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普定縣採訪當地發展山地高效農業
光明日報訊:中國的西南地區,總給人一種綠水青山的印象。然而在很多地方,這美景背後卻隱藏著一種“生態癌症”——石漠化。這是比荒漠化更可怕的自然退化現象:石頭山上千甚至上萬年形成的薄薄一層土壤,由於長期不合理耕作造成水土流失,只剩下滿山白花花的石頭。如何在這樣的地方戰勝貧困?通過蹲點式採訪,記者深深感受到群眾面對生態頑疾,用“生態療法”實現“綠色脫貧”的智慧!
照理説,有水的地方就有綠色。那麼,年降水量超過1000毫米的貴州普定縣為什麼也會出現石漠化?經過深入調研,記者才明白,由於喀斯特地貌區地表破碎、罅隙密布,能形成有效徑流的也就佔降水量的20%,而山區坡度又大,地表根本存不住水,更不要説用於農業生産了。
面對這看似無解的問題,當地群眾卻想出了辦法。隨著鄉村硬化道路的增多,路面成了很好的集雨面,大家就在路兩側建起邊溝,把路上的雨水引到田邊的水窖裏。像這樣充滿智慧的方法還有很多,但是,在戰勝貧困歷程中起決定作用的還是人的精神。在普定縣的梭篩村,一望無際的桃林在石漠化深山裏傲然挺立。這近萬畝的桃園是怎麼在石漠化率高達95%的山上種出來的?攀上陡崖,走到林下才能發現,每一棵桃樹都長在一個鑿出來的石坑中,而坑裏的土壤全是從別處肩挑背負運上山的。一問才知道,他們累計撬石鑿岩20萬噸,填以湖岸客土40萬立方米,才有了這片希望的綠色。靠著桃樹,這裡每戶年收入達七八萬元,人均達到了1.2萬元,遠高於全縣、全省的水準。群眾都説,“我們這兒石頭裏能開花,岩山上能結果”。(記者 呂慎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