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文化遺産,是指一種農業生産體系,它由我國人民與所處環境長期協同發展而來,具有豐富的農業生物多樣性、完善的傳統知識與技術體系和獨特的生態文化景觀。農業文化遺産地包括了由聯合國糧農組織認定的全球重要文化遺産和由農業部(現農業農村部)認定的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産。從農業部(現農業農村部)發佈的4批91項,涉及104個縣區市的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産可以明顯看出這些地方的一些顯著特點。
一是基礎設施薄弱、經濟發展落後。在104個縣區市中,有40多個屬於國家重點貧困縣,是實施精準脫貧的重點地區。即使像浙江省青田縣這樣的東部地區,也因“九山半水半分田”的自然條件,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農業經濟相對滯後。
二是生態系統脆弱、生物資源豐富。農業文化遺産地,絕大多數位於高原、山區、洼地、旱地、水源保護地等,生態系統脆弱但服務功能重要,屬於重要生態功能區。同時,這些地方不僅保留了青田田魚、梯田紫米、從江香禾、興化龍香芋等獨特的地方農業物種資源,也是生物多樣性富集的地區。
三是傳統知識豐厚、技術體系完善。由於受到現代技術的影響相對較小,許多農業文化遺産地依然保留著農業生産、資源管理的傳統知識與技術。不僅有桑基魚塘、稻田養魚、農林複合這些典型的生態農業模式,也有木刻分水、坎兒井這樣的資源保護與利用技術。
四是文化資源富集、鄉村景觀優美。“農耕文化是中華文化的根”在農業文化遺産地表現尤為顯著,那裏不僅有青田魚燈舞、從江侗族大歌、哈尼四季生産調等一大批國家甚至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産,也有田魚幹、炒粉幹、九層糕等地域特色鮮明的飲食文化,還有森林、村落、梯田、水系組成的完美稻作梯田系統以及垛田、古香榧群、古桑樹群、古棗園等鄉村景觀。
五是人口數量較多、人才資源短缺。勞動力資源富集但高層次人才缺乏是農業文化遺産地的一大特色,推出層次多級、形式多樣的職業農民培育是當務之急,針對一些瀕臨滅絕的非遺技術,尤其要推出傳承人培養計劃。
農業文化遺産地應當針對上述特點,充分利用資源優勢與“後發”優勢,實現“五個振興”。
産業振興方面應當圍繞農村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充分發掘遺産地的生物、生態、文化與景觀資源優勢,構建鄉村産業體系,因地制宜、突出特點、發揮優勢,形成既有市場競爭力又能持續發展的産業體系。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敖漢旗緊緊抓住“全球環境500佳”“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兩個金字招牌,做大做強小米産業,就是一個成功案例。
人才振興方面應當在重視引進外來優秀人才的同時,更加重視本土人才的培養與利用,注重吸引知識青年回歸故土,注重勞動者能力的提高。浙江省青田縣歸國華僑金岳品、敖漢旗返鄉創業的劉海慶、雲南省紅河縣帶領村民致富的郭武六都是這方面的突出代表。
文化振興方面,應當本著揚棄的態度,發掘傳統文化中的優秀成分,弘揚主旋律和社會正氣,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使鄉村社會朝著鄉鄰和睦,鄉風文明的方向發展。同時,利用豐厚的文化資源促進多功能農業與文化創意産業的發展,實現經濟與文化的同步發展。
生態振興方面,科學合理利用自然資源,有效保護生態環境與生態系統功能,治理美化鄉村生活環境。讓良好生態環境成為鄉村振興的支撐點,貫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將生態系統保護、資源持續利用貫穿于農業綠色發展之中。真正使鄉村成為山清水秀、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
組織振興方面,在建立健全基層黨組織的同時,充分發揮傳統社會治理的積極因素,堅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治理結構,利用行之有效的鄉規民約,構建新型鄉村社會治理體系。
在農業文化遺産地,通過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實現鄉村經濟發展、鄉土文化傳承、鄉村社會和諧、鄉村生態健康有著特別的意義。而且通過探索出一條經濟發展、生態保育與文化傳承的農業文化遺産保護之路,可以為世界農業與農村可持續發展貢獻出中國方案。(記者 閔慶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