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千年古都洛陽 傳承與創新並肩起航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王高飛):900多年前,北宋歷史學家司馬光途經洛陽時曾感慨,“若問古今興廢事,請君只看洛陽城”。時隔千年後的今天,洛陽成為2017年“文化和自然遺産日”的主場城市。一座小小的城,如何承載大大的夢?6月9日至11日,中國國際廣播電臺的中外記者及其他中央、河南省內媒體記者循著古人的足跡,走進了這座有著1300多年曆史的古都,探尋洛陽的古之興盛與今之繁榮。
牡丹之都 “花”開絲路
洛陽,享有“千年帝都,牡丹花城”的美譽,以牡丹文化著名。來到洛陽,不得不看的便是國花牡丹,而洛陽牡丹瓷如它象徵的中國文化一般,永不凋謝。6月10日上午,“2017CRI中外記者看河南”採訪團來到李學武牡丹瓷生産基地。
早在東漢之後,洛陽就是古代商道“絲綢之路”的起點,中國瓷器從這裡走出國門,載著中國文化遠播海外。牡丹瓷,因製造國花牡丹而得名,是一種將洛陽牡丹文化與中國古老的陶瓷工藝有機融合後誕生的新派藝術陶瓷。
李學武牡丹瓷展廳中陳列的藝術品(攝影 王高飛)
現如今,“一帶一路”倡議賦予了千年古城洛陽新的生機,李學武牡丹瓷緊跟時代步伐,以傳承和發展唐白瓷燒制技藝為基礎,融合眾家陶瓷技藝之所長,將觀念創新、産品創新、技術創新融于一體,不斷推陳出新,創造了城市藝術、家裝藝術、陳設藝術、個性化定制、飾品藝術和生活藝術瓷六大系列和千余個品種。從工藝品的形態上,除了有國花牡丹,李學武牡丹瓷還融入現代設計理念,製作出唐韻仕女、絲路妞妞、“一帶一路”吉祥禮等,更易於走向世界,傳播洛陽文化和中國文化。放眼望去,古絲路不僅變得更寬廣、更綿長,綻放的花朵也更絢爛、更芬芳。
時至今日,牡丹瓷已成為洛陽、河南、乃至中國重要的特色文化品牌。牡丹瓷精品,還被中國外交部選用為中國外交禮品,是發展中外友誼的重要“使者”。如今的李學武牡丹瓷將通過“一帶一路”,把代表著富貴吉祥的牡丹瓷帶給絲路沿線國家,讓唐白瓷回歸世界,讓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走出國門、走向未來。
來自土耳其的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外籍記者愛達(Madilet Eda)在來洛陽之前就聽聞這是個歷史悠久的城市,此次採訪讓她覺得洛陽不僅有著深厚的歷史底蘊,同時也是個現代感十足的城市。愛達説:“看那些牡丹瓷覺得像真的牡丹花一樣。陶瓷技術把歷史和生活元素結合在一起,具有很高的歷史文化價值。”
龍門石窟 納新傳古
若説牡丹展現了洛陽的柔美,那麼龍門石窟便彰顯出洛陽的陽剛。龍門石窟是中國石刻藝術寶庫之一,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産。作為洛陽魏唐盛世的遺珠,龍門石窟因獨特的歷史價值,天然擔負起彰顯洛陽城市特色、展示城市魅力、提升城市品牌形象和提高知名度與美譽度的現實責任。
石窟中保留著大量宗教、建築、書法、舞蹈、服飾、美術等方面的實物史料,折射出不同歷史時期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不僅有來自國內五湖四海的遊客,還吸引著對中國傳統文化充滿嚮往的海外友人。
龍門石窟中最大的佛像,高17米(攝影 王高飛)
保護好歷史古跡,就是保護中國傳統文化,龍門石窟有著義不容辭的責任。但保護傳統不是因循守舊,為了將文物背後無聲無形的歷史文化進行“活化”,讓遊客讀懂文物背後的故事,洛陽市利用當前信息化時代的優勢資源,創造出新的旅遊模式。
2015年7月,龍門石窟推出“互聯網+智慧景區”服務,到2016年7月,龍門石窟進入旅遊大數據時代,通過官方微信、微信支付旗艦景區、中英文免費電子語音講解、“龍門幸運漂流瓶”、“測佛緣”、“龍門相冊”、“拜盧舍那•上心香”等一系列智慧旅遊服務功能和互動體驗項目,讓文化遺産走進了民眾的生活,融入了時代元素。數據顯示,近兩年龍門石窟通過智慧旅遊服務及智慧旅遊體驗項目,與近280萬海內外遊客建立持久、緊密、便捷、互動的連接。
來自巴西的外籍記者拉法埃爾(Rafael Fontana)説,“龍門石窟體現著中國的歷史變遷,從這裡可以看見,當時的中國已經國力強盛。洛陽作為中華文明的發源地和最古老的城市之一,有著獨特的歷史和文物古跡,令人震撼。”
溯源立本 博物藏珍
作為2017年文化遺産日主場城市系列活動之一,河南博物院攜手洛陽博物館主辦的“絲綢之路與中原”文物展于6月10日在洛陽博物館開展。
洛陽是國務院首批公佈的歷史文化名城和著名古都,有著5000多年的文明史、4000多年的城市史、1500多年的建都史。作為華夏文明的搖籃、河洛文化的發祥地、絲綢之路的東方起點和隋唐大運河的中心,悠久的歷史給我們留下了無數底蘊深厚、內涵豐富的文化瑰寶和珍貴遺存。得益於此,始建於1958年的洛陽博物館成為洛陽乃至中國的文化地標。館內藏品豐富,華夏文明的歷史變遷、滄海桑田,在這裡可見一斑。
由河南博物院與洛陽博物館主辦的“絲綢之路與中原”文物展于6月10日在洛陽博物館開展。(洛陽博物館供圖)
此次展覽集河南博物院、洛陽博物館、龍門石窟研究院、鞏義市博物館的珍貴文物200余件,通過絲路萌芽、絲路開啟、四方通衢、八方來朝、絲路展延五個部分,引導觀眾重溫華夏文明興盛、發展的過程,以及絲綢之路為文明融合做出的貢獻。戰國琉璃球,漢代人形柱陶樓,北魏趙安香造像,唐三彩孔雀杯,宋陵石刻客使頭像,明代萬曆號沉船出水的青花瓷器等都是首次在洛陽博物館展出,品類豐富,觀賞性高。
為了迎接此次的自然和文化遺産日活動,洛陽還展出了“丹青記憶守望家園——中國文化遺産美術展”,通過藝術的方式再現了遺産地獨有的歷史底蘊、文化特徵和人文風情,詮釋了文化遺産的精深內涵,不僅讓人們領略到文化遺産的藝術之美,更讓人們感受到其所蘊含的精神力量。
歷史見證 小城大夢
行走洛陽,每一步都是對歷史的丈量。6月11日,記者團參加了二里頭遺址博物館的開工奠基儀式,這是“十三五”期間國家重大文化工程。兩年多後,河南洛陽偃師二里頭遺址將向公眾呈現最早中國都城的歷史風貌。
為了保護好夏商文明的重要遺址,各級政府對二里頭遺址博物館項目給予大力支持。項目佔地208畝,建設規模3.1萬平方米,總投資6.3億元,計劃于2019年10月建成。屆時,二里頭遺址博物館將成為全國最大遺址保護、展示和利用的示範區,中國早期國家形成和發展研究展示中心,夏商周斷代工程和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研究、展示基地。
6月11日,二里頭遺址博物館奠基儀式在洛陽舉行。
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顧玉才在奠基儀式上説,二里頭遺址博物館和考古公園的建設,是讓埋藏在伊洛平原的文物、書寫夏朝歷史的文獻“活起來”的典型項目,有利於讓公眾更好地認知了解中華文明悠久歷史,提升國家文化影響力。
隱藏于洛陽中的二里頭不斷改寫著中國之最:發現中國最早城市主幹道網、中國最早的雙輪車轍、中國最早“紫禁城”——宮城、中國最早中軸線佈局的大型“四合院”宮室建築群、中國最早大型圍垣官營作坊區、中國最早青銅器和綠松石器製造作坊,並首次在宮殿區發現成組貴族墓及隨葬的綠松石龍形器,用於祭祀與宮廷禮儀的青銅酒器、樂器、武器、玉器的出土,昭示著早期王朝的禮制傳統。這座小城,藏著數不盡的歷史,日益顯現出厚積薄發的力量。
來自尼泊爾的外籍記者拉姆薩爾(Lamsal Lamxi Prasad)感嘆道,“此行讓我領略了洛陽源遠流長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積澱,相信這座位於絲綢之路東方起點的城市將延續它的輝煌,繼續在自身發展繁榮與國際交往合作中綻放光彩。”
千百年前,駝鈴和瓷瓶在這裡叮噹作響;千百年後,古城洛陽卯足力氣揚帆起航。憑著對歷史文化的保護以及積極創新,2017年中國文化和自然遺産日主辦城市花落洛陽。在古絲綢之路的歷史積澱下,洛陽緊緊抓住“一帶一路”的契機,做好文化遺産的保護、傳承與展示工作,建好絲路經濟帶重要節點城市,為助力國家“一帶一路”建設、實現中國夢貢獻洛陽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