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張意):5月19日,在2019年“中國旅遊日”到來之際,中國信息協會信用專業委員會和競爭力智庫等機構在京聯合發佈了《2018中國縣域旅遊競爭力報告》,揭曉了中國縣域旅遊競爭力百強縣(簡稱旅遊百強縣),這是國內第三方機構發佈的首份全國縣域旅遊百強縣榜單。
報告顯示,百強縣分佈在全國22個省區市。其中,浙江15個、湖南8個、江西8個、貴州8個、四川7個、雲南7個、江蘇6個、山東4個、安徽4個、重慶4個、湖北4個、廣西4個、河北3個、河南3個、山西3個、陜西3個、福建2個、廣東2個、吉林2個、內蒙古1個、甘肅1個、新疆1個。
中國縣域旅遊競爭力百強縣旅遊資源豐富。百強縣中,有5A級景區64處、4A級景區257處、世界遺産20處、國家級風景名勝區60處、世界地質公園11處、國家地質公園34處、國家森林公園64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29個,另有15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42個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中國縣域旅遊競爭力百強縣旅遊基礎設施相對較好。機場方面,有24個縣域內建有客運機場,80個縣域到最近機場的行車距離在100公里以內。鐵路方面,有66個縣域內建有客運火車站,其中通高鐵的有38個,未通高鐵但有動車或城際列車的有11個。公路方面,有99個縣域已通高速公路,其中,31個縣域擁有3條以上高速公路。酒店方面,5星級酒店61家、客房1.68萬間;四星級酒店165家,客房3.05萬間。
旅遊市場活躍。2017年,中國縣域旅遊競爭力百強縣平均實現旅遊收入14.67億元,平均增長26.0%;平均旅遊人次1453萬人次,平均增長20.4%。2017年,中國縣域旅遊競爭力百強縣旅遊總收入與地區生産總值之比平均為68.6%。
據課題組負責人介紹,我國縣域擁有山清水秀的生態環境、神奇壯觀的自然景觀、各具特色的人文風情,發展旅遊潛力巨大。長期以來,與城市發展旅遊業相比,縣域旅遊面臨著資本投入短缺、本地居民消費能力弱、市場行銷不足、服務水準滯後等短板,因此,我國縣域旅遊發展空間巨大。黨的十九大作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決策部署。隨著全域旅遊時代到來,大力推進縣域旅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引導社會資本加大向縣域投入,切實提升縣域旅遊資源開發水準,提升縣域旅遊服務品質,提升縣域旅遊品牌影響力,持續推動我國縣域旅遊高品質發展,將為加快鄉村振興、促進農村地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注入強大動力。
課題組負責人介紹,首屆中國縣域旅遊競爭力百強縣排名不分先後(按行政區劃排列),從第二屆起,將按縣域旅遊競爭力指數從高到低排序。
2018中國縣域旅遊競爭力百強縣(按行政區劃排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