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生態中國頻道消息:春日明媚的陽光總能驅使久居在城市的人們走出家門,親近自然,尋訪那些花香宜人的風光之地,那些大山之中由時間的年輪所造就的絕美勝境。
在峨山縣小街街道境內,有一處鮮為人知的觀光休閒之地,被很多當地人視為“世外桃源”。它位於群山之間,處於河谷地帶,其間不僅有著旖旎的自然風光,更有各種惟妙惟肖的溶岩景觀,遊歷其中,叫人流連忘返,當地人將這裡稱為大魚洞景區。
深山裏的大魚洞
峨山有著繞城而過的猊江和穿城而過的練江,它們在縣城西南交匯後,流經西鄉壩子成為碌碌河,碌碌河流經寶泉後始稱曲江,成為珠江水系南盤江的重要支流。碌碌河流到清水河附近,便進入了深山峽谷,由於河面突然變窄,流水猶如千軍萬馬奔騰咆哮,氣勢雄偉,峽谷風光一覽無余。而大魚洞就位於這條河流上。
驅車從小街街道出發到達大魚洞有4公里左右,它位於由義社區龍馬槽村。途中,會經過一個叫年景村的地方,當地流傳著這樣一個傳説,以前村裏有個漁夫,為招待客人,便沿碌碌河下游捕魚。不知不覺中,他來到一個三面岩壁環繞的水塘。此時,漁夫發現水中大魚成群,他馬上跳進水塘抓住了一條大魚的尾巴,卻沒料到這魚力大無窮,順水把他拖進了一個地下溶洞。一番較量後,漁夫筋疲力盡,只好松手放掉大魚,並躺在岩石旁休息,漸漸地他睡著了。半夜時分,漁夫從睡夢中醒過來,看到皎潔的月光射入洞中,灑在水面之上,襯托出異樣的氛圍。由於受到驚嚇,漁夫再也沒走出那個溶洞。
車輛繼續行駛在鄉道中。一段車程後,原本平坦的鄉村道路被顛簸的盤山路所取代。眼中的景物也由原先的平壩良田漸漸變成了峭壁河谷,透過車窗放眼望去,周圍植被繁茂,群山連綿,懸崖峭壁下的碌碌河靜靜地流淌著,並在植被的掩映中時隱時現。
站在崖邊向崖底望去,峽谷中河水奔流而下,時而緩慢,時而湍急,並在河裏石塊的阻隔中相互拍打,發出“嘩嘩”的聲響。兩岸,各種樹木植被沿河岸蔓延至遠處,看不到盡頭。
綺麗風光誘人來
沿著一條陡峭的小道前往谷底,路邊不知名的植被成了行進中唯一的依靠,只得抓住一把根莖,試探著在土石的滑動中前行。
五六分鐘後,隨著小道坡度的減緩,谷底旖旎的風光展現在眼前。湍急的河水從兩山之間穿過,翠綠的樹木以及經過數千年甚至上萬年經河水沖刷形成的怪石遍佈其中。在“嘩嘩”的流水中,時而會聽到隱約的鳥鳴。沿河岸前行,水滴石經河水沖刷侵蝕之後,被雕琢成形態各異的怪石,既高大威嚴,又婀娜多姿。鑽過懸于頭頂的巨石,在不經意間一道瀑布赫然出現在眼前,在經過飛流直下的咆哮後,水流又匯入河中。
漫步于河岸邊,對岸的植被和石頭縫隙中可以依稀看到人們到此遊覽的痕跡。想要涉水過河,但因河水湍急而作罷。據説,如果過河站在河對岸觀賞風景會有別樣的體驗,“七姑娘滴眼淚”等景致更叫人流連忘返。
王金德講道:“從山頂到谷底大約有1000米左右的垂直距離,由於公路正好位於山腰上,所以下車後步行到谷底並不費力。每年的四五月,是大魚洞風光最美的時候。每當這時,大魚洞兩側的群山綠意盎然,清澈的河水也會呈現出碧波盪漾的美景。由於風景秀麗,每到節假日,來這裡觀光遊覽的人並不少,以本地人為主。大魚洞沒有明顯的地理標識,不熟悉的人很難找到,但我們這裡的人熱情好客,外地人來這裡找不到的話,當地人都會樂於幫忙。”
大魚洞有著獨特的河谷風光,谷深蒼翠,百鳥嚶嚶,形成了一幅風光旖旎的天然畫。(圖文供稿:峨山縣縣委宣傳部 編輯:劉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