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河市東部礦區,曾經破損的山體得到修復,如今是一派草木繁茂、生機盎然的景象。郝東偉/攝
昔日挖山採礦,富了口袋卻毀了青山;今朝治理礦山,修復生態,再現綠水青山。
作為京津冀生態環境建設和環境治理的主戰場,我省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持續推進礦山環境治理和生態修復。截至2020年底,全省共投入治理資金74.96億元,修復綠化責任主體滅失露天礦山跡地3705處、24.89萬畝。
日前,記者走進廊坊三河市、秦皇島市、承德市等地的礦山生態修復治理項目點,看到過去千瘡百孔的山體,如今被綠色植物覆蓋,一張張生態藍圖呈現在眼前。
修山之備
從“炸山”到“養山”的觀念轉變
登上位於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棲雲山,水清河晏、綠樹成蔭、山海相依的城市全貌盡收眼底。
誰能想到,遍佈綠樹繁花的棲雲山,曾是滿目瘡痍的礦山。
上世紀80年代,為發展農村集體經濟,附近村民開始炸山開礦,棲雲山變得支離破碎、千瘡百孔,形成了20多個大小不一的礦坑,水土流失嚴重。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從2017年開始,按照“綠色自然、生態環保、消除隱患、永續利用”的原則,秦皇島市啟動了棲雲山生態修復工程。
“我們對棲雲山山體進行了防災工程設計,對礦坑邊坡進行了修整防護。”秦皇島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經濟技術開發區分局礦産海洋科科長王晨軍告訴記者,同時對山體進行綠化、美化,結合自然地形地貌進行景觀設計,打造怡景綠園、體育公園、南山花園等多個景觀節點,營造豐富多彩、覆蓋全齡的互動體驗式遊憩節點,致力於打造生態美、生活美、生産美的秦皇島最美景觀第一山。
廢棄礦山不在,綠水青山重現。僅2020年,全省完成了2057處、14.99萬畝責任主體滅失礦山治理任務。
作為礦業大省的河北,最多時曾有2萬座礦山。憑著豐富的礦山資源,不少地方的百姓鼓足了“錢袋子”,也丟了“好日子”:山體破壞、植被損毀、河水污染、事故不斷。
“我們先後開展了露天礦山污染深度整治、露天礦山污染持續整治三年作戰等專項行動,有效改善了礦山生態環境。”省自然資源廳相關負責人介紹,我省把礦山綜合治理作為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打贏藍天保衛戰、推進京津冀生態環境支撐區建設的重要抓手。聚焦“減量化”,堅決關閉取締;聚焦“集約化”,實施整合重組;聚焦“生態化”,全力推進礦山綜合治理工作。
修山之難
啃下礦山環境治理的硬骨頭
在三河市東部礦區,記者看到,曾經破損的山體得到修復,呈現一派草木繁茂、生機盎然的景象。
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該礦區高峰時採礦企業達500余家,從業人員5萬多人。但也付出了資源銳減、生態環境惡化等沉重代價。
增綠于山,還綠於民,刻不容緩。
2008年,三河市關閉了175家採礦企業、194孔白灰窯、23條非法粉石生産線,依法取締了75家非法制砂、粉灰企業。2016年,三河市果斷關停了全部22家採礦企業,徹底結束了礦山開採的歷史。
“為籌集治理礦山資金,我們一方面加大政府的投入,另一方面採取獎補的方式撬動社會資本。”三河市礦山環境恢復治理示範工程指揮部負責人邵振介紹,三河市爭取中央財政資金6.13億元,省級資金礦山地質環境恢復專項資金0.29億元,廊坊市級資金1.9980億元,配套地方財政資金15.07億元,吸引社會資金60億元。
開採礦山造成的部分山體縱截面,與地面的角度可達八九十度,陡峭的坡面給復綠造成巨大困難。
針對這個難題,三河市在治理時採取了“造梯田”的方式。“我們在山體邊以堆砌礦石的方式製造出多級階梯,類似于‘梯田’,為覆土植綠創造了可能性。”邵振説。
如今,通過採取消災除險、削高填低、覆土植綠等措施,三河市東部礦區22平方公里的礦山環境恢復治理工作已基本完成。
據統計,2015年全省共有責任主體滅失礦山跡地4330處,礦山影響破壞面積30.49萬畝,治理規模大。由於北方氣候條件差,雨水少,山體水土保持和植被生長難度大,加之歷史上部分礦山企業開採不規範,導致形成大量的高陡邊坡和白茬山,成為礦山環境治理的硬骨頭。
怎樣破解礦山治理難題?
因地制宜,探索綜合治理模式——
河北按照“宜林則林、宜耕則耕、宜草則草、宜建則建、宜景則景”和“一處一策”的原則,探索了礦山復綠、農業用地、礦山公園等8種礦山環境治理模式,總結了臺階式修復、平臺式治理、微地形改造等多種治理方式,以及岩壁覆綠方式方法,初步形成了礦山環境恢復治理的技術方法體系。
綜合施策,厚植綠色發展優勢——
為破解礦山環境綜合治理任務重、時間緊、資金缺口大等難題,我省積極探索利用市場化方式推進礦山修復治理,將礦山生態修復與後續資源再利用、産業發展統籌考慮,明確了鼓勵礦山土地綜合修複利用、實行差別化土地供應、盤活礦山存量建設用地、合理利用廢棄礦山土石料等支持政策,激發了社會資本參與礦山修復治理的積極性,增強了礦山修復治理統籌推進的合力。
修山之益
綠水青山真正變成金山銀山
坐上中巴車,聽職工講解,車輛在寬城滿族自治縣東梁金礦礦山裏穿行。看“小天池”、過花果園、登興旺亭、攀觀光水塔……目光所及之處,雖然礦山開採後的斑斑痕跡猶存,但更多的是勃勃生機和一派新氣象。
“像這樣的‘景點’共有13處。我們通過義務勞動,邊生産邊治理,現已種植各類花草樹木260余萬株,礦區綠化面積達到可綠化面積的98%以上。”河北東梁黃金礦業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段玉良告訴記者,多年來,公司堅持“開發金山銀山,保護綠水青山”的礦業開發模式,在環境保護綜合治理方面累計投入資金1000多萬元,2017年東梁金礦被評選為國家級綠色礦山。
東梁金礦保護礦山的做法,是寬城滿族自治縣礦業轉型的一個縮影。
在對礦山開展生態修復治理的同時,寬城滿族自治縣對礦山治理的“後半篇文章”也進行了謀篇佈局,全力做到礦山治理與生態保護、發展旅遊、土地復墾等相結合。
生態興則産業興,環境美則家園美。在石家莊市,乙太行山區“三沿三旁”為重點,強力推進太行山綠化,按照發展林業産業和生態修復相結合的原則,栽植花椒、連翹等具有經濟價值和黃櫨、側柏等具有觀賞價值的樹種,把一座座荒山崗打造成了“花果山”。
一步一個腳印,過去的“生態短板”變成了如今的“生態樣板”。
接下來,我省將持續推進礦産資源合理開發,開展礦山綜合治理,實施礦山關閉取締、整合重組、修復治理、規範管控“四個一批”,嚴控增量、減少數量,今年將全部完成剩餘的625處、9.04萬畝責任主體滅失礦山跡地修復治理任務。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從“賣石頭”到“賣風景”“賣文化”,河北探索出一條礦山環境治理與文化、旅遊、養老、種植等産業融合發展之路,一幅幅彰顯産業興旺之美、文明淳樸之美、自然生態之美、和諧有序之美的錦繡畫卷,正在燕趙大地徐徐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