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水富民新篇章 黔南州盛世治水新跨越

2017-08-09 08:49:43  來源:國際在線  責編:陳晨

  國際在線生態中國頻道:水作為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資源,自古以來就以其動靜不羈的個性影響著人類發展的歷程。

  黔南州水資源相對豐富,總長約5000公里的河流、多年平均達1273毫米的降雨、327.7億方的年總産水量,亙古延綿之水養育了勤勞、善良、生生不息的黔南各族兒女,孕育了濃郁而獨特的黔南民族風情。然而,特殊的喀斯特岩溶地貌、降雨的時空分佈不均,使得黔南的江河動靜不羈,水多、水少、水臟等水問題成為制約我州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

  水治則天下寧。從過去“小水大災”、洪水氾濫,到現在“大水小災”、有序應對,劍江、漣江、都柳江……一條條安瀾的江河見證了黔南水利60年的輝煌成就。高車水庫、茶園水庫、……一個個重點工程築起了新黔南一個又一個治水豐碑。

  興水利,除水害,盛世治水翻開了嶄新篇章——60年水利建設實現歷史性跨越,科學治水方略不斷完善,傳統水利向現代水利加快轉變,水利改革發展取得新突破,民生水利帶給百姓越來越多的實惠,水利越來越成為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支撐和保障。

  一、從“掘地為塘”起步

  翻開黔南州水利發展的歷史,改革開放以前,黔南州水利工程數量少、設施簡陋、功能簡單。歷代所遺留下來的簡易小型水利工程或毀或廢,在十年“文化大革命”那場浩劫中,由於疏于管理,或損或廢,大都發揮不了多少作用。到1978年,全州水利設施的僅保留部分簡易的自流農灌和蓄水設施,且蓄水工程也以簡單的“掘地為塘”為主要形式。全州有效灌溉面積僅為109.03萬畝,佔總耕地面積的37.4%,蓄水總庫容1.89億立方米。僅有約37萬人依靠水利設施解決基本用水困難,其餘約佔總人口87%的人口主要依靠自然形成的有限水源,乾旱季節大都需要翻越數公里山路找水喝。到1978年底全州水電總裝機僅2.59萬千瓦。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國民經濟的恢復,黔南州的水利建設有條不紊地開展起來。首先是組織群眾對原有水利設施進行修整、恢復,使其在農業生産中發揮新的效益。同時,水利部門深入農村,因地制宜對一些省時省工、立竿見影的小型水利工程進行投入,不僅效益顯著,而且有力地調動了廣大群眾興修水利的積極性。“文革”結束後到上世紀80年代,黔南州以興建水庫、增強水資源控制能力為主,以治水改土為中心,進行山、水、田、林、路、電、村的綜合治理,水利開發的戰略從單一向綜合方面發展。這一時期,興建了一批技術性強、施工艱巨、品質較高的水庫,壩型設計也從原來的土壩發展為石拱壩。進入90年代後,水利部門引進了加強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的水利建設管理理念,加強了水利工程的效益管理。同時,隨著城鄉建設節奏加快,水利設施除了興建塘、壩、溝、堰等農灌設施外,還增加了人畜飲水、城鄉供水、防洪排澇、水保生態建設、水源地保護等豐富的內容,為改善城鄉人民生産、生活條件創下了不可磨滅的功績。進入二十一世紀後,水利建設空前盛大,水利投入逐年成倍增長,2015年達到了歷史最高水準。水利建設形式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由傳統的服務“三農”逐步轉為服務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産業化。以水生態文明建設為引領、以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為核心、以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科學調配水量分配製度為手段的現代水利建設形式逐步走向成熟。

  二、治水富民新篇章

  “十五”以來,黔南州水利工作以解決工程性缺水為中心,努力探索由傳統水利向現代水利、可持續發展水利的轉變。黔南水利人踏遍千山萬水,走進千家萬戶,曆盡千辛萬苦,以滿腔熱血和赤膽忠誠為群眾謀水利,取得了豐碩成果,使“十五”以來的15年成為我州水利事業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水利投入最多、發展速度最快、群眾受益最明顯的重要發展時期。

  這一期間,全州建成了都勻茶園、獨山譚堯、福泉高車水庫、甕安杜仲河水庫等一批骨幹水源工程,建成了羅甸雙河口、荔波大七孔等一批大中型電站,全面啟動了農村飲水安全、甕福大型灌區節水改造及續建配套等工程。全州水利總投入達近140億元,年均投入為“九五”期年均投入的8倍,佔改革開放30年來總投入的一半以上。全州新增農田有效灌溉面積285萬畝,建成煙水工程灌面67.8萬畝;解決農村人飲困難421.59萬人;累計治理河道總里程長達282.6公里,累計完成病險水庫治理129座。城市和重點防洪城鎮的防洪能力顯著提高,每年的防洪減災效益上億元。其中都勻茶園水庫的建成將州府都勻市的防洪標準由不到10年一遇提高到50年一遇。

分享到:
  • 聯盟單位中國生態文明網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保護聯盟
  • 聯盟單位國際野生物貿易研究組織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