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丨春風化雨 海南山美水美人更美

2018-04-13 15:16:08  來源:科技日報  責編:陳晨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01

  科技日報訊:潮起海之南

  每天傍晚,位於海口市文明西路的老彭記清補涼一營業,店裏總是擠得滿滿噹噹的,有時還大排長龍。

  老彭記清補涼,是海口老街坊口中的新華南清補涼,原本是新華南路上一家宵夜攤。2015年,借著海口“雙創”的東風,老彭家將多年的路邊攤搬進了店裏。“用餐環境和衛生變好了,我們的生意也更紅火了。”店主老彭説。

  佔道經營、流動攤點、馬路市場;機動車亂停亂放、電動車逆行、行人闖紅燈;露天焚燒垃圾、揚塵污染……種種亂象曾經是海口這座城市發展的一大軟肋。

  從路邊擺攤到進店經營,老彭記清補涼店之變,折射出海口市“雙創”給城市帶來的深刻變化。2015年7月,海口吹響了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的集結號。2017年,海口市榮獲第五屆全國文明城市,實現了海南省歷史上全國文明城市“零的突破”。

  一座城市的文明,不僅在於寬敞的道路、高聳的樓房、整潔的環境,更在於陣陣文明新風。

  “海南島,溫暖的海島!”“海南山美水美人更美!”2018年春節剛過,一場多年罕見的持續大霧讓瓊州海峽持續封航,數萬旅客車輛滯留。在突如其來的“大考”面前,海南上下沉著應對,海口全城動員,盡力疏堵,用心服務,讓受堵的旅途溫暖起來。

  一場“大考”,不僅擦亮了海口“全國文明城市”的金字招牌,更展現了海南精神文明建設的喜人成果。

  海南之美,美在人文。這片被陽光眷顧的土地,從來就不缺少精神的滋養。建省辦經濟特區30年來,李向群精神等接續引領社會良好風尚,樹立道德標杆,推動公民道德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不斷提高,推動海南從一個邊陲落後的海島發展成為一個比較現代化的經濟特區。

  近年來,海南緊緊扣住“社會文明”這一關鍵詞,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根本任務,廣泛開展各類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形成了精神文明建設齊抓共管的良好氛圍,實現了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的“比翼雙飛”。

  從城市社區到村村寨寨,從萬泉河畔到鸚哥嶺下,在南海之濱,文明的力量春風化雨,潤物無聲。

  “學習雷鋒好榜樣,忠於革命忠於黨,愛憎分明不忘本,立場堅定鬥志強……”走進海口市龍華區中山街道居仁坊,由街坊老鄰居組成的合唱團正在高聲歡唱。老人三三兩兩在家門口悠閒聊天、孩子們在文化室裏看書寫字,青年志願者在服務社區居民……居仁坊的日常生活景觀,繪就了一幅文明和諧的美好畫卷。

  “我們發動群眾分享好家風好家訓,家家戶戶門口都挂上了‘好家風好家訓’的展示牌,既傳播治家理念和良好家風,又使孩子們受到精神熏陶,社會風氣好了,老百姓的幸福感也大大提升。”居仁坊社區黨支部書記、居委會主任謝榮花説。

  而在農村,海南在全國率先開展的文明生態村創建活動,已經成為全國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一個響亮品牌。

  田陌翠綠,婆娑椰影,青磚灰瓦,村道在民居間蜿蜒……春天的瓊海市嘉積鎮北仍村,美麗宜人。受益於文明生態村建設,這個曾經垃圾成堆、污水橫流的村子實現了“山川披綠、環境優美、産業富民、文明和諧”的完美嬗變,成為農民的幸福家園、市民的鄉村公園、國內外遊客的度假樂園。

  截至2017年12月底,海南省累計創建文明生態村17934個,佔全省自然村總數的85.1%。

  在這座海島上,人人爭做文明海南人。

  海南圍繞提升人的文明素質,教育引導廣大群眾按照凝心聚力、遵紀守法、履職盡責、奮力拼搏、誠實守信、修德正風、志願服務、孝老愛親等八點要求,加強思想道德文化建設,弘揚“椰樹精神”,爭做文明海南人。

  在這座海島上,大家共創文明海南島。

  海南圍繞文明城市、文明村鎮等創建,堅持注重城市風貌、提升整體形象,注重基礎設施、提升城鄉功能,注重精細管理、提升治理能力,注重生態環境、持續開展六大專項整治,注重文化傳承、提升內在氣質,努力打造美麗整潔、設施完備、生態宜人、管理有序、文化獨特的城鄉環境。

  青山依偎綠水,文明相伴和諧。

  大海之南,精神文明的種子處處生發,一個山水與人文共美的美好新海南就在前方。(記者 江東洲 劉 昊)

分享到:
  • 聯盟單位中國生態文明網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保護聯盟
  • 聯盟單位國際野生物貿易研究組織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