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聞網訊:全國每生産三條毛巾,就有一條産自高陽。
這個全國聞名的紡織之鄉,發展紡織業已有400餘年歷史,形成了集紡紗、織造、印染、後整理、銷售于一體的完整産業鏈條,全縣從業人員14萬餘人,紡織業每年對縣財政貢獻率高達六七成,可謂高陽人的飯碗和錢袋子。然而,紡織産業鏈中的印染環節會污染水和空氣,隨著環保約束日益收緊,再不改變,等待高陽紡織印染企業的將是關停的命運。
為實現可持續發展,近年來,高陽縣緊緊依託國家發改委確定的創建國家循環經濟示範縣這一優勢,大力推進循環經濟示範區建設,為高陽紡織産業開闢出一條發展循環經濟的新路,上演了精彩的紡織産業“變形記”。
中信環境技術河北省高陽污水處理廠
環保水準升級 —— 印染污水變成再生水,紡織印染環節産生的廢污被吃幹榨凈
“好壯觀!”走進位於高陽縣循環經濟示範區內的中信環境技術高陽污水處理廠,登上扶梯放眼望去,只見佔地近10萬平方米的污水處理池內,印染污水正在沉澱泥沙和雜質。
“這是全省最大的縣級污水處理廠,日處理能力20萬噸,管網配套100多公里,全縣印染企業的污水都匯聚到這裡集中處理。”廠長王紀代説。
在王紀代的講解中,記者了解到污水處理全過程:去除泥沙雜質的污水依次進入酸化池、曝氣池、臭氧池、曝氣生物濾池等工序進行處理後,原來的印染污水變為了達標中水。
一部分中水進入再生水車間,進行二次處理。只見再生水車間的工作人員拿起高腳玻璃杯,從反滲透主機裏接了一杯水,一飲而盡。
“中水處理採用中信環境技術世界領先的‘超濾+反滲透’膜處理工藝,過濾掉細菌、金屬離子等,變成了可飲用的再生水。”王紀代説。
印染行業用水量較大,要充分發揮每一滴水的作用,再生水循環利用實現了新鮮水零消耗、廢水零排放。
目前,高陽縣污水處理廠日處理工業污水及生活污水18萬噸,其中6萬噸再生水供給三利集團、河北宏潤新型面料有限公司等4家紡織企業回用於生産,年可節省地下水近2000萬噸。
除了水,紡織品印染還要用蒸汽。循環經濟示範區內還投資7.2億元建設集中供熱工程,用兩台2×220噸高溫高壓循環流化床鍋爐,替代了全縣70余家印染企業的118台工業燃煤鍋爐,並且按照京津冀地區最嚴環保要求,通過氨法脫硫技術,實現污染物近零排放,僅有白色輕煙嫋嫋排出。
便利環保的用水用蒸汽條件,吸引高陽縣34家紡織印染企業集中入駐循環經濟示範區。不僅如此,集中供熱項目的綠色管網向示範區外延伸,總長達到54千米,為示範區外的印染企業輸送蒸汽。
據測算,集中供熱工程項目每年能節約標煤1萬噸,減少煙塵500噸、二氧化硫3000噸、氮氧化物700噸。
目前,在循環經濟示範區裏,已探索建立起紡織印染、污水處理、再生水利用、集中供熱、餘熱發電、渣灰制磚“六位一體”循環經濟産業鏈,吃幹榨凈紡織印染環節産生的廢污。
企業絕處逢生 —— 曾經差點邁不過環保坎兒的紡織印染企業集中搬遷升級,更優更強
300多臺亞洲最先進的立信染整設備有條不紊運轉,一卷卷原棉色坯布按照客戶要求被投進色號不同的染色機裏,染好的毛巾、浴巾、毛巾被按照既定工序進行脫水、固色、裁剪、封邊,變成五顏六色的成品等待發往客戶手中。
10月29日,河北三利毛紡有限公司印染車間裏一派繁忙的生産景象。染色機裏所用的水,正是高陽縣污水處理廠提供的再生水。
“印染用水對水質要求很高,自來水中含有的鈣、鎂離子必須要去除,否則會影響印染品質。而經過處理的再生水很純凈,用它染出來的紡織産品不僅色澤鮮艷飽滿,還能節省10%—15%的染料。”河北三利毛紡有限公司辦公室主任吳運峰説,另外,得益於搬遷改造,企業升級了印染設備,産品品質大幅提升。
在高陽,因為環保水準、印染設備升級而煥發生機的企業不止三利一家。高陽縣鑫順紡織品印染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彬對企業的發展之路感慨良多。他説,近年來,國家的環保監管越來越嚴格,要求企業達標排放,因為邁不過印染污水和燃煤廢氣這兩道坎兒,高陽很多中小型紡織印染企業差點關了門。
“假設印染企業的生産設備投入1000萬元,想要排放達標,環保設備投入得花1000萬元左右。”王彬説,中小型紡織印染企業基本沒有實力單獨承擔如此高比例的環保投入。
讓王彬沒想到的是,曾經面臨著關停風險的紡織印染企業,背靠縣裏發展的循環經濟示範區,不僅頑強地活了下來,還越活越壯實、更優更強。
“紡織産業在高陽是關係民生的大事,關係著數以萬計老百姓的飯碗,在符合環保治理要求的前提下發展好是我們的責任。”高陽縣常務副縣長蔣東方説。
有了污水處理廠和集中供熱項目兩大“靠山”,企業看到了新的希望。近幾年,高陽共有40多家印染企業積極行動起來,拿出5.4億元實施技術改造,淘汰老舊印染設備,更新升級先進設備,部分印染企業技術和裝備水準達到國內領先水準。
高陽污水處理廠使用美能超濾膜設備
依靠品質取勝 —— 跳出低價競爭、産品同質的怪圈,創新設計推動紡織業邁向中高端
一條國外品牌的高端毛巾能賣1700元,實際上是由高陽企業代工生産,這件事曾在當地紡織行業裏引起軒然大波,也讓越來越多的紡織老闆深思:規模擴張速度放緩了,消費結構調整升級了,要想跨過轉型的火山,就得瞄準高品質發展要求,讓企業、産品邁向中高端。
這樣的故事就發生在河北永亮紡織品有限公司。在這家公司的展廳裏,一面墻的“哆啦A夢”系列毛巾讓人愛不釋手。摸上去,柔軟舒適,看起來,呆萌可愛。
“哆啦A夢這部動畫片,承載著80後的集體回憶。現在他們多數已為人父母,也是這套産品的目標消費者。”永亮紡織董事長段亮説。
瞄準目標群體做毛巾,“哆啦A夢”系列僅僅是個開始。毛巾展品中,一個身披淡黃色斗篷的柔軟小嬰孩形象同樣引人注意,他有個可愛的名字——棉小兜。
説起“棉小兜”的面世,段亮回憶,他從1992年開始做毛巾,走過價格競爭路線,也曾重金購入意大利寶馬泰克高檔織機,想讓産品又好又便宜。但是,與商場超市對接時,品牌不響、産品同質化總讓永亮紡織的産品在與知名品牌競爭時“低人一等”。
意識到這一點,段亮找到河北大學藝術設計學院,讓廣大師生為其出謀劃策。
“同類産品與大品牌硬碰硬競爭難度很大。”
“毛巾也應該做垂直細分,比如嬰兒毛巾産品,國內還是個空白。”
就這樣,永亮紡織確定打造一個嬰童毛巾品牌。在河大師生的創意碰撞下,身披淡黃色斗篷的柔軟小嬰孩成為嬰童毛巾品牌的視覺識別核心形象,配以新疆長絨棉、意大利織機、多層萬針織造工藝等,“棉小兜”成為國內首個嬰童毛巾品牌産品,實現了銷售額3000多萬元。
以高校團隊作為企業不竭的創新源頭,永亮紡織迅速從同質化市場中實現了超越。
“過去掙的是辛苦錢,現在掙的是創意錢。”段亮説,公司今年成立了品牌中心,專注品牌推廣,還把設計中心建到了上海,接觸先進設計理念。
如今,依託培育品牌、靠創新設計提升産品競爭力已成為高陽紡織企業的共識。特別是雄安新區的規劃建設,為高陽紡織産業發展帶來新機遇。“我們將在全力服務新區規劃建設的同時,積極融入新區,實現協同發展。屆時,新區匯聚的全國設計智力資源,將成為高陽紡織産業轉型升級的加速器。”高陽縣委書記高文才説。(作者 成展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