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境報訊:國內的垃圾分類一直難以大面積推行。凡事發展都有過程,綜觀日本等國的經驗,其生活垃圾分類處理也都經歷了從被動要求到自覺行為的轉變過程。垃圾強制分類是一個好做法,有利於引導居民養成分類的習慣。
對生活垃圾分類實際上只是舉手之勞。準確識別每類生活垃圾並不需要高深的學問,通過引導,大家都能掌握,關鍵在於設計好各類盛裝容器,方便大家投入,然後定期收集、轉運、再生利用或填埋處理。家庭或個人生活垃圾分類只是邁出了第一步,之後仍需要進一步提高居民素質,持續推進垃圾分類,使各類垃圾都能得到有效處理。
社會越富裕,人們的物質消費水準越高,如果不採取簡裝等措施,生活垃圾産生量就會越大,城市系統就難以承載。有鋻於此,必須儘快推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良性循環起來,最大程度地減少每座城市的垃圾産生量,延緩全社會的資源消耗速度。分類處理好生活垃圾,第一步當然要發動家庭和個人,第二步則具有公益性,需要地方政府發揮資源配置作用,讓合適的機構承擔生活垃圾轉運和綜合利用工作。
垃圾如果放錯了地方,永遠也只是垃圾。把其中的有價值部分挑選出來循環利用,應該採取必要的強制措施。這不是簡單的道德問題,而是減少對自然資源掠奪的內在要求。如果統一到這個高度上來,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會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羅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