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生態中國頻道消息: 山東省費縣將扶貧開發作為頭號民生工程,納入全縣重點工作,將扶貧開發工作與創新實施的“3+4”農村治理保障體系緊密結合,從實際出發,在精準識別的基礎上,重點實施好産業、易地搬遷和政策兜底三種扶貧方式,把精準扶貧、精準脫貧落到實處。
突出産業扶貧,解決區域整體性脫貧。搞好産業扶貧是實施精準扶貧、解決區域和連片貧困的主要路子。抓住了産業扶貧,就抓住了扶貧的“牛鼻子”。大力發展林果種植産業,打造了費縣核桃、蒙山板栗等4個過億元區域公共品牌,推行和建立“園區+龍頭企業+貧困戶”的“産業鏈式扶貧”機制,實行土地股份合作、貧困村集體資産入股等辦法,讓貧困戶分享更多的增值收益;加速推進鄉村生態旅遊産業。費縣山清水秀、生態宜人,近年來我們把文化旅遊、養老養生産業融合發展作為一個戰略重點來抓,並初見成效。由魯商集團投資50億元的天蒙文化旅遊區項目運營良好,以農家樂為重點的鄉村旅遊已遍及全縣一半以上鄉鎮,帶動區域內貧困村、貧困戶脫貧致富;全力實施光伏産業。費縣山區丘陵面積佔全縣總面積的七成,有2萬畝荒山、灘塗,把這一自然劣勢利用起來,發展光伏産業,既實現了脫貧的效益,又符合了綠色環保的要求,是個“一舉兩得”的好事。
強化政策兜底,解決最困難群體脫貧。費縣用足上級政策,將特困群眾全部納入低保體系,做到應保盡保。積極推進農村低保線與扶貧標準線“兩線合一”,擴大社會救助,對等錢救命、沒有救助就無法生存的特困群體,用好慈善總會救助資金,實行托底式救助。實施了健康扶貧工程,為貧困人口提供流動巡診、下鄉義診等服務,實施貧困戶、五保戶、低保戶等特殊人群醫藥費用減免政策,切實減輕就醫負擔。
注重搞好“四個結合”。把扶貧與基層組織建設相結合,把扶貧和區域經濟發展相結合,把扶貧和基礎設施建設相結合,把扶貧和扶志、扶智相結合,建立扶貧長效機制,激發貧困戶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增強自我造血功能,變“要我脫貧”為“我要脫貧”、“我能脫貧”。(供稿單位:費縣扶貧辦 編輯:王雅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