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沂南縣馬牧池北村多點開花實現“一村多業”

2017-12-04 16:04:48  來源:國際在線  責編:陳晨

  國際在線生態中國頻道消息:山東省沂南縣馬牧池北村現有520戶、1500口人,黨員44名,“兩委”成員4人,建檔立卡貧困戶49戶、95人。耕地1420畝、山地1500畝,以種植地瓜、花生、小麥、玉米等大田作物為主,産業結構單一,群眾增收乏術。省委組織部第一書記駐村入點以來,緊緊圍繞抓黨建、促脫貧目標任務,長短結合、多點開花,産業發展取得突破。

  突出重點、全面推進,生産生活條件明顯改善。堅持把加強村莊基礎設施建設、改善群眾生産生活條件作為幫扶工作重中之重,從解決群眾反映最強烈、最迫切的難題入手,推動幫包村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改造升級,為村莊今後發展打好基礎。新打深水井1眼,配套建設泵房和蓄水池,鋪設自來水管線6.2公里,灌溉管網2.1公里,不僅徹底解決村莊吃水難題,還擴大水澆地面積300多畝。新修穿村路和生産路4.1公里,硬化街巷面積1.9萬平方米;新建2300平米、集便民服務、黨員教育、老年活動、商貿購物等功能于一體的為民服務綜合體1處,利用低窪垃圾場改造可蓄水4000方的微型水利景觀1處,種植綠化苗木、花卉8萬餘株,安裝路燈75盞,極大改善了生産生活條件,村莊面貌煥然一新。

  長短結合、多點開花,産業發展取得突破。發展産業,堅持把可持續和形成村級集體資産放在首位,把生産、管理、銷售的全過程規劃好,確保村集體村民長期增收,貧困戶穩定脫貧。著眼山區家家養羊的習慣,規劃建設佔地25畝、存欄1200隻基礎母羊的高標準養養殖場1處,與青島一家有很強市場渠道的企業簽訂為期10年的合作協議,工場育種選種、農戶分散育肥,配套建設日屠宰量200隻的屠宰、分割車間和容量80噸的冷鮮、速凍庫,産品在當地加工檢驗合格後,直接運往省內外大型商超銷售,實現從良種培育、育肥宰殺到産品配送的全産業鏈生産。企業每年給村集體繳納固定分紅(第一、二年11萬,第三、四年16萬,第五年起21萬),村集體從中拿出一定數額,通過“托底補助+育肥補貼”的方式幫扶建檔立卡貧困戶:每個貧困戶每年發放1500元普惠性補助;有勞動能力、參與羊羔育肥的17戶,除育肥所得(週期3個月,每羊凈利約120元),還能得到企業每羊100元的飼料補貼,按年育肥20隻計算,增加收入4400元;兩項相加,每個貧困戶年可增收5900元。同時,合同還規定,同等條件下,企業要優先安排周邊農戶參與養殖。保守估算,2年內馬牧池北部地區年出欄羊只即可超過10000隻。顧長遠不忘看眼前,搶抓時間,加快推進一批短平快項目落地,解決貧困群眾短期內增收問題。入村不久,就從當地種植習慣入手,引導群眾對花生等傳統作物進行品種和技術改良,提高品質和産量;精選丹參、黃芪、紫薯等,組織村幹部帶頭試種,通過獎補吸引群眾參與;採用訂單生産的方式,發展150畝有機小米,不少群眾當年就見到效益。流轉土地22畝,建設12個冬暖式日光溫室,改變馬牧池北部沒有高效設施農業的歷史,每年增加集體收入1.2萬元。産業發展的“組合拳”,能夠很好地實現幫扶貧困群眾、助力集體增收和帶動區域産業發展、帶富周邊群眾“四位一體”的幫扶目標。

  培育新風尚、傳播正能量,群眾精神面貌明顯改觀。在抓好物質脫貧的同時,充分發揮先進文化的引領作用,積極組織開展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動,豐富農村文化生活,提升群眾文明素質。國慶前夕,舉辦“放飛中國夢、紅歌獻祖國”文藝晚會,12個村、200多名群眾自己演自己,觀眾近千人。組織“第一書記光明行”活動,協調濟南眼科醫院到村義診,為10多名老人免費做了白內障復明手術。寒冬來臨,逐一走訪老黨員和困難戶,送去棉衣、棉被、取暖煤等過冬物資,讓他們親身感受黨的關懷和溫暖。(供稿單位:沂南縣馬牧池鄉  編輯:王雅茹)

分享到:
  • 聯盟單位中國生態文明網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保護聯盟
  • 聯盟單位國際野生物貿易研究組織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