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冰雪 > 正文
冬奧籌辦中辛勤耕耘的人
2021-02-05 14:38:45來源:中國體育報編輯:王悅陽

  冬奧籌辦是一項龐大的工程,參與其中的人員不計其數,有很多人們關注不到的崗位。這些崗位上的工作人員傾情奉獻,勤奮耕耘,默默工作。在北京冬奧會倒計時一週年之際,本報記者兵分五路採訪了參與北京冬奧會籌辦的競賽、氣象、醫療、電力、運輸五個崗位的工作人員,讓我們了解了冬奧籌辦背後一些鮮為人知的故事。

  競賽

  高峰:為冬季兩項忙碌著

  高峰最近很忙。離北京冬奧會雪上測試活動預計時間越來越近,他負責聯絡的冬季兩項射擊部分的競賽技術工作也進入了最關鍵的環節——賽前場地調試及賽時技術支持。北京冬奧會冬季兩項比賽靶場器材指定供應商芬蘭冬季兩項公司的技術團隊需要提前進入到位於崇禮古楊樹場館群的冬季兩項比賽場地,將此前在這裡訓練的國家冬季兩項國家隊使用的靶位由訓練狀態調整到競賽狀態,並在測試活動期間全程提供賽時技術統計。作為芬蘭冬季兩項公司在中國的獨家代理商,高峰的公司順理成章成為連接北京冬奧組委和芬蘭方面的橋梁,並承擔了大量的溝通協調統籌工作。

  前幾天,高峰忙於芬蘭技術團隊的入境手續。經過緊張的聯絡協調,芬蘭技術團隊已經入境,目前處於隔離觀察期。高峰則忙著與場館業主方再次聯繫確認電力供應等基礎設施的保障,避免場館測試之前發生意外情況。“測試活動計劃在2月19日開始,芬蘭團隊要在2月16日前完成所有硬體安裝和軟體調試工作。時間卡得非常緊,沒有時間再解決基礎性問題。”

  從2019年11月通過招標芬蘭冬季兩項公司與北京冬奧組委簽訂了合作協議,高峰的所有精力都投入到冬季兩項競賽場地建設和靶場競賽器材的安裝上,人也基本上常駐崇禮。2020年11月,場地通過了國際冬季兩項聯盟的驗收,高峰心裏的一塊石頭落了地——這項工作圓滿完成了。

  雖然合約內容只是器材的提供、安裝測試、賽時技術支持等技術把控工作,但是由於國內冬季兩項相關領域的空白,高峰實際上參與了很多方面的協調溝通和統籌工作。例如協助提供場地設計方提出的運動項目專業的相關需求和解決方案,協調場館運行方與技術團隊的溝通,甚至是賽時技術官員團隊的人員培訓。培訓內容主要是冬季兩項的競賽核心內容,包括賽事基礎信息、技術數據統計方法和閱讀,以及硬體的使用。這些技術官員賽時將負責計時計分工作。“由於冬奧會這種世界頂級的賽事參賽選手水準較高,比賽的節奏和緊張程度自然也高,計時計分員需要精力高度集中,業務非常熟練,不能出現差池。對技術官員的心理素質也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氣象

  閻宏亮:“追風逐雪”問天象

  “我現在做的就是我最引以為傲的工作。”北京市延慶區氣象臺副臺長閻宏亮説。今年32歲的閻宏亮與冬奧結緣于2014年,研究生剛畢業的他參加工作後不久就接到了海陀山氣象站建設的任務,當時他還不知道他們所建的海陀山氣象站是在為2022年冬奧會的申辦收集氣象數據。

  “這次建設意義非同尋常,能為國家申辦冬奧會儘自己的一份力量,真是太好了。”閻宏亮回憶道。2017年4月氣象部門組建冬奧氣象服務核心團隊,閻宏亮成了其中一員,能同來自全國優秀的氣象專家為冬奧會籌辦做好氣象服務保障,令他感到光榮和驕傲。

  延慶賽區現場氣象服務團隊共有11人對於山地氣象預報存在能力不足的問題,他們一方面從2017年10月起,連續4年在延慶開展天氣預報實地冬訓,為了驗證山地氣象的機理和自己的預報結論,團隊隊員都化身為“追風逐雪”的海陀鬥士,不斷徒步攀爬海陀山,用腳步丈量、用身心感受實況和預報的異同,不斷探索和積累山地預報經驗。另一方面提升對山地氣象預報的理論知識,分批組織隊員赴美國進行冬奧山地天氣預報技術培訓。

  “我們比較缺乏對山地氣象的預報經驗,最開始只是擔心山裏的小氣候難把握。”但令他和同事沒有想到的是,在爬山時就遇到了種種設想不到的困難。“海陀山山高、風大、氣溫低,我們要結合不同天氣類型去山上做實況檢驗和體驗,常常要在大風天、降雪等對賽事有高影響的天氣,徒步攀爬海陀山感受不同海拔不同位置氣象要素的變化。當時海陀山的條件我們叫‘四無’——無公路無水無電無通訊,山上只有一些羊腸小道,很多都在懸崖邊上。”閻宏亮説。

  經過4年的理論學習、現場驗證、討論交流,如今團隊對於海陀山的天氣特點已經有了很好的把握。使用北斗衛星回傳數據的自動氣象站、鐳射測風雷達、天氣現象的智慧觀測的“天臉”設備、融凍超聲波測風儀等科技應用其中,針對冬奧高精度短臨氣象預報服務需求,北京城市氣象研究院的研究團隊初步自主研發了新一代快速更新、無縫隙融合與集成預報系統,切實滿足北京冬奧會“百米級、分鐘級”精細化天氣預報需求。

  “離冬奧會開幕只有一年了。未來一年我們要總結凝練4年來冬訓積累的山地預報經驗,將經驗轉化成客觀演算法,融入預報服務平台中,進一步提升預報準確率和工作效率。”閻宏亮説。

  醫療

  劉堯:為觀眾築牢“防護傘”

  北京冬奧會賽時,賽場內有專業的醫療團隊為運動員保駕護航;在賽場外同樣有一群白衣天使,為遊客、觀眾、參賽隨從人員等提供醫療救治和緊急處理。他們就是冬奧週邊醫療保障人員,來自北京延慶醫院的外科醫生劉堯就是其中一員。

  自小生活在遼寧撫順的劉堯對冰雪運動有著“地域基因”,上初中時開始滑冰,2009年他來到北京延慶醫院工作,經常會去周邊的石京龍、八達嶺滑雪場滑雪。擅長冰雪運動,又工作生活在冬奧會的舉辦地延慶,劉堯特別想為家門口的冬奧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於是他加入了延慶賽區國家隊訓練醫療保障團隊,也進入了延慶區滑雪戰隊,冬奧會上他將作為週邊醫療保障人員參與到冬奧工作中。

  很多人會覺得週邊醫療保障與賽場內的醫療救護相比,並不是一個重要的崗位,其實它離我們更近,更像是冬奧會群眾的“雨衣”,讓我們能更安心地觀賽。小到像崴腳、摔倒磕碰、拉肚子腸炎,大到危及生命的突發心肌梗死,這些都是遊客和觀眾可能在現場遇到的突發狀況。劉堯和同事們的工作就是用自己的專業醫療知識以及多年來的從醫經驗,及時為群眾在冬奧週邊區域遇到的突發身體狀況進行醫療處置。除此之外他們還要對可能出現的傳染病進行處理和預防,並且加強防疫工作。

  目前多支國家隊正在延慶賽區冬奧場地進行訓練,延慶區派出了18組人員輪流到國家高山滑雪中心和國家雪車雪橇中心進行醫療保障工作,劉堯也在這18組人員之中。在輪值的時候,如果遇到國家隊人員在訓練中受傷的情況,他們會協助隊醫在現場對受傷人員進行簡單的治療,當遇到傷情比較嚴重時,他們會派120轉運車把傷者運送到醫院進一步治療。

  劉堯平日在醫院的工作很繁忙,出門診、做手術、查房會診等,現在劉堯還有了冬奧保障的工作,讓他的生活更充實了。劉堯説:“儘量抽時間或佔用個人休息時間進行冬奧的培訓和相關工作,如果實在遇到時間衝突的情況,只能和同事換班,儘量在做好本職工作的情況下,參與到冬奧相關的工作中。”

  劉堯在嚴寒中堅守,為冬奧的醫療保障工作添磚加瓦。“寒冷的氣候與我們參與冬奧、服務冬奧的熱情相比,都不算什麼。”劉堯説道。

  電力

  王婷:嚴查細節保障通暢

  “繼2008年北京奧運會後,能再次參與到冬奧會籌辦工作中,見證北京雙奧盛況,我太興奮了!”去年11月,國網北京市電力公司城區供電公司的王婷在公司副總經理的帶領下,與3名年輕的電力工程師加入到五棵松體育中心電力保障團隊,擔任電力副經理,為冬奧會賽區電力綜合維護與運行提供可靠的保障服務。

  身為一名保電的“老兵”,雖參加過多個重大活動保電,但這一次,她感覺肩上的責任更重了。“電在人們的生活裏太普通了,普通到人們幾乎忽略了它的存在,在冬奧場館裏也是一樣。其實這是讓人感到欣慰的事情,因為一旦客戶用電有感知,那就出問題了。”王婷在採訪中表示,為了保證冬奧場館穩定可靠供電,她和五棵松電力保障團隊的成員們每週都要對設備狀態進行監測,持續梳理場館的高壓電源到末端的供電情況和電力設備,從配電室到墻壁插座、從配電室200多路低壓開關到每一層每個角落的強電間和配電櫃,再到配電箱及保護定制設置等的電源關係,並對制冰機組及裝置進行負荷特性測試。此外,場館的配電室和整個場館40多個強電間也是他們檢查的“重點對象”。經過2個多月的檢查,王婷團隊已完成38個配電間的梳理,並整理匯總整改評估報告,為後期保障籌備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通向北京冬奧會的征程上,無數幕後工作者用每一滴汗水凝聚力量。“北京冬奧會上不會有人知道我,但能夠參與國家重大活動,我很自豪和驕傲,但同時也有責任和壓力。冬奧會時哪怕電網閃動一下,都會帶來非常大的影響,所以我們必須攢足了勁兒,朝著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簡約、安全、精彩’的辦賽目標,還有國網公司‘精細、精緻、精彩’的工作要求,全力以赴確保比賽期間萬無一失。”王婷説。“設想一下到2022年北京冬奧會圓滿結束的時候,煙花綻放的那一刻,會覺得之前的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

  運輸

呂建龍:用車輪參與家鄉發展

  早上八點半,呂建龍開始了他一天的工作。他的本職工作是崇禮太子城小鎮建設項目行政司機,在其他部門缺人手時也幫忙協助行政和後勤工作。

  呂建龍是崇禮人。2010年因為愛人在張家口工作,他離開崇禮在張家口乾起了開工程車的工作。2018年,朋友給他提供了太子城開通快遞配送業務的消息。當時崇禮太子城開工建設,各項配套服務逐漸完善,呂建龍看中了崇禮借助冬奧發展的前景,毅然辭掉張家口的工作回到崇禮。

  2019年4月呂建龍應聘為太子城項目。就這樣,呂建龍成為了冬奧籌備大軍中的一員。

  “過去好多年輕人在外地工作,現在崇禮發展起來了,開了好幾家滑雪場帶動就業,那些年輕人就都回來了。”呂建龍説,雖然張家口市區離崇禮並不遠,但是現在能守著家門口工作,也能多照顧照顧自己的母親。

  申冬奧成功後,呂建龍目睹了家鄉的變化,也見證了家鄉的發展,“以前逛超市還得去張家口市區,現在崇禮也有大型超市了。”這些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改變正在悄然發生著。酒店、商鋪、房地産也得以隨之發展。北醫三院崇禮院區2018年12月成立,在保障張家口冬奧服務能力的同時,也提高了區域醫療服務水準,讓崇禮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北京的醫療資源。

  在太子城工作的近兩年時間裏,呂建龍經歷了國家跳臺滑雪中心“雪如意”從“半成品”到如今的驚艷亮相,看到了京張高鐵開通後帶來的人流量。因為京張高鐵開通後不久便遇上了疫情,再加上工繁忙,呂建龍還沒機會感受到高鐵開通後帶來的便利。他説等疫情好轉,太子城建好後,他要帶著愛人和孩子一起坐著高鐵去北京。

  身處冬奧會建設核心,呂建龍也耳濡目染了解了不少冬奧知識。雲頂是什麼項目比賽場地,國家跳臺滑雪中心為什麼叫“雪如意”,頒獎廣場是做什麼用的,這些他都能脫口而出。

 隨著北京冬奧會日趨臨近,曾經默默無聞的塞北小城崇禮如今舉世矚目。2019年5月5日,河北省政府正式批准崇禮區退出貧困縣序列,徹底脫貧摘帽。呂建龍是崇禮十余萬人口的縮影,是冬奧籌備的一員,也是舉辦冬奧會的受益者。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