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訊:從大學生村官到銀行職員,再到辭職創業,五年來,全國人大代表常海霞身份換了幾次,但始終關注一件事:祁連山草原生態保護。
“從小大人就教導,要愛護草原,比如不能挖草皮,不能在草原上倒開水、扔塑膠袋,不能在河水裏洗腳、洗衣服等。”來自祁連山北麓甘肅肅南裕固族自治縣的常海霞代表説,作為一個牧民的孩子,深知牧民對草原的感情。“牧民們希望保護好草原,也想借助草原讓生活好一點,但尋求二者之間的平衡不容易。”
祁連山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常海霞代表認為,保護祁連山草原,根本出路是減少人為活動。肅南縣2011年實施了第一輪草原生態補助獎勵政策,完成禁牧680萬畝,其餘的1411萬畝實施了草畜平衡。
“6年過去了,禁牧區草原恢復得很好。”同時,常海霞代表也注意到,當年實施草畜平衡的草原仍在退化,尤其是近幾年氣候乾旱,給草原生態帶來極大壓力。
2015年,常海霞代表隨著當地人大對全縣範圍內的牧民進行過一次調研,牧民普遍認為生態獎補政策是一個草原和牧民雙受益的好政策,既能保護草原也保障了牧民禁牧後的生活。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裏提到,要扶持人口較少民族的發展。“裕固族是甘肅特有的少數民族,只有1萬多人,屬於人口極少民族。”常海霞代表建議,希望國家綜合考慮生態保護和扶持少數民族發展,提高草原生態獎勵補償標準和覆蓋範圍。(記者 陳發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