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田水利改革引來“活水”

2017-12-22 09:59:53  來源:雲南日報  責編:陳晨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文章內容

紅河州

  雲南日報訊: “十三五”期間,紅河州以高效節水為重點,以創新機制為關鍵,以深化改革為動力,下大力氣做好高原特色現代農業“水”文章,創新釋放“水”活力,為促進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農村增綠和脫貧攻堅提供了有力保障。

  按照“水利跟著産業走,水利倒逼産業調”的工作思路,紅河州打破行政區域和行業界限,大力實施高效節水灌溉工程,打造北部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南部山區綜合開發、紅河谷經濟開發開放帶“三個樣板”,促進區域水源保護和水質保障的同時,項目區農業産業得到快速發展,農業産業不斷調整優化,有力支撐全州高原特色現代農業轉型升級。

  誰來投、誰來建、誰來管是農田水利的三大難題,紅河州堅持政府與市場兩手發力,以水權分配、水價改革、産權制度改革為支撐,創新體制機制解決農田水利“最後一公里”投入不足、管護不到位等突出問題。

  深化投資融資改革,破解資金難題。加強銀政企合作,與光大銀行合作設立10.01億元“紅河光大水務基金”。加大水利領域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推廣力度,紅河州52個項目納入省級重點水利PPP項目庫,總投資148億元。成功引進雲南建投、雲南水投、北京通捷水務、新疆天業、四川玖鴻建工等一批企業,以政府小投入撬動社會大投資,僅彌勒市東風片區、建水縣南莊片區、開遠市中和營片區三個片區就以8320萬元政府投資撬動2.33億元社會資本。

  深化農業水價改革,破解節水難題。採取工程措施的同時,出臺《關於加快推進農業水價綜合改革的實施意見》,推廣瀘西縣、建水縣全國全省農業水價綜合改革試點的成功經驗,分級制定農業水價,實行分區分類水價,推行超定額累進加價制度,建立合理的農業水價形成、“節獎超罰”和精準補貼機制,轉變用水方式、促進農業節水,項目區畝均節水20%以上。

  深化管理體制改革,破解運行難題。財政投資新建的設施屬政府所有,委託企業經營管理。企業“自投、自建、自管、自營”部分設施産權屬企業所有。企業通過向項目區用水戶供水,從水費及其他經營服務中獲得報酬,保證後續管理投入和農田水利設施持續發揮效益。通過明晰産權、落實管護主體,改變了長期以來農田水利由政府大包大攬、單一僵化的運行管理模式。

  農田水利改革帶來了可喜變化。截至目前,全州累計實施51個農田水利改革項目,建成高效節水灌溉面積70.02萬畝,建成彌勒朋普、彌勒東風、建水南莊、瀘西中大河、紅河谷熱區等萬畝以上高效節水灌溉示範工程11個,支撐北部地區建成萬畝以上規模産業帶24個、南部地區建成千畝以上集中連片基地67個。伴隨規模化高效節水設施的完善,帶動全州流轉農村承包土地81.2萬畝,促使更多農民轉變身份獲得勞務性工資收入,實現就近就地就業,項目區農民人均年增收1000元以上。(記者 李樹芬) 

分享到:
  • 聯盟單位中國生態文明網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保護聯盟
  • 聯盟單位國際野生物貿易研究組織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