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宜居 感受一個別具一格的成都公園

2018-06-21 09:54:37  來源:人民日報  責編:陳晨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內頁-文章圖片模板

  人民日報訊:飛臨成都上空,四川盆地中一片平坦沃野映入眼簾——成都,從歷史深處一路走來的悠久古城,今天已成為西部領跑、譽滿國際的現代化大都會。

  作為長江上游一道生態屏障,“窗含西嶺韆鞦雪”的成都,自古以來,綠色就是這座城市的鮮明底色。今天,成都市貫徹落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加強頂層設計,通過鐵腕治霾、科學治堵、重拳治水、全域增綠,把經濟社會發展同生態文明建設統籌起來,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一幅宜居宜業的城市畫卷正在徐徐展開。

  政策宜民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創造 優良人居環境

  退休後,劉為民就從市區搬到了成都東郊的龍泉山腳下,自己和老伴租了一戶庭院,院壩空地上一邊種著老劉經常侍弄的花草,一邊種著老伴悉心照料的蔬菜,就像生活在世外桃源一般。在遛山過程中,老劉發現志同道合的人越來越多,很多年輕人也奔著這綠水青山來了。

  “市裏要把龍泉山打造成城市森林公園,建成後就變成了城市綠心。” 老劉激動地為成都市“把好山好水好風光融入城市”的做法擊掌叫好。龍泉山森林公園建成後面積將達1275平方公里,相當於1.7個中心城區,是一個超級城市中央公園。

  龍泉山的區位變化源自成都城市戰略定位的調整和空間結構的優化。

  成都堅定實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人民為中心,堅持人民城市為人民,按照“一尊重五統籌”城市工作總要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以公園城市理念指導城市建設,構建協同推進共同體,平衡投入産出價值鏈,明確提出了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城市和美麗宜居公園城市的發展目標,創造美好幸福祥和新生活。

  2017年,成都市統籌空間規模産業三大結構、生産生活生態三大佈局,優化城市空間,啟動第五次城市總規修編,作出了“東進、南拓、西控、北改、中優”戰略部署,構建起市域“一心兩翼三軸多中心”的網絡化空間結構,支撐起國家中心城市“五中心一樞紐”核心功能,“城市綠心”也由此誕生。

  龍泉山和龍門山,一東一西,被譽為成都的生態屏障,成都市區坐落其間,人們形象地稱為“兩山夾一城”。把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建成中央綠心後,東邊是新打造的空港新城、簡州新城、淮州新城,西邊是中心城區,成都市域格局就變成了“一山連兩翼”。

  “成都正確處理好舍與得、增與減、內與外的關係,全面提升城市生活品質。堅守有所為有所不為的戰略定力和留白增綠千年立城的時代擔當,統籌推進東部區域增量拓展和西部區域減量發展、中心城區品質提升與近郊區域功能完善,推動非産業功能定位的企業、非滿足本區域公共服務的功能、影響歷史文化街區形象的建築調減、外遷和改造,以非核心功能的‘減’,促進核心功能的‘增’。”參與過最近3次成都總規修編的成都市規劃設計院院長曾九利坦言,成都更加注重集約高效和綠色可持續發展,這次總規修編推動城市發展模式由“産—城—人”向“人—城—産”轉變,重點突出城市發展定位、空間結構、發展方式、整體形態4個轉型以及生態、民生、文化、治理4個進階。

  寬窄巷子、琴臺路、大慈寺、文殊院……為更好保護這些特色風貌街道,成都市城鄉建設委員會與成都市規劃管理局聯合編制了《成都市中心城區特色風貌街道規劃建設技術導則》。特色街區突出天府文化內涵,植入相應的傳統文化類、藝術設計類、時尚創意類等業態。

  對於因水而生、因水而興的成都,水生態文明建設尤為重要。2017年4月,成都市第十三次黨代會明確提出,要重拳治水,全面實行“河長制”管理,堅持生産、生活、生態用水“三水共治”,強力實施重污染流域綜合整治、城鄉黑臭水體綜合治理、良好水體保護、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及病害整治、飲用水環境安全保障等工程,打造“宜居水岸、活水成都”。2017年6月,“成都治水十條”出臺。做好頂層設計、築牢生態本底、把握時序要求、優化水網格局……成都探索一條具有自身特色的治水新路子。今年5月底,成都市級飲用水水源水質達標率穩定保持在100%,全市污水處理能力達到356萬噸/日,中心城區黑臭水體治理全面完成。在美麗宜居公園城市建設的目標下,綠滿蓉城、花重錦官、水潤天府的千年盛景,正漸漸重現。

  經濟宜業

  轉産業、調結構、優佈局,提 升城市綜合競爭力

  5月16日,總投資額逾260億元的18個重點項目簽約落戶成都天府新區國際生物城。其中,諾貝爾獎得主科恩伯格教授領銜的科恩伯格創新型生物大分子藥物研究所項目,將建設世界領先水準的單克隆抗體和雙特異性納米抗體創新型生物大分子藥物的研發平臺,助推國際生物城進一步站上全球生物醫藥産業潮頭。

  作為成都生物醫藥産業發展的主載體、主戰場和主引擎,截至目前,國際生物城已引進項目109個,協議總投資超過1000億元。

  這是成都産業轉型優化升級的一項重大成果。去年以來,成都著眼開放型高品質經濟體系建設,堅持把發展新經濟培育新動能作為推動城市戰略轉型的重大抉擇,作為重塑城市競爭優勢的關鍵之舉,率先成立新經濟發展委員會,制定精準政策體系,搭建共贏合作平臺,創新要素供給模式。同時,大力發展先進製造業、高新技術服務業、現代金融服務業、文化創意産業等,加快現代産業體系建設,優化重塑城市核心功能,擁有美麗宜居公園城市的瑰麗蝶變呼之欲出。

  産業轉型,先要調結構。成都堅持“調高調優”,著力發掘新的綠色增長點,形成工業發展新動能。基本形成以電子信息和汽車産業作為第一、第二主導産業,建材、冶金、輕工等傳統行業佔比不斷下降的産業格局。

  能源結構是産業發展的基礎支撐,也是産業轉型的發力點。2017年,成都完成建成區和場鎮餐飲店“煤改氣”“煤改電”3968家,全市清潔能源消費佔比55.4%,優於全國平均水準。聚焦發展綠色經濟,抓住傳統産業改造、環保産業發展、資源節約利用三大重點,積極培育綠色低碳經濟發展的應用場景。2017年全市規模以上節能環保企業達330家、實現主營業務收入約650億元。

  成都全市工業綠色發展整體水準穩步提高。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入推進,成都加快傳統産業綠色改造升級,依法依規推動100戶企業的落後産能退出,按照“依法關閉一批、整改規範一批、調遷入園一批”,清理整治14148戶“散亂污”企業,推進889台燃煤鍋爐淘汰或清潔能源改造。目前,全市已全面淘汰了小水泥、小火電、小石灰窯,整體退出了煤炭生産、煙花爆竹和鋼鐵長流程冶煉,進一步優化調整了産業結構。

  一系列政策措施踏石留印,抓鐵有痕,實質上是産業發展“讓位”于環境宜居,以人為本放在了發展首位。數據顯示,2017年,成都的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2013年增加了103天,為5年來最好水準。

  環境好了,成都市民一貫崇尚的綠色生活方式也不斷推陳出新。以出行為例,截至目前,成都地鐵日均客流270萬次以上,單日最高客運量353.80萬乘次,累計運送乘客23億乘次,在成都全市公共交通中出行分擔率高達40%。

  “以騎代車”的成都市民越來越多,摩拜單車發佈的騎行元年大數據顯示,成都的騎行指數在新一線城市中長期排名首位。2016年11月進入的摩拜共享單車,市民騎行總里程已超2.33億公里,相當於減少了5672輛汽車一年的排放量,節約931萬升汽油。

  規劃宜人

  充分考慮生態價值,建設 美麗宜居公園城市

  位於成都北三環外的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是成都中心城區的海拔制高點,鬱鬱蔥蔥的參天大樹隨處可見,熙熙攘攘的來往遊客嬉戲于森林綠地之間,萌人可愛的國寶大熊貓居住在此,怡然自得。

  基地辦公室主任蒲安寧已經在基地工作30餘年,對於這片水土的歷史如數家珍。為了給大熊貓創造好的生存環境,成都在這片土地上進行了大量的植被恢復工作,全市各單位部門來到這裡植樹,種植了大量的灌木、喬木和竹林等。伴隨著大熊貓的種群復興,這片土地的生態景觀也在逐漸復興。蒲安寧介紹,大熊貓的出生成活率從基地成立初期的70%增加到今天的100%,基地的綠化覆蓋率也增長到92%以上。當年種下的樹苗,歷經30多年風雨,已經成長為參天大樹,當年那個荒蕪的山頭,已經成為綠樹環繞的大熊貓家園。

  綠色從高地延伸,生態從這裡延續。按照成都的規劃,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的兩平方公里內不準設置工業企業,一切生産型企業的建設都必須經過基地專家論證才能上馬,以儘量減少對大熊貓棲息地的影響。與此同時,長達100公里的三環路熊貓綠道將生態保護、和諧共生的理念繼續向全市延展,形成的5.1平方公里的城市綠地,將成為連接成都市民和綠色自然的重要鏈條。

  據三環路熊貓綠道建設的中建三局有關負責人介紹,綠道依託成都市全長51公里的三環路打造,該條線路有立交橋13座、跨線橋11座,而熊貓綠道則通過三環路兩旁的主題熊貓景觀、特色植物燈,打造具有熊貓文化內涵、傳播城市休閒理念的環線綠道。目前,三環路102公里內外環線中,已建成長度為57公里的綠道景觀。成都市風景園林規劃設計院園林一所所長張清彥參與了熊貓綠道的規劃設計,他告訴記者,綠道會融入六大熊貓主題元素,包括熊貓歡樂步道、熊貓特色商業、熊貓科普展示等。

  熊貓綠道是天府綠道中的一條。天府綠道,是成都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的一項重要工程。規劃于2035年建成的天府綠道總長1.69萬公里,是目前全國規劃最長的綠道系統。建成後,天府綠道將覆蓋成都全域,串聯起成都境內的生態區、公園、小遊園、微綠地,將整個成都變為一座巨大的“公園”。

  不僅如此,天府綠道還具備了生態保障、慢行交通、休閒遊覽、城鄉統籌、文化創意、體育運動、農業景觀、應急避難八大功能。同時規劃設計了4級配套服務體系,包含16個特色小鎮、30個特色園、170個林盤院落以及若干亭臺樓閣。

  據了解,作為可進入、可參與的綠道系統,天府綠道巨大的綠道網鋪開後,將串聯起市域特色産業集群、産城融合、全流域旅遊,為城市創造數十萬就業崗位,並輻射周邊千億級現代服務業産業集群,成為城市生活空間的有機組成部分。

  同時,成都大力實施川西林盤保護修復工程,強化大地景觀再造,推進100個川西林盤示範建設,打造體現天府“鄉愁”記憶、功能複合的現代林盤院落。

  未來,城市生態、産業發展、人文價值的綜合效益將逐步顯現,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現代城市與綠色自然共生。

  生態宜居

  構建綠色發展制度體系, 讓綠色成為城市的優質資産

  2016年底,成都溫江區花木搭乘中歐班列出口歐洲,這是全國花卉苗木通過蓉歐鐵路出口歐洲的首列,只需13天即可直達荷蘭蒂爾堡,比海運節約20天左右。首櫃是溫江一家花木企業向荷蘭某公司出口的近2萬株榕樹,貨值約4.3萬美元。

  溫江花卉苗木現有種植面積20萬畝,是全國四大花卉産業基地之一、中國西部花木“交易、信息、定價”中心。花木産業成為農村經濟的主導産業、農民增收的主要渠道、農村創業就業的主攻方向。當地盆景大師胡世勳説:“成都溫江花木向産業高端化、貿易國際化轉型發展,為成都花木進一步走好‘一帶一路’鋪就寬廣道路。”

  這一切緣于成都綠色發展制度體系的構建和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據了解,成都正加快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出臺《成都市推進綠色經濟發展的實施方案》。建立綠色生産和消費的政策導向,深化低碳産品認證。構建市場導向的綠色技術創新體系,不斷完善生態文明頂層設計,加快編制《成都市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實施方案》,健全主體功能區規劃體系及配套政策。

  持續推進綠色發展,抓好生態文明建設,成都讓綠色成為城市的優質資産。

  近年來,成都通過實施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和植被修復提升等生態建設工程,森林生態環境得到進一步改善。2017年完成森林康養基地建設6處,森林人家40個。

  作為城市新經濟增長點,生態産業在推進成都産業升級的同時,也促進市民生活品質不斷提高。

  驅車行駛在成都,隨處可見鬱鬱蔥蔥的爬山虎緊緊依附巨大的高架橋橋墩,猶如傾瀉而下的綠色瀑布。成都市園林和林業管理局工程師鄧飛告訴記者,爬山虎十分實用,不僅可以增氧、降溫、減塵、除噪,還能緩解沿途司機的視覺疲勞。

  如今,成都二、三環路已栽植近4500個橋墩的爬山虎,共計近20萬平方米,其中半數以上橋墩綠化高度達到8—12米。到2022年,成都以屋頂、橋柱、橋體、墻體等為重點的立體綠化面積將達330萬平方米。

  成都的舒適宜人已經深入人心,更多優質生態産品的供給,滿足了市民對優美生態環境的需要和嚮往。綠色,正在浸潤這座現代宜居都市的每一個角落,成為成都城市發展最鮮明的底色,最持久的優勢。(作者 劉裕國 王明峰 張 文 宋豪新)

分享到:
  • 聯盟單位中國生態文明網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保護聯盟
  • 聯盟單位國際野生物貿易研究組織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