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大連 守護好這片生態海

2018-04-23 10:41:03  來源:經濟日報  責編:陳晨

  經濟日報訊:在大力保護和治理下,大連市的海洋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善。圖為大連夏家河子海濱,海水清澈,海岸線上綠草如茵。 

  從“海洋資源大市”到“海洋經濟強市”,將治理與保護海洋生態環境作為重中之重,政府牽頭、科學規劃、社會共治,“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大連作為我國沿海地帶重要的經濟、貿易、港口、旅遊城市以及“一帶一路”戰略向北開放的重要門戶和樞紐,全力呵護海洋這一經濟發展“命脈”

  被渤海、黃海環抱其中的遼寧省大連市,是我國沿海地帶重要的經濟、貿易、港口、旅遊城市,更是當前國家“一帶一路”建設向北開放的重要門戶和樞紐。正是2000多公里長的海岸線,讓大連在區域發展中極具優勢。隨著一系列國家對外開放戰略的實施,大連在我國東北地區經濟發展的支點作用越發明顯。如何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合理使用海洋資源,始終是大連實現科學發展的關鍵。

  海水越來越藍

  4月份,隨著天氣轉暖,位於大連市甘井子區的夏家河子海濱又開始熱鬧起來,不少遊客和市民在潔凈的沙灘上悠閒漫步。一位附近居民對記者説:“海邊的環境越來越好,海水越來越藍,看著舒心,撿點海鮮吃著也放心。”

  海洋生態環境的改善,不僅讓市民感到放心和舒心,更為大連市的經濟社會發展創造著美好前景。

  大連三面環海,擁有全國1/10的海岸線,海島541個,海域廣闊,岸線曲折,島嶼星羅棋佈,海洋生物種類繁多,海洋資源開發潛力巨大。

  面對優勢資源,大連明確提出要把提高海洋開發能力和海洋生態文明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開展海洋環境監測體系建設、陸海聯動防治海洋污染、海洋保護區保護、海洋環境生態修復、推進海島生態文明建設等工作,不斷提高海洋開發能力,使海洋經濟成為新的增長點。

  目前,大連市已發佈《大連市海洋生態文明建設行動計劃(2016—2020年)》,推動海洋經濟、海洋生態、海洋科技、海洋文化等全方面發展。相關部門堅持開展近岸海域水質監測,對陸源入海29個一般排污口和1個重點排污口進行密切監測;建立海洋工程和傾廢環保監管等分級責任制及其相應的運行機制,明確各級職責,確保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各項工作有效落實;對海洋工程建設,實施事前評價、在建監督、竣工驗收全過程監管,最大限度地減輕海洋工程建設對生態環境的損害。

  2016年,遼寧省在黃海海域實施生態紅線制度。按照“保住生態底線,兼顧發展需求”宗旨,大連的黃渤海海洋生態紅線區劃定面積10147.2平方公里。

  護好經濟發展“命脈”

  日前,記者在長海縣獐子島鎮馬坨子島附近岸邊看到,運沙船上的沙石土正被一車車地卸下,對海岸帶進行回填修復。作為當地海域保護與開發利用的重要舉措之一,獐子島保護與開發利用示範項目將修復海島陸域面積2萬多平方米,建設194米長的防波堤。

  據介紹,大連市按照國家關於海域海岸帶整治與修復工作的總體要求,持續加大投入,啟動重點海域治理工程,中央和地方財政現已累計投入15億元以上的生態修復資金,修復海洋生態環境,啟動重點海灣、岸段和海島整治修復項目,開展植被修復、海岸加固、沙灘整治、海島整治等。像老虎灘灣生態整治修復項目,清淤12萬立方米後,使海灣環境得到徹底改變;普蘭店灣水域拓寬至1000米,形成45公里環海灣沿岸景觀帶。

  大連還不斷加大海洋保護區建設力度,建立大連旅順口區國家級海洋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大連斑海豹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大連長山群島等4個國家級海洋特別保護區,海王九島海洋景觀等4個市級自然保護區,保護區總面積7492平方公里。

  自2013年以來,大連市累計投入1.85億元實施生物恢復增殖放流工程,放流各類苗種121億尾,為當地群眾帶來了經濟效益,保證了近海海洋資源的可持續性。

  大連市海洋與漁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海域整治修復等工作對於有效保護海岸和近岸海域的資源環境,提升海岸和近岸海域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增強對海洋經濟發展的支撐作用明顯。這位負責人表示,今後大連會繼續加大海域生態整治修復工作力度,確保海域生態整治修復工作規範、健康和可持續開展,努力打造“水清、沙凈、灘美、人樂”的海洋生態環境。

  打造全新治理機制

  2015年,大連旅順口區國家級海洋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獲批,使得整個大連的海洋生態文明建設提升到一個新水準。作為大連傳統的海濱旅遊點,旅順口區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人文條件和科學規範的海洋管理體系,當地大陸自然岸線保有率達58%,一二類優良水質海域面積佔全區海域面積的90%以上,城鎮污水處理率超過90%。

  為更好開展海洋生態文明建設工作,旅順口區在全市率先開展海上漂浮物打撈機制探索工作,實現對全區近岸海域海上垃圾的常態化清理,積極探索海洋生態環境保護“灘長制”。據介紹,“灘長制”是在政府的支持和引導下,由當地海域具有威望的漁民或船長帶領居民保護海洋,充分發揮漁業安全員在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中的積極作用。比如一旦出現海上有油污或是出現盜挖海砂、破壞海岸線的行為,灘長就立即會組織周邊的漁船過去處理。

  甘井子區的漁政執法檢查、漁業資源管護與修復、海洋污染防禦等工作在當地堪稱“樣板”,其打響的海洋生態保護“五大戰役”,建起了一道綠色屏障,切實保護著海洋生態。

  按照統一部署,甘井子區把保護海洋環境、促進海洋經濟可持續發展作為重點工作,全面打好以禁用漁具剿滅戰、三無漁船清理戰、漁業資源修護戰、伏季休漁保衛戰和海洋污染防禦戰為主要內容的海洋生態保護“五大戰役”。同時,甘井子還進一步完善海洋環境監測方案,對近岸海域的海洋環境監測站位進行了合理調整,增加了16個監測站位,保證重點海域有監測站位、主要浴場有監測站位、全部海域有監測站位的“三有”監測模式,達到監測站位分佈全覆蓋的效果。

  堅持“生態立縣”戰略,實施“生態品質提升工程”“藍天碧海工程”和“青山生態系統工程”,一直是大連長海縣對當地發展的根本要求,圍繞這些工作,當地正全力打造“國際生態島”。目前,長海縣已經實施最嚴格的環境保護制度,不斷提高生態環境管理系統化、科學化、法治化、精細化、信息化水準。為保護好長海的各個生態海島,當地採用了“5+X”模式和生態保護“黑名單”制度,定期對責任部門環保重點問題整改和訴求問題辦理情況進行督察督辦,督察結果納入責任部門績效考核。(記者 蘇大鵬)

分享到:
  • 聯盟單位中國生態文明網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保護聯盟
  • 聯盟單位國際野生物貿易研究組織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