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丨石泉發展生態旅遊助力脫貧攻堅

2020-01-17 11:01:25  來源:中國綠色時報  責編:陳晨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內頁-文章圖片模板

  中國綠色時報訊:石泉縣雖然是陜西南部集中連片貧困山區縣之一,林地面積卻佔全縣土地總面積的81.8%。近年來,石泉縣依託豐富的林業資源大力發展生態旅遊産業,助力脫貧攻堅。目前,石泉縣已建成5A級景區1個、4A級景區3個、3A級景區2個,全縣生態旅遊年接待遊客超過300萬人次,年旅遊收入超過15億元,旅遊業增加值佔GDP比重達10%。旅遊業的發展,讓昔日農民變身景區股東或者工人,帶動群眾共同致富。

  2018年以來,石泉縣為鞏固提升生態休閒與鄉村旅遊示範縣建設水準,啟動了農旅融合民俗村和旅遊村建設,全縣年均造林4萬畝以上,造林工程優先吸收貧困戶參加造林務工、育苗、運輸等工作,貧困人口平均每年增收1300元左右。43歲的張遠兵是後柳鎮長安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他常年在石泉縣康潤景園林綠化有限公司務工,還購買了一台農用運輸車運輸苗木。張遠兵説:“我每個月大概工作22天,連人帶車每天務工收入300元,一個月下來能賺6000多元。”

  石泉縣饒峰鎮勝利村就是“景區帶村、能人帶戶”的突出代表。村裏積極爭取林業項目資金240余萬元,用於景區産業發展、景區綠化、嫁接改良等項目建設。其中實施退耕還林735.6畝、景區綠化700余畝,並對景區道路、觀光竹園、採摘果園、旅遊公共場所、家庭花臺等配套進行綠化。村裏還實施了中央造林補貼500畝用於核桃及果園提質增效。通過發展生態旅遊扶貧,饒峰鎮勝利村直接吸納近100名群眾就業,帶動本村及周邊村貧困群眾80戶100余人脫貧致富。全村400余名村民實現了身份向股東、工人的轉變。

  家住石泉縣喜河鎮大雁村的孟於安,前幾年一直在外務工,一年下來收入只夠全家6口人的基本生活費,加之兩個老人和兩個上學的孩子無人照管,産生了回家發展的念頭。2016年底,孟於安回村後,正趕上縣裏出臺了一系列生態脫貧政策,就積極申請當上了村裏的生態護林員,每年可增加7000元的勞務補助。他人勤快、責任心強,在做好巡山護林工作的同時,還在自家閒置的5畝土地發展香椿育苗8萬株,年收入8.8萬元,同時流轉了15畝土地依託退耕還林工程發展香椿。“去年香椿收購價每公斤12元。石泉生態旅遊搞得好,遊客越來越多,香椿産業市場前景好,不愁銷,明年我還要擴大面積搞密植香椿,再也不出門打工了。”孟於安説,2019年他收穫香椿100多公斤,收入1200元,另外還有退耕還林補助9000多元,日子越過越好了。

  為促進企業“帶貧益貧”,石泉縣林業局先後出臺了《關於在林業項目實施中吸納貧困戶的通知》《涉林企業帶貧益貧激勵措施的通知》等文件,推進企業帶貧動力。陜西六台山實業有限責任公司帶動貧困戶27戶共增加收益14萬餘元,其中帶資入社貧困戶19戶分紅及利息補貼收益13.7萬元;石泉縣富秦麝業有限公司帶動18戶貧困戶入股分紅,帶動人口43人,收益2.9萬元;熨斗茶葉專業合作社通過吸納貧困人口參與短期摘茶葉務工、短期茶園管理務工、長期務工等,共帶動貧困戶36戶增收8萬餘元。

  石泉縣還充分挖掘生態優勢,依託原生態、鄉土美食、鄉土文化,發動全縣農業企業和合作社的引領帶動作用,通過“合作社+企業+農戶+電商”模式協助簽約農産品購銷協議。目前,石泉縣農戶已與10余家機關食堂簽訂了購銷協議,累計銷售農産品2.5萬餘公斤,産值6萬餘元。全縣還發展旅遊超市10家,運用京東、天貓、淘寶等網上展銷平臺銷售産品30余種。運營的珍佰農電商平臺、博硒農産品電子商務平臺線上線下年銷售旅遊商品及農副産品達200噸。此外,石泉縣扶持農戶發展有特色的農家樂10余家,並開展特色鄉村民宿客棧經營管理培訓,目前已培訓150余人次。(作者 趙俠 陳濤)

分享到:
  • 聯盟單位中國生態文明網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保護聯盟
  • 聯盟單位國際野生物貿易研究組織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