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新面貌 《清平的風》寄一份古鎮的鄉愁

2021-11-10 16:15:29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責編:韓東林

  貴州省凱里市爐山鎮,是凱里市的前身。明朝洪武年間設“清平衛”,後改名為“清平縣”, 民國三年(1914年)改名“爐山”,距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是凱里“清平文化”的重要載體。近年來,爐山鎮在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等工作上實現新突破,展現了新面貌。爐山鎮具備深厚的歷史文化和旅遊開發價值,亟待文藝工作者進行挖掘推介。

鄉村振興新面貌 《清平的風》寄一份古鎮的鄉愁_fororder_圖片6

爐山鎮遠景 攝影:孫仕堂

鄉村振興新面貌 《清平的風》寄一份古鎮的鄉愁_fororder_圖片7

爐山鎮風光 攝影:孫仕堂

  《清平的風》製作團隊以“風”為視角,緩慢呈現爐山(清平)古鎮的容貌,勾畫出一個古色古香,寧靜而不失活力的小鎮形象。把幾個獨特的、具有代表性的載體在作品中呈現,曲子溫婉抒情,副歌激昂大氣,仿佛經歷著舊時光老畫面,歷史感、煙火氣息與淡淡的故土鄉愁在這片時空裏交織,讓人沉浸其中。

  讓我們在這小小的天地裏,領略一曲《清平的風》。

作曲、演唱:石三山。男,苗族,凱里市影視戲劇家協會副主席、凱里市音樂家協會副秘書長。

作詞:羅先桂。男,侗族,貴州黎平縣人,凱里市作家協會會員。

清平的風(歌詞)

長辮子的姑娘,等在屋檐下,

白鬍子的爺爺,叼著老煙斗,

古鎮裏的時光,悄悄地流過,

暮色裏的琴聲,隨著風兒走。

籬笆上的影子,守著夕陽落,

老祠堂的外面,一棵瘦楊柳,

清平衛的過往,是明月如舊,

説不完的故事,隨著風兒走。

清平的風,

吹來大明朝的講究,

揚起千年的風流,

繪一繪小鎮的俊秀。

清平的風,

揭開這一壺老酒。

托燕子捎給舊友,

寄一份古鎮的鄉愁。

分享到:
  • 聯盟單位中國生態文明網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保護聯盟
  • 聯盟單位國際野生物貿易研究組織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基金會