否能培養出參加奧運會的擊劍選手時,王鈺表示無論是專業隊還是俱樂部都需要量的累積才能出更好的成績。“因為每個劍種能參加奧運會的只有四名選手,對於專業運動員來説淘汰率也是非常高的,所以當我們俱樂部選手的基數足夠大之後,也有可能會出現奧運會選手。”

  擊劍人才培養是一項長期的工程,需要幾代人的努力,王鈺認為,不能因為俱樂部的業餘劍客練幾年之後有可能會放棄,就不去努力培養人才,這是一種因噎廢食的做法,要讓業餘俱樂部的選手和專業隊的選手一直有所競爭、相互提高,促進中國擊劍的整體水準進一步地提升。

標簽:擊劍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