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兩岸青山 護一江碧水

2019-08-16 09:08:48  來源:人民日報  責編:陳晨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

山環水繞中的重慶市巫山縣新縣城。王忠虎/攝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2

重慶九龍坡區實施跳磴河綜合整治工程,還水清岸綠。圖為雨後工人正在清理河中漂浮物。周舸/攝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3

重慶市南川區鄉村風景。瞿明斌/攝

  人民日報訊:大重慶,大在哪?

  大在山——8.24萬平方公里的版圖上,山地佔了76%,丘陵佔了22%,河谷平壩僅佔2%。渝東北靠大巴山,渝東南依武陵山,“山高谷深,溝壑縱橫”是巴渝大地的典型地貌。

  大在水——長江幹流自西向東橫貫全境,流程長達600多公里,大小河流縱橫交錯,構成龐大複雜的境內水系。

  大在庫區——三峽工程百萬移民,重慶佔了85%,僅萬州區就有移民26萬多人。

  地處長江上游和三峽庫區腹地的重慶,生態資源豐富,生態地位重要,生態責任重大,要在推進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中發揮示範作用。

  提升綠水青山“顏值”,做大金山銀山“價值”,重慶積極築牢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在脫貧攻堅中激發綠色活力,在民生改善中踐行綠色發展,巴山渝水鋪展著生態文明新畫卷。

  石頭山上生林海

  向宗滿從枝丫上摘下一顆李子,在衣服上蹭了蹭,送到嘴裏。連吃三顆,他清了清嗓子説:“終於解渴了。”

  遠處滿山蒼翠,近處果實纍纍。又到了脆李收穫的季節,這也是向宗滿每年最忙的時候。一大早,他就張羅著採果、裝箱、發貨,連口水都沒顧上喝。

  兩坪鄉華家村在重慶市巫山縣城東部,位於長江巫峽口第一層山脊的背面。一路上山,仿佛徜徉無邊的綠海,令人心曠神怡。車窗外,李子林綿延成片,與生態林織成高低交錯的綠錦,從長江岸邊鋪展到山上的遠處。

  “倒回去幾年,可不是這樣”,向宗滿苦笑著説,“那時候,這裡的山上光禿禿一片,都是石頭。”

  巫山是重慶石漠化較為嚴重的地區之一,石漠化土地面積佔全縣總面積的27.4%。碎石多,泥土少。過去有的山頭缺少植被覆蓋,水土流失嚴重。

  貧困,源於地少石多。前些年,土裏刨不出“金果子”,這裡的村民大都外出打工。

  石漠化區域山多田瘦,治理的主要手段是造林。“但造林也有講究,得因地制宜,”巫山縣林業局造林科工程師周厚林説,有的土質適合經果林,有的更適合生態林。還有的地方土壤貧瘠,需要用鋼釬開山,引水上山、背土上山,挖大坑、填沃土。遇到伏旱,苗木枯死,再重新補植。“客土栽植、混交造林、精細管理等辦法,都在綜合運用。”

  靠著奮戰的勁頭和科學的方法,巫山13.6萬餘畝“石頭山”終於生出了“林海”,新增森林面積近萬畝,建成巫山脆李生産基地0.75萬畝。如今,大部分脆李樹已挂果投産,在為江岸織綠的同時,也變成了老百姓的“搖錢樹”“致富果”。

  “我兩年前就脫貧啦。”脆李3年挂果,第一批李子成熟,向宗滿賺了1.6萬元。“等地裏6.9畝的李子全都豐産,一年賣個七八萬不成問題。山綠了,人富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個理兒,沒錯。” 採完果,迎面走來的向宗滿笑容綻放在臉上。 

  綠水潺潺繞村流

  “前幾天,下了幾場大雨,上游衝下來的枯枝和垃圾得撿乾淨,石塊多的地方還得調挖掘機。”順著李剛手指的方向,清理過的小河溪流潺潺,河水清亮見底,岸上的莊稼和果樹鬱鬱蔥蔥。

  這裡是重慶市涪陵區李渡街道嵐馬村,小河名叫蔡家溝。“別看這小河不大,它流入斜陽溪,斜陽溪可是長江的一級支流。”

  李剛是嵐馬村黨支部書記,也是這裡的村級河長。“小支流不保護好,長江水咋清得了?”李剛説到,經過河道治理和環境保護,蔡家溝這個原來出了名的“臭水溝”,現在被評上了重慶市最美河流示範點。

  73歲的村民查德奎説到,以前這條溝又臟又臭,大家都繞著走。現在水清了,魚兒和白鷺又回來了,村民們吃了晚飯喜歡在河邊散步,城裏的娃兒還來這裡寫生。

  頂著午後的驕陽,李剛開始了當天的巡河工作。長涪頁巖磚廠就在河邊,李剛是這裡的“常客”。他找到廠長李成全問起了磚廠環保技改的事情。“脫硫的煙囪建好了,污水現在能循環利用了,環保的事情我們也上心著呢。”李成全回答。

  夕陽西下,李剛回到辦公室,填寫當天的河長巡查記錄。記錄本上,以往每次巡查的時間、線路、發現的問題及處理結果等,每一項都寫得清清楚楚。

  “手機上也要報”,李剛拿出手機,點開“重慶河長制”APP,登錄後熟練地填報相關內容。“做不了假,去沒去,是坐車還是走路,都查得出來。”獲得全市“最美護河員”榮譽的李剛,在治理農村面源污染上也想出了好辦法,“村民用的農藥藥膜,我們採取有獎回收,獎品不算多,主要是讓大家樹立環保意識。”

  涪陵區河長辦負責人李敏介紹,在截污治污的基礎上,通過實施生態修復,目前,長江、烏江幹流涪陵段水質均達到或優於Ⅲ類,97個河庫監測斷面水質合格率由55%提高到86%。

  庫區人過上好日子

  天氣晴好的時候,69歲的楊元太喜歡登高看長江。“我們以前的村子和集鎮,已經看不見了,三峽工程蓄水時淹沒了。”他指向遠處的江岸,如今是一片蔥綠。這裡是重慶市萬州區武陵鎮下中村,楊元太在這裡出生,經過數十年在外打拼,6年前他又回到了家鄉。

  楊元太感慨,與20年前下中村開始移民搬遷時相比,眼下的一切有了巨大變化,“就説環境吧,鎮裏現在有4個公園,還有峽谷和登山步道,村民們鍛鍊休閒的去處,不比城裏少。”

  回鄉後,楊元太流轉1500畝土地,投資建起了果園,種下龍眼近千畝、特色荔枝100畝、優質枇杷200余畝、優質蜜柚200畝。沿坡而下進入果園,成片的果樹佈滿山崗,魚塘水景點綴其間,波斯菊、格桑花將新修的道路打扮得色彩斑斕。平坦處,正在施工的特色民宿小樓雛形已現。

  “我小的時候,村裏就有荔枝樹”,楊元太告訴記者,老村子和古鎮沒了,為了給子孫留下點兒記憶,他想到了種荔枝。而在村黨支部書記陳樹林看來,楊元太的舉動還有更深意義。“移民搬遷之後,不少村民外出,土地荒了,人氣沒了。”他説,楊老把自己多年的積蓄投入村裏搞果園,既美化了環境,又幫助村民增收,還有利於發展鄉村旅遊。

  萬州地處三峽庫區腹心,是移民搬遷的重鎮。三峽移民“舍小家,為大家”,做出了犧牲奉獻,如今幸福的生活是他們心底深深的慰藉。

  夕陽落山,華燈初上。70公里外的萬州城區,蘭桂芳正準備上班。2002年移民搬遷之後,蘭桂芳開了一家只有5張小桌的烤魚店,如今已發展到4家門店、400多張大方桌,生意最火爆的時候一天能賣兩噸魚。

  “搬遷之前,我們家收入每月也就幾百元,日子並不寬裕。”蘭桂芳説。隨著生意一天天做大,蘭桂芳不僅招聘移民務工,還將烤魚方法教給他們,幫助他們在異地他鄉創業安家。

  庫區人過上好日子。“感覺換了一種活法,我們也要多為好生活做貢獻。”蘭桂芳指著店裏的烤魚爐説,以前用炭火,現在電烤,更環保。

  生産、生活、生態,三峽移民走過了不平凡的創業發展之路,正憧憬著更美好的明天。

  土家寨吃上旅遊飯

  酉陽,是渝東南一個土家族苗族自治縣。出縣城,穿山越嶺,一路霧氣繚繞。1個多小時後,坐落在大山裏的花田鄉何家岩村到了。路口處,一座土家族吊腳樓風格的3層小樓古色古香,“農門客棧”招牌映入眼簾。今年48歲的客棧主人何雪峰和妻子打理著這個農家樂,還種了16畝水稻,去年家庭年收入達到了10萬元。

  幾年前,何家還是另一番境況:2011年妻子務工時意外摔傷,無奈之下,夫妻倆回到村裏,妻子看病,兩個孩子上學,僅憑家裏兩畝地和打零工收入,日子很是難過。

  花田地處山區,晝夜溫差大,土好水優,自古就有種植水稻的傳統。然而,閉塞的交通一度讓何家岩村陷入貧困。

  2013年,花田鄉建起了5000畝有機水稻核心示範基地。企業統一供種、統一指導、統一收購,扶持鼓勵農戶種植有機水稻。在扶貧工作隊的幫扶下,何雪峰開始在自家兩畝地裏種水稻。村裏通了水泥路之後,“酉陽貢米”的招牌開始飛出深山。何雪峰及時流轉村民土地,種植了近10畝水稻。勤勞能吃苦,加上銷售渠道順暢,2015年,何雪峰甩掉了“貧困戶”的帽子。

  生活條件好了,何雪峰的心思也活絡了。何家岩村離花田梯田、菖蒲大草原不遠,村裏至今保存著不少土家原始民居,被列入第三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隨著遊客紛紛涌入,他有了開農家樂的想法。

  扶貧工作隊為何雪峰家作了整體規劃,幫助申請舊房改造項目資金,還提供了貸款擔保。很快,何雪峰的老木屋擴建成小樓。2017年,“農門客棧”正式開門營業。“8間客房,加上餐飲,去年客棧毛收入超過4萬元。”何雪峰笑著説。

  何家岩村2015年實現了整村脫貧。“現在村裏有37戶農家樂,村民人均年收入近7000元。”扶貧駐村第一書記黃鵬飛説。

  村裏的日子越來越好,離開的年輕人開始返鄉。何雪峰的兒子何銳也回家做起了電商,銷售貢米。如今他家的米不僅銷得快,利潤還增加60%。( 記者 崔佳 王嫚 李堅)

分享到:
  • 聯盟單位中國生態文明網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保護聯盟
  • 聯盟單位國際野生物貿易研究組織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