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報訊:賀蘭山下果園成,塞北江南舊有名。冬日的賀蘭山,矗立在松濤白雲間。12月上旬,記者隨寧夏石嘴山市聯合執法人員走進石炭井礦區大磴溝,只見道路兩旁的數十家洗煤廠已悉數拆除。過去,這裡曾是一個嘈雜的煤炭洗選加工基地,附近盜挖開採來的煤炭大多被賣到這裡加工出售。洗煤廠拆除後,覆土上都撒了草籽,如果今冬下幾場雪,明年春天,草籽就會破土而出、染綠山巒。
寧夏不要黑色的GDP。如今,賀蘭山自然保護區內上百家工礦企業悉數關閉。而這,只是寧夏推進生態立區戰略的一個縮影。
決不能再讓賀蘭山哭泣——一系列鐵腕治污舉措壓茬推進
“良好的生態環境”曾是寧夏的一張金字品牌。黨的十九大剛剛閉幕後,寧夏回族自治區實施生態立區戰略推進會即在銀川召開。會議開始前,與會人員用半個小時集體觀看了紀錄片《賀蘭山在哭泣》。當大家看到賀蘭山腹地因長期採煤、採礦,部分區域只剩光禿禿的山包和裸露的山體,都感到心痛不已。數千年來為寧夏平原遮風擋沙的“父親山”,竟然在“靠山吃山”的傳統發展方式中,被折磨得遍體鱗傷、滿目瘡痍。
決不能再讓賀蘭山哭泣!這次會議印發了“生態立區28條”——此後,一系列鐵腕治污舉措壓茬推進。以“藍天、碧水、凈土”三大行動為代表的環保攻堅戰在寧夏打響:
完善大氣污染防治聯控聯防機制,開展燃煤、煙塵、機動車、揚塵污染協同治理;
加強黃河支流、重點湖泊保護和入黃排水口整治,加快建設人工濕地等綜合治理工程,全面取締工業企業直排口,推進污水集中治理、廢水深度治理;
加快推進土壤污染詳查,實施土壤環境監測全覆蓋,嚴格整治農業面源污染,從源頭保障人居環境安全。
今年以來,寧夏查處企業環保違法違規問題611起,依法責令企業限産停産88起,問責追責黨政幹部12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