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生態中國頻道消息:首次進行市場化改革的國家級農交會,將於11月15-18日在江西南昌舉辦,據悉將有32個省市參加展示,參展企業將達到創紀錄的2000家。在畜禽館牛羊肉産品展區將有300余家企業參展,其中來自內蒙古自治區的牛羊肉企業超過150家,將成為本屆農廣會的主角。內蒙的牛羊肉參展企業的展示面積超過10000平方米,成為本屆展會面積最大的參展方。與此同時,其他省市的牛羊肉企業也不甘示弱,紛紛踴躍在國際級平臺上佈局,放大招吸引即將到來的來自全國30000家採購商。
農交會成牛羊肉擂臺
現在,市面上不難看到頗受追捧的國外牛羊肉,尤其是産自日本、澳洲、新西蘭等國家的肉類時常標得高價出售。但要細細考究起來,産自中國的優質牛羊肉,品質其實並不遜色。盤踞在中國版圖西北的四省,包括內蒙古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青海省,都盛産優質牛羊肉。
草原風景
內蒙古號稱“羊老大,牛老二”,有足夠底氣“稱雄”農交會。無論是錫林郭勒草原肉羊,還是科爾沁牛,它們生活在遼闊的大草原上,啃食無污染的純天然飼料,所以肉質鮮美,沒有腥膻,深受全國食客們喜愛;而疆域廣闊的新疆地區孕育了天山、雪水、大漠等獨特的地理景觀,加之溫帶大陸性氣候,那裏也是中國傳統的牛羊肉飼養區,而搭配上頗具少數民族特色的香料調味,更是給他們的牛羊肉産品添了幾分別樣的滋味;深居內陸、乾旱少雨的寧夏回族自治區出産清真牛羊肉,優質産品獲得了國外的青睞,已出口至中東市場;青海省的冰川峽谷則孕育了滋養一方華夏土地的長江、黃河,而喝黃河水長大的河灘羊、在青藏高原上生活的牦牛,味道也是獨有一番特色。第十七屆農交會上,他們就將齊聚展會現場一較高下。
草原風光
到底哪家出産的牛羊肉最好呢?事實上,品種差異和養殖習慣、生鮮處理方式和物流運送的不同,都導致了端上餐桌的牛羊肉口感參差不齊。而要想出産高品質的牛羊肉還考究著工廠一套集約化的現代生産流程。一般大廠出産的牛羊肉品質是要遠強于普通農戶散養的,而那些産量低、品質差的低端牛羊肉在市面上難覓高價,因此大多數都流向了當地周邊的集市或農貿市場。
以市場上售賣的高品質牛肉為例,往往除了本身肉的品質,也非常講究屠宰和切割的方法。按專業人士的解讀來理解,“肉牛屠宰後,一般在足夠短的時間內進行冷卻處理,促進牛體內的乳酸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酒精後充分揮發,同時讓牛肉本身的天然酵素打破肌肉內的結締組織,讓肉質變的更軟嫩。在這個過程中,肉要保持在0-4℃的溫度下。”
據媒體報道,內蒙古的科爾沁牛業在屠宰、排酸、分割後,在儲存、流通和銷售過程就始終保持在0℃-4℃條件下運輸。這樣的出産程式對牛肉的物流運輸提出了極高要求,價格更高,但也從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品質。西北出産牛羊肉的優質企業擁有這樣豐富經驗應對市場的需求,這些年也在追求依靠更科技化的流程將新鮮如初的産品遞送到世界各地。
生活水準提高刺激牛羊肉消費持續增長
現在,主打牛羊肉産品的中西餐廳不在少數。牛肉是中國人的第二大肉類食品,僅次於豬肉,而中國人對於羊肉的鍾愛也並不亞於前兩者。
牛肉蛋白質含量高,脂肪含量低,且味道鮮美,因此以這種肉類作為主料烹制的佳肴真是不勝枚舉。但無論是鹵制、熏臘,還是爆炒、紅燒,要想贏得食客舌尖的稱讚,牛肉本身肉質極佳是至關重要的決定因素。而羊肉湯則被許多家庭奉為上等滋補品,優質的羊肉不帶濃郁的腥膻味,受更多食客歡迎。
草原風光
近十年間,牛羊肉火鍋店開始突然在中國各大城市遍地開花,成千上萬家打著“潮汕牛肉”。
“西北羊湯”噱頭的火鍋店首先在四個超一線城市的餐飲市場搶灘登陸。不僅是廣東、深圳,當你走進矗立在北京、上海城市中心的大型購物廣場,抬頭望去不難找到幾塊某某牛肉火鍋店的招牌,而吃火鍋時肥羊切片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道。除了火鍋店,早些年像“雕爺牛腩”這樣主打牛肉菜品的餐廳一齣場也是一席難求。
爾後,隨著一線城市市場飽和,這股風又開始刮往二三線城市。比起背負著承重房貸的一線人,定居在二三線城市乃至四線城市的老百姓有時顯得更具消費潛力。在一些人的認知裏,牛羊肉逐漸成為了比豬肉更昂貴的“高檔肉”。以牛肉的消費量來看,中國雖仍不及發達國家的零頭,但隨著經濟飛速發展,牛肉成了越來越受追捧的食材,甚至像牦牛肉乾這類産品也都成了當下白領圈最流行的零食。事實上,國人對牛羊肉的消費量已隨著經濟收入的增長而水漲船高。
南方漸成牛羊肉消費主力
這波增長中,南方城市似乎勢要逐漸成為中國牛羊肉的消費主力。中國南北方傳統的飲食文化有著天然差異。過去,北方地區因其畜牧業發達,且靠近貨源,佔據著更大的牛羊肉市場。而以出産水稻為主的南方,食客們則更傾向於家禽類和豬肉作為主要的肉類來源。
牛羊肉加工
但是,這樣的傳統如今正在發生微妙變化。以牛肉丸聞名于飲食界的潮汕地區,將牛肉的鮮味用獨特手法烹制出爆漿于齒間的驚艷;在重慶、四川這些氣候濕熱的嗜辣地區,牛羊肉也成了食客涮火鍋時必點的原材料;而在經濟更為發達的南方沿海城市,無論是坐穩超一線的上海,還是躥升前列的杭州,牛羊肉也都成為了多數家庭肉類首選。
不難看出,當下南方市場對牛羊肉的需求已是與日俱增。而且,增長的不僅僅是消費量,對更高品質的需求也在不斷提升。例如,廣東、江浙食客都是名不虛傳的“嘴刁”,他們習慣追求菜式最清淡且鮮美的狀態,以至能夠品嘗到食材原本的味道。許多當地商家為了能招攬到長久客,遍尋上乘食材,有時甚至在宣傳單上大字標注他們採購的牛羊肉來自西北,以此標榜自家菜品的高質。比起南方農家散養的牛羊肉,西北更具地理環境優勢,牛羊肉企業處理鮮肉的方式也顯然更專業,這些都保障了肉的品質。
面對龐大的牛羊肉消費市場,優質産品一直處在競爭的頭部。在中國遼闊的土地上,不同産區出産的牛羊肉風味各具特色。第十七屆中國國際農交會就將為來自五湖四海的供應商搭建起多維度的專業展示平臺,使蒞臨現場的採購商們以最便捷的方式挑選到心儀的優質産品,滿足市場正在迅猛增長的需求。
諮詢熱線:(010)57970888(圖文供稿:中國國際農交會組委會 編輯:張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