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業 | 構築隴中綠色屏障

2017-12-14 13:34:29  來源:甘肅日報  責編:陳晨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文章內容

華家嶺

  甘肅日報訊:華家嶺,定西市通渭縣境內一片溝壑縱橫、嶺梁交錯的山區。

  上世紀60年代,這裡到處都是荒山禿嶺。40多年來,一代又一代務林人把樹苗一棵接一棵地栽進黃土,成就了一片又一片綠色。如今,這一片綠色匯聚成了佔地9.7萬畝的林帶,樹起了一道守護隴中大地生態安全的綠色屏障。

  一棵接著一棵種

  華家嶺最高海拔2445米,年平均氣溫只有3.4℃。華家嶺林帶蜿蜒曲折,東起通渭縣義崗鎮、西至安定區寧遠鎮,共有68個行政村。

  這裡曾經是西安至蘭州的必經之地,公路常年因雨雪而泥濘不堪,人們戲稱這條“西蘭公路”為“稀爛公路”。1940年,作家茅盾途經這裡被風雪圍困三天三夜,之後他在散文《風雪華家嶺》中詳細描寫了華家嶺行路之難。

  上世紀60年代末,為了從根本上改變華家嶺的面貌,當地政府決定大面積營造“華家嶺林帶”,即以華家嶺為中心,沿西蘭、華雙、漫會公路及其支梁植樹造林。

  1971年初,華家嶺林業站成立,43歲的王福孔和40余名林業職工作為第一批職工,前往華家嶺,開始在300畝試驗場裏播綠育苗。“山上沒路、沒水、沒糧食,我們背起乾糧,步行上山。為了方便,索性就住在了山上。”如今已經90歲高齡的王福孔回憶起當年的造林場景,仍歷歷在目。

  上華家嶺造林,頭一件事就是解決生存問題。沒有路走,王福孔和同事們便組織當地農民沒日沒夜地修,雖然大夥的腳上磨起了水泡、手背上裂開了大口子,但幹勁卻絲毫不減,路也一點一點往山下延伸;沒有水吃,就從13公里外的馬營鎮往嶺上馱;缺少糧食,大夥就從自己家裏帶來玉米麵、糜面,每頓做成“拌湯”省著吃;沒有蔬菜,大夥就在嶺上挖點野菜,算是改善伙食。

  育苗工作是林業站的“一號工程”,説起來簡單,做起來卻是難上加難。因缺乏在高寒、高海拔地區造林的成功經驗,剛開始的時候,王福孔和同事們的育苗成活率幾乎為零,經過不斷探索,他們總結出了“旱地培育水地苗法”:先在一口大鍋中將土兌上肥料和成泥漿,然後將幼苗根部沾上泥漿保持苗木本身的水分,提高成活率。幼苗栽種後,還需“三水三肥、四鋤六抹”等十數道工序養護。

  從育苗成活率幾乎為零,到培育出適合華家嶺生長的樹苗,王福孔和同事們花費了8年時間,積雪、降雨、大風、濃霧是陪伴他們的“常客”。

  “嶺上一年一場風,不是南風就是北風。每年春秋造林時節,風吹到人臉上像刀子刮一樣,每個人臉上都得掉幾層皮。”今年70歲的退休老職工劉宗禹,記憶最深刻的是林業站裏塌了補、補了塌的土炕,當時那是他們唯一可以取暖的地方。之後,他在林場工作了31年,每天都要在自己管護的山頭上巡一遍,直到2002年在巡林途中發生車禍造成腿部殘疾,才不得不離開自己堅守的崗位。

  如今,家住在華家嶺鄉高堯村的劉宗禹老人,幾乎每天都要拄著拐杖眺望山頭。“呵護樹苗成長就像撫育孩子,時間久了,和樹也就有了感情。在站上,眼瞅著自己親手種的樹長得‘左看有樣樣,正看成行行’,心裏可美了。習總書記説‘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我們的一輩子值了。”老人説。

分享到:
  • 聯盟單位中國生態文明網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保護聯盟
  • 聯盟單位國際野生物貿易研究組織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