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本底好 保護幹勁足

2018-12-19 09:37:18  來源:中國環境報  責編:陳晨

  前段時間,在迪拜舉行的國際濕地公約第十三屆締約方大會上,國際濕地公約組織宣佈全球7個國家的18個城市獲評首批“國際濕地城市”,其中1/3為中國城市,分別是常德、常熟、東營、哈爾濱、海口、銀川。

  消息傳回國內,這條新聞始終在各大媒體或新聞客戶端“刷屏”,不僅新聞報道多,輿論也給予了很高評價。為什麼這件事值得關注?6個中國城市為什麼能夠拿下這項榮譽。獎項之外,還給予人哪些有關濕地與城市之間關係的啟示。

  這是一塊金字招牌,規格高、分量重、含金量足

  可別小瞧“國際濕地城市”這項榮譽,它可是含金量十足。這是一塊國際的生態招牌,具有國際影響力,而且能代表一個城市濕地生態保護的最高成就。

  之所以有這麼高的含金量,是因為“國際濕地城市”由各國政府提名,並由聯合國旗下國家政府間機構——國際濕地公約履約辦公室組織進行評估認證,而且從申報到成為候選城市,直至正式獲評,有一套嚴苛的考核流程和評估標準。

  我國高度重視“國際濕地城市”評選,據了解,中國國際濕地公約履約辦公室專門研究制定了一套《國際濕地城市認證提名指標》,包括資源本底、保護管理條件、科普宣教與志願者制度等幾大項指標類型,以及重要濕地、濕地率等15項具體指標。其中,行政區域內濕地率在10%以上,濕地保護率不低於50%這兩個剛性指標,讓很多城市望而卻步。

  因此,將其稱之為目前國際上在城市濕地生態保護方面規格高、分量重的一項榮譽,實至名歸。

  此次獲得“國際濕地城市”榮譽的6個國內城市,無一不是有著過硬的實力成績,也有著屬於自己的特色。

  海口,屬於濱海濕地,有著良好的自然生態本底,而且轄區內有我國最早一批紅樹林國際重要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之一——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常熟,地處江南水鄉,既是魚米之鄉,也有大量的人類活動,充分體現了濕地在生産生活生態中的有機統一。

  常德,洞庭湖畔的濕地城市,將濕地保護與黑臭水體治理、海綿城市建設結合得非常好。

  東營,地處黃河入海口,因為黃河淤積,形成我國最完整、最典型、最年輕的一片濕地,城市濕地率全國最高,擁有非常多的濕地瀕危鳥類。

  東北地區的哈爾濱,松花江穿城而過,給這座城市帶來了豐富的河流濕地資源,另外東北高寒濕地和沼澤優勢也十分突出。圍繞河流濕地與城市,松花江建設了大量旅遊項目,每年旅遊收入十分可觀。

  銀川,得黃河灌溉的便利條件,轄區內湖泊眾多,號稱“城在湖中,湖在城中”,自古就被稱為“塞上江南”。

  這是一種呼籲行動,引導城市重視濕地保護,實現合理永續利用

  為什麼會有“國際濕地城市”的評選呢?這一切還要從濕地與城市之間的關係説起。

  在人們的印象裏,一提到濕地,就覺得它們在人跡罕至的地方,與城市的距離很遠。實際上,濕地與人類生活密切相關。古代,人們擇水而居,城鎮也大多依託河流、水運渡口等發展起來,因此濕地在人類聚居生活、建立城鎮的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濕地與城鎮的可持續發展也密不可分。濕地是城市一個重要的環境因子,是城鎮天然的綠色基礎設施。濕地的存在,能夠推進城市生態宜居,對於調節小氣候、改善自然環境等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近些年來,隨著城市化發展速度加快,濕地水源緊缺、濕地環境不斷惡化等問題越來越普遍,也越來越突出。

  以北京為例,歷史上,北京的濕地也是非常多的,比如海淀區。很多地名也跟水有聯繫,比如積水潭、南泥溝河,不過,由於近些年城市建設的發展、用地需求的擴大,再加上對濕地功能的認知不足等原因,導致北京很多濕地被填埋、佔用。

  國際濕地組織自1971年2月成立以來,一直致力於促進全球的濕地保護事業。為了引起城市對濕地保護的重視,實現濕地合理永續利用,2017年4月,國際濕地公約組織決定在全球開展國際濕地城市創建及申報認證工作,以表彰先進、擴大影響、喚醒全世界聚焦濕地保護。

  中國作為《濕地公約》履約國,于2017年7月正式啟動了國際濕地城市的遴選工作,共有15個城市以省政府名義遞交申請,最終包括常德在內的6個國內城市獲得代表中國參評的資格。

  這是一次理念彰顯,既要生態本底好,更要保護幹勁足

  此次6個城市獲選“國際濕地城市”,不僅是對城市區域內濕地保護工作成效的一種肯定,也是對地方政府重視開展濕地保護工作的肯定。當地老百姓對濕地的獲得感、幸福感會大大加強,而且無論是從經濟層面、生態層面、社會層面,都會帶來不可估量的助益。

  此外,此次“國際濕地城市”的提名與評選,也彰顯了一種理念,給國內其他城市帶來了深刻的啟示,那就是想要評選“國際濕地城市”,不僅要生態本底好,而且要保護幹勁足。

  以海口為例,海口良好的濱海濕地資源本底自不必説,近兩年,海口市領導更是高度重視濕地保護,結合黑臭水體治理、水利工程建設、土地整治等,將濕地的理念貫穿集中,取得了好成績;東營,濕地率全國最高,但它並沒有躺在資源簿上睡大覺,而是早在建市之初,就把“生態之城”“濕地之城”作為城市建設的理念一直保持與維護。

  其他獲得“國際濕地城市”的幾個城市莫不如此。銀川地處西部半乾旱地區,濕地資源守之不易,為此他們樹立了“生態立市”理念,將濕地保護融入黑臭水體治理、海綿城市建設等方方面面,力爭讓“塞上江南”這張名片更加熠熠生輝。

  專家表示,評選“國際濕地城市”,有些城市可能先天條件並不具備,本底不足或者城市建設過程中濕地被填埋了。但是,對於濕地的保護和重視,更加重要。只有彰顯出決心與行動,才有可能將濕地真正保護和利用好。

  所以,對於6個獲選城市來説,這既是榮譽,也是壓力。根據有關規定,國際濕地城市認證證書有效期為6年。我國已獲得認證的城市如有意願繼續保留命名,應在證書有效期滿前提出申請,接受國內專家組核查,並報《濕地公約》國際濕地城市認證獨立諮詢委員會審查。

  也就是説,獲得“國際濕地城市”,並非一勞永逸,只有今後更加重視濕地保護,加強宣傳教育、開展合理旅遊建設等一系列工作,才能守好這張“金名片”,開創生態文明新時代。(作者 王琳琳)

分享到:
  • 聯盟單位中國生態文明網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保護聯盟
  • 聯盟單位國際野生物貿易研究組織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