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慶華:恪盡職守一心為公的扶貧幹將

2018-08-01 17:20:30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責編:陳晨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陳晨):山東省臨沂市沂南縣蒲汪鎮,位於沂南縣最東部,東臨莒縣,與日照市接壤,地處長虹嶺北部地區,北接湖頭鎮,西連辛集鎮, 42個行政村中有10個是省級重點貧困村,是沂蒙山區遠近聞名的貧困鄉鎮。

  胡慶華,中共黨員,蒲汪鎮黨委委員、常務副鎮長、扶貧辦主任。擔任蒲汪鎮黨委委員,常務副鎮長、扶貧辦主任以來,他深知自己肩上的責任重大,認真貫徹中央、省、市、縣關於扶貧開發工作的一系列安排部署,他不斷強化幫扶意識、健全工作機制、拓寬幫扶思路、落實幫扶項目、解決農村實際困難。二十多年的農村工作經驗,生於斯長于斯的深厚的感情,胡慶華深知農民的疾苦,多年來始終堅持為農村服務。

    要想富,先修路。胡慶華謀劃發展思路,構築交通先行發展戰略,將強化基礎設施建設作為脫貧攻堅的先行保障。深入調查研究,進行了認真、細緻的調研摸底,蒲汪鎮的大街小巷都留下了他的足跡,通過深入調查研究,掌握了全鎮公路狀況。爭取建設計劃,落實工程建設資金,爭取資金,不斷加大投入,實施了道路改造升級,戶戶通、村村通等工程,伴隨著一條條公路的延伸,帶動了附近村莊經濟的發展。為蒲汪人民脫貧致富奔小康創造良好的交通條件,通暢便捷的道路成為蒲汪鎮脫貧致富的“加速器”。

  “扶貧先扶志,治窮先治愚”,教育扶貧阻斷貧困代際傳遞。在農村,子女就學的支出在農村貧困家庭生活支出中佔比很高,而且優質教育資源不平衡,貧困家庭學生要實現趕超很艱難,久而久之,差距會越拉越大,上一代人的貧困可能傳遞給下一代,土生土長的胡慶華對此深有感觸。胡慶華同志堅持將教育扶貧建設作為脫貧攻堅的重要內容,將教育扶貧資源進一步下沉,補齊教育事業發展的短板,讓蒲汪每一個孩子都能接受公平而有品質的教育,阻斷貧困代際傳遞。教育培訓到村到戶,建立蒲汪鎮回鄉創業服務中心,開展各類種植、養殖致富培訓,組織農民外出培訓。

  現代農業助力脫貧致富。立足省農業廳挂職蒲汪第一書記的優勢,結合蒲汪鎮的農業歷史傳統,切實將土地變成農民的創業樂土、就業平臺和增收利器,變成脫貧攻堅建設的經濟基石和靚麗風景。大力推進農作物種植結構調整,突出農業品牌建設,“茶坡芹菜”基地、金泉蘑菇、瓦插檐蜜桃、散養雞蛋等特色種養殖業逐步走上品牌化、規模化發展道路,成為蒲汪人民脫貧致富的“法寶”,真正讓農業增效和讓農民增收。好不容易桃子成熟了,銷路又成了問題,胡慶華又積極聯絡幾家網商平臺,讓桃子往全國各地,同時也讓蒲汪蜜桃在全國有了一定的知名度。芹菜下來了,胡慶華積極聯絡蒲汪本地的食品加工等企業簽訂農産品銷售優惠協議,讓農民勞動放心、銷售省心、生活舒心。

  大力發展“短平快”産業項目,讓群眾快速受益。胡慶華結合蒲汪實際,選定了建設冬暖式蔬菜基地、農機項目,使一項項惠民政策能夠生根發芽,讓貧困戶快速改善貧困面貌。積極協調各村支部,將閒置土地以及荒廢土地進行統一規劃與清理,建立光伏發電基地,所得收益納入村集體收入,在響應了國家綠色發展的時代主題的同時,也為貧困戶的脫貧受益提供經濟基礎。在管理中,完善精準扶貧産業收益分配機制,嚴格建前審核、建中監督和運營考核,將審計工作貫穿項目建設全過程,確保項目發展“不忘初心”、項目運營兌現真金、收益分配精準見效,讓貧困戶真正得到實惠。

  發展農村集體經濟,“齊頭並進”奔小康。通過大力發展村級集體産業,帶領群眾集體脫貧致富。將發展村級産業作為全鎮招商引資工作的重要內容,鼓勵各類投資主體以資金、設備、技術等要素資源參股集體項目。充分做活土地和産業兩篇“文章”,根據各村實際,給予貧困戶相應的土地流轉費用,産業項目優先幫助貧困戶解決就業、創業需求,快速壯大了全鎮農村集體經濟力量,提升了脫貧攻堅産業支撐,走出了一條符合全鎮實際的脫貧攻堅路子,增強了脫貧攻堅的“造血”功能。

  脫貧攻堅,絕非某個時間節點上的一時脫貧,而是功在當代、利在韆鞦的大業。這就要求我們,必須上下齊心協力,不僅要讓現有貧困人口如期脫貧,還要確保他們穩定、可持續增收,胡慶華深知自己肩上的責任重大,2018年,胡慶華將繼續發揚“搶時間、抓機遇、大幹快上,爭一流、創品牌、趕超跨越”的精神,進一步解放思想,創新舉措,推動産業互融互促,快速帶領蒲汪人民走出一條脫貧攻堅建設的好路子,帶動農民脫貧致富,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路上不落下一個人。(通訊員 張玉亮)

分享到:
  • 聯盟單位中國生態文明網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保護聯盟
  • 聯盟單位國際野生物貿易研究組織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