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北京冬奧會三大賽區之一,北京市延慶區近年來積極推進北京冬奧會籌辦工作,大力發展冰雪運動,取得了豐碩成果。
冬奧籌辦工作穩步推進
延慶地處北京市西北部,將承擔北京冬奧會高山滑雪和雪車雪橇項目比賽。賽區建設包括國家高山滑雪中心、國家雪車雪橇中心2個比賽場館和延慶冬奧村、山地新聞中心2個非比賽場館以及相關配套基礎設施。
延慶賽區位於小海陀山區域,海拔最高點2198米,是北京冬奧會建設難度最大的賽區,“山林場館、生態冬奧”是其核心的設計理念。在無路、無水、無電、無通信的山區,賽區從2017年開工建設,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為冬奧會打下美麗中國底色。
延慶賽區以“綠色辦奧”理念為指導,將可持續工作貫穿建設過程始終。建設之初,賽區經過多方調研,精心編制了生態修復方案,制定了動植物保護措施。建設中大量採取原生態修復措施,充分利用賽區自有資源,最大限度減少人為擾動,使建築、景觀與自然融為一體,山林與場館交相呼應。
2020年10月,國家雪車雪橇中心場地預認證圓滿完成,國際雪車聯合會和雪橇聯合會官員對場地設施和組織服務均給予了高度評價和充分肯定。12月29日,歷經4年的艱辛建設,延慶賽區國家高山滑雪中心、國家雪車雪橇中心、延慶冬奧村及山地新聞中心四大場館全面完工,山林場館藍圖變為現實。
同時,延慶賽區核心區的相關配套設施也已初具規模。據悉,賽區內共建設7條內部道路,總長約14公里,園區2號路支撐起了賽區內的運輸任務。國家高山滑雪中心內共設計了11條索道,不同制式的索道又形成了5個換乘站,確保運動員可以在30分鐘內從延慶冬奧村抵達各項目出發點。
此外,延慶區全方位服務冰雪國家集訓隊在延駐訓工作,已為4支國家集訓隊、158名運動員提供食宿、醫療、場地、功能用房等方面的保障。
2月16日至26日,全國高山滑雪、殘奧高山滑雪邀請賽及全國雪車、鋼架雪車、雪橇冠軍賽活動在延慶舉行。此次系列賽事是利用2022冬奧會賽前最後一次冬季賽事的測試機會,達到“應測盡測”“能測盡測”要求。
群眾冰雪運動火熱開展
自北京成功申辦冬奧會以來,延慶區積極響應“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號召,全區冰雪賽事活動經歷了由一片空白到量質齊升的轉變。
據延慶區體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十三五”期間,延慶以“美麗延慶、冰雪夏都”為主線,在全區範圍內啟動冰雪旅遊、冰雪文化、冰雪賽事、冰雪培訓4大類86項活動,輻射帶動13萬餘人次參與冰雪運動,累計舉辦107場冬奧知識及科學健身大講堂,惠及人數近萬人。2020年,延慶區舉辦完成北京市青少年高山滑雪錦標賽、京張大眾滑雪交流賽等13場冰雪賽事活動,帶動2.5萬人次上冰上雪,冰雪運動人口規模進一步擴大。
目前,全區共有2家滑雪場、1家室內滑冰場和6塊室外嬉冰嬉雪場,這為更多群眾走向冰場、走進雪場提供豐富的場地供給。據統計,在剛剛過去的2021年春節假期,延慶區共接待遊客33.41萬人次,滑雪、滑冰成為眾多遊客的首選。
過去五年,延慶區引進國際、國內專業機構,針對滑雪教練員、冰雪社會體育指導員等進行專項培訓。截至目前,共有冰雪社會體育指導員259名、冰雪教練員22名、冰雪裁判員83名、雪車雪橇項目技術官員10名、瑞士國際專業滑雪指導員116名。
去年,延慶區共組織滑雪指導員培訓2次,95人參與,選拔72名優秀滑雪人員組建冬奧滑雪戰隊,組織420人次滑雪戰隊和海陀農民滑雪隊成員開展秋季輪訓。經過全方位、多層次的培訓,延慶區冰雪人才隊伍不斷壯大,服務保障賽會能力逐步提升。
大力發展青少年冰雪運動
為了加快青少年冰雪運動發展,延慶區將全面普及冬奧知識和冰雪運動作為區域教育特色,寫入了“十三五”教育發展規劃,每年列入區委區政府重點工作摺子工程,全力推動實施。
據統計,全區現有體育傳統學校14所、全國首批奧林匹克教育示範校11所、全國冰雪特色校6所,註冊冰雪運動員154人,冰雪項目運動隊4支。
延慶區在全面普及青少年冰雪運動基礎上,注重頂層設計,科學佈局冰雪後備人才梯隊建設,依託體育運動學校和冰雪特色學校大力加強青少年冰雪後備人才培養力度。2017年,延慶區成立中小學生冰雪隊,聘請高水準專業教練,充分利用課餘和假期進行科學系統訓練,隊員的競技水準提升明顯。
經過多方努力,延慶區青少年冰雪運動發展迅速,在各項賽事中取得了一系列突破。2020年,在北京市青少年U系列短道速滑冠軍賽中,延慶取得2金3銀5銅,實現了冰雪項目市級比賽金牌零的突破;在青少年短道速滑錦標賽中,延慶獲得1金1銀4銅,4名運動員達到國家一級運動員標準;在北京市青少年花樣滑冰錦標賽中奪得女子成年組冠軍,實現花樣滑冰金牌零的突破。
如今,全民共享辦奧的成果在延慶不斷顯現。2021年,北京冬奧會籌辦進入衝刺之年。延慶作為賽區所在地,正全力以赴做好各項籌辦工作,以嶄新形象迎接冬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