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科學報訊:近日,由河海大學和江蘇省水利廳共同主辦的“2018(第六屆)中國水生態大會”在南京舉行。來自國內數十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近200位學者圍繞綠色生態廊道建設、海綿城市建設、河長制、湖長制等議題展開深入研討。
與會學者認為,水生態文明建設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但目前水生態文明建設仍面臨很多挑戰,有待進一步平衡開發與保護,構建河湖生態新格局。
長江在水生態文明建設中有著不可忽視的地位。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浩提出,只有堅持不懈貫徹落實“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長江才能永葆生機與活力。具體而言,長江大保護應平衡整體推進和重點保護、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總體謀劃和久久為功、破除舊動能和培育新動能、自身發展和協同發展五大關係;從水安全保障、水資源供給、水環境達標、水生態健康、水景觀優美、水文化濃厚、水經濟發展、水管理智慧八個層次做好長江大保護的頂層設計;要按照生態系統的完整性和多樣性客觀要求,依據健康長江目標,制定長江保護與開發的規矩;要從加強水庫群生態調度、科學協調江湖關係、綜合整治水環境、統籌河湖岸線管理、完善防洪減災體系等方面落實水生態環境保護舉措。
針對海綿城市建設,中國工程院院士王超表示,建設海綿城市要轉變城建理念,制定政策法規,限制阻斷自然滲透棄用雨洪行為;要明確部門職責,統籌協調推進海綿城市建設進程;要借鑒先進經驗,探索符合國情的海綿城市建設模式;要強化科技支撐,加大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的研發;要建設示範城市,積累經驗並推廣至全國。
河長制和湖長制是河湖管理保護的重大制度創新。中國水利工程協會會長孫繼昌表示,實行河長制和湖長制,是落實綠色發展理念、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內在要求;是解決我國複雜水問題、維護河湖健康生命的有效舉措;是完善水治理體系、保障國家水安全的制度創新。深化河長制和湖長制工作,要加強日常監督、組織指導和制度建設,不斷把河長制、湖長制工作引向深入,從有名到有實,從河長制到河長治,實行一河一策、一湖一策,進行系統治理。(記者 吳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