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環境是生産力更是競爭力

2019-04-25 09:26:48  來源:中國環境報  責編:陳晨

  海南以生態立省,生態環境是海南的核心優勢。《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指導意見》印發已逾一年,海南全省立足生態本底,圍繞旅遊、現代技術、高新服務等開展産業建設。各地八仙過海,圍繞各自區域優勢和特色産業優勢各顯神通,亮點紛呈,令人耳目一新。

  在海南,環境是生産力,更是競爭力。

  推動産業綠色發展 經濟與環保良性互動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陵水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何兆智介紹説:“生態環境是第一位的,任何産業不論盈利多麼樂觀,只要對環境有任何負面影響就絕對不會考慮,這是我們招商引資的紅線,更是底線。”在生態底線的基礎上,陵水目前籌劃了一系列“變金山”産業:訂單農業 、旅遊業 、醫療健康等。

  潤達現代農業産業園種植的高效美月西瓜、特産黃燈籠椒等高效設施農業,是海南高科技農業的龍頭先鋒;海洋經濟産業,如魚類育苗産業,更在全國行業內領先。

  在陵水,傳統與現代、民族與國際得到了最大張力的碰撞和釋放。陵水黎族自治縣文化多元、內涵豐富。擁有瓊港澳自由行的碼頭和全省唯一一個獲批的遊艇産業小鎮,陵水未來將開展海洋旅遊業國際化高端化發展示範,創新“海洋旅遊+”産業融合發展模式。

  博鰲沙美村,一個新晉網紅村,是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的生態保護理念和退塘還林還濕的手段建設的。村裏“小螺號清吧”主人給我們跳起了“紅扇舞”,村路上玩耍的兒童甜美的笑容和爽朗的笑聲,村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很高。

  從2017年10月17日開工建設,到2018年4月6日正式成為博鰲全域旅遊的一部分,沙美村改變平凡小漁村的命運只用了6個月。改造後的沙美村環境優美,慕名遊客增多了,村民收入增加了;理解到環境與收入的正相關性,村民環境意識也提升了;更多村民願意主動投入到沙美村運營之中,實現了“村村都是景點,人人都是講解員”。

  在洋浦工業園區,在參觀海南煉化和LNG項目的過程中,在廠區海岸邊發現了為數不少的水母和熱帶魚。眾所週知,水母對寄生環境的水質要求極高,讓水母圍繞廠區嬉戲,洋浦工業園區是如何做到的?

  “園區對企業入園前後進行了生態紅線雙把控。入園前環保審核嚴防死守自不必説,作為國家循環化改造示範試點園區和國家首批綠色園區,管委會以‘項目增、排放減’的工作方法對入園企業進行持續、動態的循環化改造。”洋浦工委(管委會)辦公室副主任池學涌講道。

  其實,洋浦在促進高水準保護與高品質發展方面一直在努力。開發建設26年來,洋浦累計完成固定資産投資1137億元,建成了一批技術先進、附加值高、環保水準高的重點項目,實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將生態理念貫穿始終 美好畫卷徐徐展開

  “田作底、水理脈、林為屏;西營城、中育景、東濕地”,這幅美好的山水田園畫卷不久將在海口市江東新區展開。

  在江東新區規劃館,海口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海口國家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工委書記鞠磊介紹道,江東新區在規劃設計之初,便將生態理念貫穿于新區建設各方面。在城市規劃中設智慧環境系統,通過對環境智慧化的預測,降低環境的潛在災害;設海綿系統,以增強基礎設施的水系連結、排水及韌性防洪能力;注重留白增濕,在濱海生態CBD總部規劃中,大面積留白濕地和潮汐地,避免鋼筋混凝土聚集扎堆,高標準、高起點設計“零碳新城”, 防控“城市病”。

  “鳥鳴陣陣清風澈澈,清晨在有3種鳥鳴和5種花香的公園中醒來,中午去樓上空中花園喝個咖啡,傍晚下班用10分鐘時間接上娃兒順便買把生態蔬菜,回家給愛人打個幫廚…”這是澄邁政府在澄邁生態軟體園的“微城市”計劃裏,為IT人士設計的“生態村的一天”,也是澄邁政府為吸引IT人才進海南,推進生態軟體園發展設計的柔性引進舉措。

  相關規劃目前已落地,生態軟體園二期建設的充滿東方韻味、中國元素的騰訊生態村和百度生態村等目前已經封頂,與北京知名學校合作的ICHOOL校園也已竣工,即將進入裝修環節。

   借力監管大數據平臺 護衛綠水青山

  “哪河流有排污?哪有非法養殖的魚塘?哪非法採沙採礦?近幾年生態環境變化趨勢如何?”在文昌,打開手機APP 便可從衛星圖上看到全市每一處森林、河流、海洋和陸地,讓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無處遁形。

  借助今年1月21日發射成功的海南首顆商業衛星“文昌超算一號” ,文昌市率先推出了資源環境監管大數據平臺。

  “天上的衛星在拍,地上的超算在算”。在目前我國唯一的航天超算中心,文昌市副市長鄧海聞介紹了文昌市資源環境監管大數據平臺的運作情況。鄧海聞講道,借助航天超算大數據和衛星遙感,可以全、快、準地捕獲生態環境信息,防控破壞生態環境行為,實現全域生態環境監管。此外,通過每月數據的跟蹤、比對,也能清楚地看到文昌境內生態環境的變化趨勢。

  環境大數據平臺分為四大應用示範系統:“兩違”整治監管系統、河長制管理信息系統、非法採砂及採礦監管系統、生態環境保護服務系統。在平臺基礎上,文昌市將全市轄區劃分為責任網格,實行“一人一格制”,保證及時對系統反映的問題作出處理。

  “基於衛星監測數據,我們還創立發佈了文昌市生態環境指數,包括生物豐度指數、水資源指數、空氣品質指數、土地資源指數、污染負荷指數和聲環境指數。希望通過這些努力 ,能更高效科學地推進環境治理,全面提升生態文明建設水準。(作者 朱育漩)

分享到:
  • 聯盟單位中國生態文明網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保護聯盟
  • 聯盟單位國際野生物貿易研究組織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