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好“生態賬” 推動綠經濟

2019-12-16 09:40:11  來源:經濟日報  責編:陳晨

  作為首批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之一,福建省通過不斷創新機制、完善制度,開展領導幹部自然資源資産離任審計,有力提升了自然資源資産管理和生態環境保護整體效果。

  地上是公園綠地,地下是污水處理廠,不見污水只見綠——這是坐落在福建省寧德福鼎市疊石鄉茭陽村的福鼎首個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項目。該項目解決了茭陽村污水直排南溪水庫問題,也使農村面貌和群眾生活環境得到明顯改善。

  “對我們來説,除了要發展經濟和改善民生,還要做好環境保護工作,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為子孫後代留下發展資源和空間。”疊石鄉鄉長李讚雄説,近年來,隨著寧德市領導幹部自然資源資産離任審計試點工作的逐步推廣,自然資源資産審計已成為當地領導幹部考核的一項硬任務、硬指標、硬杠桿。

  既審“經濟賬”又審“生態賬”

  什麼是自然資源資産離任審計?人們都知道審計審“經濟賬”,而不太了解“生態賬”。通俗而言,“生態賬”是看被審計的領導幹部在任職期間管轄範圍內自然資源資産和生態環境的數量是變多了還是變少了、品質是變好了還是變壞了。

  自然資源資産離任審計是開展生態環境保護和污染防治攻堅的一個重要抓手,更是審計工作一個嶄新的領域。福州市從2014年起開始進行自然資源資産審計。近年來,福州市審計局積極創新自然資源資産審計機制,有力推進了生態文明示範市建設。

  “鄉鎮一級是自然資源管理和生態環境保護的主陣地,在之前的審計中,我們發現,監管不到位、責任不落實的情況較為突出。”福州市審計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為此,我們與市委組織部和生態辦聯合出臺了《鄉鎮領導幹部自然資源資産離任(任中)審計工作的指導意見》。”

  根據該《意見》,福州市審計局完善了鄉鎮審計計劃管理,全市設立12個鄉鎮審計中心及29個辦事處,明確審計重點,統籌推進審計監督全覆蓋。數據顯示,2019年福州市審計局對14個鄉鎮21位黨政領導幹部開展了自然資源資産審計,讓以往難以在縣(市)一級審計中發現的問題浮出水面,促進了問題整改和監管責任落到實處。

  值得注意的是,自然資源資産審計是充分利用各資源管理部門的基礎數據,在各部門開展自我評估和監督的基礎上進行再評估再監督,共同推進提升自然資源資産管理和生態環境保護的整體效果。

  比如,廈門市、南平市分別出臺相關制度,建立領導幹部自然資源資産離任審計聯席會議制度。廈門市組建了由50多名各自然資源資産和生態環境保護領域專家組成的審計專家庫,主動邀請海洋、環保、土地、園林綠化等方面的專家參與方案編制、數據整理分析、現場檢查、問題定性、原因分析等審計過程,拓寬審計視野與審計思路,提高審計品質。

  編制自然資源資産負債表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但在以前,我們很難搞清楚一片山林、一片海的具體價值幾何?

  “近年來,我們積極探索開展自然資源資産審計,推動了連江縣編制自然資源資産負債表和建立價值體系。”福州市審計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連江縣全國最大“海上牧場”建設項目目前已經實現了自然資源資産價值化,這不僅有利於自然資源資産進入資本市場,也讓今後的審計工作有據可查。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探索編制自然資源資産負債表,對領導幹部實行自然資源資産離任審計”。所謂自然資源資産負債表,是用於自然資源資産管理的統計管理報表體系,它反映被評估區域或管理主體在某時點所佔有的可測量、可報告、可核查的自然資源資産狀況,以及某時點被評估區域或管理主體所應承擔的自然資源負債狀況。

  家底不清楚,價值自然難以估量,所以需要多部門協調等問題是編制自然資源資産負債表面臨的挑戰。“但這是最基礎的工作。”福建省審計廳黨組成員、總審計師林建蒼説,審計不但要推動資産負債表的編制,更要促進這個表往國家標準上靠,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編制做法和經驗。

  2019年9月,為鞏固全市自然資源資産管理和生態環境保護的成果,進一步加快推進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福州市審計局積極探索開展連江縣自然資源資産負債表專項審計(試點),重點從設計整體性、指標完整性、平臺可操作性、平臺安全性、成果推廣性五個方面開展,推進完善自然資源資産負債表編制和信息管理平臺建設工作。

  福建多地也在積極探索基於自然資源資産負債表的領導幹部自然資源資産離任(任中)審計。三明市審計局連續兩年出臺統一方案,組織縣級審計機關開展全市縣林業局長和12個鄉鎮(街道)自然資源資産管理和生態環境保護專項審計;南平市審計局形成鄉鎮領導幹部自然資源資産離任審計“五圍繞五突出”審計方法,在全省推廣。

  技術創新為審計插上“翅膀”

  “自然資源怎麼審?我們積極運用高科技手段。比如一座礦山,如果按照傳統審計方法,需要兩到三天才能判斷出該礦山是否存在越界開採。現在利用信息化技術,在衛星圖片上疊加紅線,5分鐘不到就能畫出越界開採範圍、計算超採面積。”福州市審計局相關負責人説,運用遙感等信息化技術手段,大大提高了審計工作效率,“在黨政領導幹部自然資源資産審計中,發現了一些問題,多起破壞環境的行為得到有效制止和查處。”

  審計技術方法的創新,尤其是信息化技術手段的充分運用,讓自然資源資産審計如虎添翼。特別是以“3S”(遙感RS、地理信息系統GIS、全球定位系統GPS)技術為基礎,加大對自然資源資産管理和生態環境保護相關信息系統基礎數據的採集和分析;運用大數據審計模式,利用空間地理信息分析軟體(ArcGIS)對主要自然資源資産管理情況、生態環境保護信息系統相關業務管理數據、生態環境品質狀況變化情況等進行核實,極大促進了審計品質和效率的提高。

  開展部門自然資源資産審計是又一創新。2019年,福州市審計局對福州市水利局開展了自然資源資産審計,發現水資源管理等方面的問題,促進5000多萬元水資源資金徵繳到位,100多萬元水利建設資金撥付到位;龍岩市審計局通過提出審計預警提示建議、制發審計預警提示函件、反饋審計預警提示結果等環節,做到關口前移、源頭把控,堵住管理漏洞,完善制度機制,防範和化解各類風險隱患。(作者 姚進)

分享到:
  • 聯盟單位中國生態文明網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保護聯盟
  • 聯盟單位國際野生物貿易研究組織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