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報訊:生態文明建設是關係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四川是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和水源涵養地,河湖密布,有“千河之省”的美名。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特別是長江上游的生態保護,不僅關係四川的生態安全,更關係我們整個國家的長遠發展。近年來,四川認真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堅定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積極融入長江經濟帶發展,不遺餘力地書寫美麗中國的四川篇章。
抓生態文明建設,重在謀根本、管全局。今年6月30日,四川出臺《中共四川省委關於推動高品質發展的決定》,其中專門對“解決環境生態突出問題”“推進生産生活方式綠色化”作出部署,提出在實施藍天、碧水、凈土“三大戰役”的基礎上,在全省發起污染防治“八大戰役”。此前,四川省委還專門作出推進綠色發展建設美麗四川的決定,出臺了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實施方案、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方案等15個改革方案,建立了生態文明的制度框架。四川各級領導幹部在環境污染治理問題上以“功成不必在我”的決心,不因多年累積的問題而推責,不因涉及複雜利益而回避,不因可能造成一些經濟損失、付出一定代價而退縮,不因需要較長時間治理方能見效而延緩,雷厲風行地推動政策落地落實。
抓生態文明建設,著力在持續改善全省生態環境品質,落腳在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上。四川始終堅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戰略工程來抓,推動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現代化建設新格局。這幾年,四川節能降耗成效顯著,清潔能源消費位居全國前列;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取得成效;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綜合治理,生態脆弱地區生態現狀得到改善。目前,四川已成為國家清潔能源示範省,清潔能源消費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48.7%。已治理沙化土地108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38%。
抓生態文明建設,不僅要關注當前,更要著眼長遠。四川全面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了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協調統一。全省落實主體功能區規劃,確定生態保護紅線、環境品質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和生態環境準入清單,同時廣泛開展生態文明宣傳教育,推動形成綠色生産生活方式。
美好生態是靠奮鬥出來的。通過努力,四川生態文明體系初步形成,生態環境治理能力和水準不斷提升。四川在全國率先實現省級環保督察全覆蓋、開展大熊貓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實施“三江”流域生態補償、開展環境信用評價等試點。與生態文明建設相得益彰的是,這幾年四川在社會經濟建設等各方面同樣取得巨大成效,經濟總量位居全國前列,群眾從生態文明建設中得到實實在在的益處。
四川的實踐充分證明,生態保護與推動發展不是對立的,而是相互促進、協調共生的。同時,全川上下也意識到,生態文明建設的成效並不鞏固,生態環境仍然脆弱,一些突出問題亟待解決。四川正在繼續努力寫好生態文明建設這篇大文章。(作者 李曉東 馮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