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第十五次會議將在雲南昆明拉開帷幕。大會以“生態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為主題,這是聯合國環境公約締約方大會首次將“生態文明”作為大會主題,彰顯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鮮明的世界意義,體現了中國與國際社會一道,共謀全球生態文明建設、共促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信心和決心。
生態興則文明興,這是從人類文明發展史中得出的重要經驗。站在對人類文明負責的高度,中國主張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探索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之路。中國堅持用生態文明理念指導發展,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各方面和全過程,努力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通過推廣中國生態文明理念的決定草案,發佈《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中國生態文明戰略與行動》報告,老撾自然資源與環境部將“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作為座右銘等,體現出中國的生態文明理念日益受到世界重視。《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六次締約方大會氣候行動高級別倡導者奈傑爾·托平表示,“生態文明”理念是一份如詩般美麗、獨特的中國禮物。
建設生態文明,中國是重要的貢獻者。從將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到把生態文明建設寫入憲法,近年來,中國以前所未有的決心和力度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生態環境保護發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過去10年,中國森林資源增長面積超過7000萬公頃,居全球首位;長時間、大規模治理沙化、荒漠化,實現從“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90%的陸地生態系統類型和85%的重點野生動物種群得到有效保護……一長串綠色發展“成績單”,見證中國在生態文明建設道路上的奮進步伐。美國國家人文科學院院士小約翰·柯布指出,中國的生態文明建設,意味著中國關心的不僅是全中國人民的福祉,更是整個人類的可持續發展。
建設生態文明,中國是堅決的行動派。“中國將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這需要付出艱苦努力,但我們會全力以赴。”在第七十六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發表重要講話時,習近平主席重申一年前提出的“雙碳”目標,彰顯出中國堅持生態優先、咬定綠色發展不動搖的決心。強調把碳達峰、碳中和納入生態文明建設整體佈局,“十四五”時期嚴控煤炭消費增長;正式接受《〈蒙特利爾議定書〉基加利修正案》,加強非二氧化碳溫室氣體管控;啟動全國碳市場上線交易……今年以來,從頂層設計到具體措施,中國以實實在在的行動踐行綠色發展承諾,給世界以重要激勵與啟迪。塞爾維亞總理阿娜·布爾納比奇表示,中國在協調經濟快速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取得的經驗非常重要。
建設生態文明,中國是堅定的引領者。截至2020年底,中國與100多個國家開展生態環境國際合作與交流,與60多個國家、國際及地區組織簽署約150項生態環境保護合作文件。從設立氣候變化南南合作基金,到啟動中非環境合作中心,再到強調將生態文明領域合作作為共建“一帶一路”重點內容,中國行動受到國際社會廣泛讚譽。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執行主任英厄·安諾生認為,一個強有力的、中國深度參與其中的多邊體系,是扭轉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形勢的關鍵。不久前,中國宣佈將大力支持發展中國家能源綠色低碳發展,不再新建境外煤電項目。國際社會普遍認為,中方的決定“為實現更宏偉的氣候目標打開了大門”,體現了中國在應對氣候變化問題上的領導力,彰顯了中國負責任大國的格局與擔當。
生態文明建設關乎人類未來,建設綠色家園是人類共同夢想。中國將繼續攜手各國共築生態文明之基,同走綠色發展之路,持續匯聚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的強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