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臨沭縣就業創業扶貧走出好路子

2017-11-28 13:33:52  來源:國際在線  責編:陳晨

  國際在線生態中國頻道消息:山東省臨沭縣人社局在脫貧攻堅工作中,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注重“輸血與造血相結合、授魚與授漁相結合”,採取加強教育培訓力度、一技之長掌握和重點工作保障等強力措施,牽好人社部門精準扶貧的“牛鼻子”,緊密融合脫貧攻堅與就業創業,最大限度發揮創業就業的能動性、重要性,創新好思路、走出好路子,加快推進了全縣脫貧攻堅進程。

  把提高貧困勞動力技術素質和就業創業技能作為扶貧工作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臨沭縣人社局轉“授其魚”為“授其漁”,實現“培訓一個、就業一人、脫貧一戶”的目標。依託貧困戶的實際情況落實因地制宜、形式多樣的技能培訓,委託專業培訓機構、聘請專業技術人員在課堂教授、到田間地頭開展教育培訓,並讓農民自主選擇培訓機構和專業,需要什麼就培訓什麼;同時以市場為導向,圍繞市、縣周邊地區對産業工人的技術需求,組織訂單培訓,實現培訓一人,就業一人。

  在充分調研和實地考察的基礎上,針對全縣6139人未脫貧人員中有就業願望且有勞動能力的442人,通過扶貧車間吸納就業、勞務輸出就業、公益性崗位安置就業等方式實現就業192人,完成43.4%委託扶貧定點培訓機構對技能培訓需求的180人採取“短平快”式特色培訓,使其通過技能或創業就業實現自我脫貧致富。

  一人富不叫富,大家富大幸福。在山東省臨沭縣陳林村,貧困殘疾人劉曉華在縣裏的脫貧培訓班學習服裝裁剪後,利用扶貧小額貸款在村裏開辦了一家服裝加工車間,並由當地的服裝廠提供設備和加工訂單,生意紅紅火火;劉曉華一個人致富後沒有忘記鄉親和其他貧困戶,從臨近村招聘了20多個貧困戶參與創業,不但實現了創業脫貧,還帶動了周邊貧困人口實現就業脫貧,成為一方美談。

  僅上半年,臨沭縣人社局就鞏固建設69個就業“扶貧車間”,並聯合縣扶貧辦制定下發了《關於認定首批臨沭縣示範“就業扶貧車間”的決定》,認定臨沭縣華裕服裝有限公司等3家“就業扶貧車間”為首批臨沭縣示範“就業扶貧車間”,並給以每個“扶貧車間”5000元的一次性獎補;圍繞農村公益性崗位開發,在大興、石門、店頭等8個鎮街48個村以保潔、保綠、公共設施維護等開發48個農村公益性崗位,安置特困貧困人口48人;依託市場需求,先後在店頭、大興、石門等五個鎮街舉辦專題招聘會5場次提供30多個工種500多個適合貧困人口就業崗位,實現就業130余人,其中貧困人口37人。

  今年,臨沂市電視臺兩次到臨沭縣做專題採訪,對石門鎮西石門頭村劉姓貧困戶公益性崗位在崗人員、石門鎮陳棠村扶貧車間、店頭鎮青林食品公司扶貧車間進行了專門的採訪報道,對臨沭縣以三無失能人員管護、社會綜治協管、環境衛生清理等公益性崗位設置為貧困對象脫貧兜底安置和扶貧車間創業再就業解決農村貧困對象就業脫貧的做法給於高度評價;在7月中旬,央視新聞聯播還就“山東臨沭:‘一技之長’確保貧困戶脫貧不返貧”事跡做了重點報道,這些都是該縣多措並舉增加貧困家庭收入,實現精準脫貧不返貧有力例證。

  針對全縣貧困人口,臨沭縣不僅在創業就業方面下大力氣、做好文章,還在落實醫保健康扶貧方面出臺政策,應保盡保。縣裏不僅把未脫貧人口在集中徵繳期導入系統一一比對,將未參保登記的531人導入居民醫療保險徵繳系統享受保險待遇;並根據上級文件“脫貧不脫政策”的要求,又將2016年底已脫貧的人員導入系統一一比對,將未參保登記的1865人導入居民醫療保險徵繳系統,以確保其享受基本醫保保險待遇,真正實現了應保盡保,兜底脫貧。

  可以説,脫貧攻堅以來,臨沭縣在通過産業帶動、收益分紅、孝善養老、醫療救助、政策兜底等多措並舉的同時,始終堅持把扶貧同扶智、扶志相結合,注重激發貧困人口的內生動力,教育、引導、鼓勵貧困人口通過發展特色種養加産業、居家就業、自主創業、公益性崗位等方式,提高自身發展能力,先後投入1800多萬元培訓資金,幫助三萬多貧困人口通過掌握技能,實現就業或創業脫貧,返貧率僅為0.26%。(供稿單位:臨沭縣扶貧辦  編輯:王雅茹)

分享到:
  • 聯盟單位中國生態文明網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保護聯盟
  • 聯盟單位國際野生物貿易研究組織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