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訊:江蘇沛縣是全國首批100個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示範縣之一。從過去“垃圾靠風刮”,到現在“分類儲運忙”,這個蘇北小城積極補齊農村環保服務“短板”,建設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體系,既改變了農村的環境面貌,也帶來農民生活方式的變革
整潔的鄉村、綠意盎然的濕地、清澈見底的河流……走進江蘇沛縣,乾淨整潔的村風村貌讓人眼前一亮。
沛縣城鄉環境巨變的背後,是以“綠色思維”構建起的生態經濟發展路徑和框架。
近年來,沛縣以推進生活垃圾分類為抓手,不斷加強農村環境整治,如今,天藍地綠、水清村美、生態宜居的農村生活環境在沛縣已經成為現實。
農莊變身別墅區
幾年前,在沛縣任莊村,每家房前屋後都有一個垃圾堆。每到春播秋種施肥時,草木灰、果皮蔬菜等垃圾就被挑到農田裏做肥料,而廢棄的燈泡、塑膠製品、紙張等生活垃圾,或傾倒在馬路上,或堆積到河溝邊。一有大風天氣,垃圾滿村飛舞,河溝裏飄浮著各種塑膠袋……
現在,走進任莊村,感受到的是整潔有序、休閒安逸的農家生活。過去在道路、河流、坑塘邊留下的一堆堆垃圾,已被一簇簇賞心悅目的綠植取代,小村莊變成了名副其實的“別墅區”。
村民們告訴記者,目前任莊村有6名保潔人員,負責每天清掃道路和轉運住戶的垃圾到村頭中轉站。此後,垃圾再由中轉車輛轉運出村進行集中處理。保潔員張鳳枝告訴記者,“以前路邊、河溝的垃圾特別多,現在幾乎沒有垃圾。而且,看到環境變得這麼乾淨,大家都自覺不亂丟垃圾了”。她説,自己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清理收運住戶門前的分類垃圾。
任莊村的環境變化是沛縣進行農村環境整治的一個縮影。沛縣全面推行農村生活垃圾上門收集,實現全環節對接,已經建成了覆蓋全部自然村的“戶分類、組保潔、村收集、鎮轉運、縣處理”的垃圾收運體系。全縣鄉鎮全部進入國家生態鄉鎮行列,任莊村、草廟村等5個村莊成為“國家級生態村”。
垃圾有了好去處
近年來,沛縣大屯街道安莊村的老黨員唐士營有了一項“新工作”:負責村裏分類垃圾的稱重、記錄和獎品發放。
每天早晨7點,唐士營就開始推著垃圾分類車走家串戶,隨車的還有一桿秤和一本筆記本。剩菜剩飯、菜葉果皮、變質瓜果、動物內臟等屬於可堆肥垃圾,稱重、記錄評價後,倒進可堆肥的垃圾箱裏;衛生紙、塑膠袋、廢舊衣物、一次性餐具、煙頭等屬於其他垃圾,倒進其他垃圾箱。
為鼓勵先進、鞭策後進,老唐每週通過“點讚”,對村民進行考核評比。“點讚”的標準根據每戶可堆肥垃圾的重量和分類情況決定,可堆肥垃圾越重、分類情況越好的,“點讚”的次數越多,反之則越少。“點讚”結果公示在垃圾分類考核評比榮譽欄上。按規定,每公斤生活垃圾算1分,滿10分即可兌換洗潔精、毛巾等獎品,每週進行一次獎勵。“通過積分兌獎,既能鼓勵村民自覺進行垃圾分類,鞏固現有成果,還能讓沒兌到獎的村民看到差距,進一步提高垃圾分類的積極性。”唐士營説。
憑一週積攢的積分,居民唐秀全領到一瓶洗潔精和一塊肥皂,雖然獎品不值多少錢,但她很開心,這是對她每天認真進行生活垃圾分類的肯定。她對記者説:“我每天都把剩飯剩菜、菜葉果皮和變質瓜果倒在門前寫有‘可堆肥垃圾’的垃圾桶裏,積分自然就高。”
分好類的垃圾各有各的“歸宿”:可堆肥垃圾送至生活垃圾分類處置中心進行處理,産生有機肥料;其他垃圾統一密閉轉運至縣焚燒發電廠作無害化處理,從而實現了生活垃圾日産日清、應收盡收。
安莊村黨支部書記寧道龍説,為了提高垃圾處理效果,村裏投資13萬餘元,建起了陽光堆肥房,採用太陽能集熱式供暖技術加速生活垃圾腐爛。陽光堆肥房建築面積約70平方米,內建發酵池4個、儲料池2個,配備垃圾粉碎機1台。他告訴記者,這些菜葉果皮和枯枝爛葉放進去經過一段時間發酵之後就會成為上等的農家有機肥。
據介紹,為了方便村民對生活垃圾進行分類,沛縣城管局為各試點村採購了垃圾分類桶2萬餘套,還為具體負責垃圾分類工作的保潔員配備了分類電動三輪保潔車,並積極落實陽光堆肥房的選址、建設等工作。
生活方式的大變革
為推動農村生活垃圾治理,2011年底,沛縣出臺了《關於建立城鄉垃圾收運體系的實施方案》等解決鎮村垃圾和污水處理的文件,規定處置垃圾的經費來源採取“三個一”的辦法,即“縣裏補一部分,鎮裏拿一部分,各村繳一部分”,為鄉村生態環境持續改善提供了政策制度保障。而各村村民交納的垃圾處理費,每人每月只需1元錢。沛城街道分管負責人説,要求繳納1元錢,目的是希望喚起村民愛護家園的意識,並對保潔發揮監督作用。
與此同時,沛縣按照“戶分類投放、村分揀收集、鎮回收清運”的有機垃圾生態處理體系建設要求,先後建成13個垃圾生態處置中心。在這個體系中,生活垃圾進廠量由原來每天不到200噸增加到目前的近700噸;垃圾處理方式由原來以填埋為主轉變為焚燒發電。每年消減農村生活垃圾量約5萬噸,日處理農村可堆肥垃圾能力達到136噸,按目前生活垃圾處理費48元/噸計算,每年可節省資金300余萬元,同時可生物降解成有機肥近1萬噸,經濟效益約500萬元。
“體系建立了,長期運行還要有保障。”沛縣縣委書記李淑俠説,沛縣按照人口1.5‰的比例,組建了村莊保潔分揀隊伍,配備了村級保潔分揀員2286名。很多老黨員、老幹部義務擔任起環境衛生督察員、垃圾分類員,共同維護村莊的生態環境。“同時,還要進一步加大推進力度,完善督查考核機制,加快終端處置設施的投入與建設,確保兩年內實現農村生活垃圾處置體系的全覆蓋,使農村生活垃圾治理與分類的群眾基礎越來越牢固,讓天藍地綠、水清村美、生態宜居的城鄉生活環境常駐。”(記者 薛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